觀看的實踐 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_第一章(影像、權利與政治)筆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作為非藝術本科系的學生,只能從書籍、論文研讀/作品欣賞/實際創作去理解藝術的架構。這本推薦給大家。
作為觀看的概論,它從各面向(如權力、文化、電影等)討論觀看這件事。但由於第一次看沒有筆記,內容太多導致讀完到現在忘得差不多了。
2023年計畫重讀並一邊筆記,也讓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看。
本文只針對重點摘要,但原文的舉例都很重要,建議一讀。我全部讀完應會增修本文,加註個人看法與延伸(盡量簡短)。
觀看: 為主動的,且涉及權力關係。(p.19)
影像: 與文字皆為再現的工具。
再現(representation): 運用語言和影像為周遭世界製造意義。(p.22)
文字與影像的再現都涉及選擇(例如編排),無法全然客觀,即使攝影亦然。
攝影: 因其機械性而給人客觀性的印象,一種更為真實的迷思。(p.27)其確實是已發生過的紀錄。如今攝影作品(相片影像)已容易修改,但其真實的性質仍十分強烈。
影像多為意識形態做宣傳,去強化某些特定價值觀。(p.34)
影像的意義跟符號解讀有關,也與文化有關。(p.38)意義的創造是一個動態的協商。
影像的價值關乎社會、文化、歷史等。
以往藝術作品創作作為唯一原創(而奠定其價值),至今可大量複製、被消費的轉變。
註: 插圖為臨摹瑪格麗特的作品。
註: 若針對影像(電影)相關探究有興趣,可上網搜尋論文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enima (Laura Mulvey, 1975)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40內容數
本沙龍主要以介紹/賞析電影、動畫、展覽為主。 電影:院線或自選經典作品,以藝術表現/敘事手法/其他觀察為主。較熟悉的導演為王家衛、北野武、昆丁。 動畫:主要為今敏動畫賞析,陸續會新增宮崎駿系列。未來預計也會以近未來科幻(AKIRA/機動警察/攻殼機動隊)為主題做分析。 展覽:針對展覽做紀錄與觀察等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ns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盜夢偵探>是今敏的最後一部動畫電影。他還有其他企劃,但來不及做完人就離世了。 這部動畫作品我認為是最好入門的今敏作品,作為一個妥協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到作品向大眾(主流)靠攏的同時仍保有今敏的特色。
本篇延續上篇,主要探討藍色恐懼的(1)看與被看(2)多重方向性與(3)如何從夢中醒來。
藍色恐懼因其主題與曖昧性,延伸探討與影評非常的多,自己有先爬過一輪,確保此篇不會像市面大部分影評那樣寫了很多但彷彿什麼也沒說,相信能提供對本作有興趣的觀眾新的觀點供參考。 本篇將討論:(1)這部作品想講述什麼?(2)關於自我身份的界定(3)幻想與現實:幻想是否可能成為現實
小時候未能讀懂今敏,是因為我沒看過妄想代理人(இωஇ )當時甚至不知道有這部作品,以致當時朝聖清單上今敏作品看完覺得只是被造神,直到近十年後看了妄想代理人,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去觀看他的作品。
我一直以為父親會很早掛掉然後女兒繼承衣缽上太空完成遺願,一直在等,因為印象中看過預告是女主角跟外星生物接觸的片子…結果那好像也是另外一部。
<盜夢偵探>是今敏的最後一部動畫電影。他還有其他企劃,但來不及做完人就離世了。 這部動畫作品我認為是最好入門的今敏作品,作為一個妥協的產物,我們可以看到作品向大眾(主流)靠攏的同時仍保有今敏的特色。
本篇延續上篇,主要探討藍色恐懼的(1)看與被看(2)多重方向性與(3)如何從夢中醒來。
藍色恐懼因其主題與曖昧性,延伸探討與影評非常的多,自己有先爬過一輪,確保此篇不會像市面大部分影評那樣寫了很多但彷彿什麼也沒說,相信能提供對本作有興趣的觀眾新的觀點供參考。 本篇將討論:(1)這部作品想講述什麼?(2)關於自我身份的界定(3)幻想與現實:幻想是否可能成為現實
小時候未能讀懂今敏,是因為我沒看過妄想代理人(இωஇ )當時甚至不知道有這部作品,以致當時朝聖清單上今敏作品看完覺得只是被造神,直到近十年後看了妄想代理人,才知道要用什麼方式去觀看他的作品。
我一直以為父親會很早掛掉然後女兒繼承衣缽上太空完成遺願,一直在等,因為印象中看過預告是女主角跟外星生物接觸的片子…結果那好像也是另外一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結合科學和社會研究,學生可以豐富學習體驗並深入瞭解不同概念。這篇文章談及如何透過視覺藝術學習自然科學、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社會議題和多元文化以及科技和創新概念進行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近年來,我開始關注起韓國電影中所傳達的政治意義與現代性,偶爾也觀看網飛上的電視影集。不過,坦白說,我的觀劇行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解析它們運用商業手法包裝嚴肅議題的技術(即使有時為了戲劇效果而誇大情節),然後儘可能把這些進步的影像技術引進小說創作裡。我個人認為,小說家習得了高超的電影拍攝手法,有諸多的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透過電影製作器材的進步,單眼拍攝影像提升的魅力所在,蛋堡導演以及艾德導演表達出了他們對於電影感的體會。透過生活中抓取光影,會勾起許多回憶、味道、觸覺、感受。而這些都是影像裡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電影位居文學、音樂、繪畫、戲劇、建築、雕刻、舞蹈等七種藝術之後,故被稱為「第八藝術」;具備戲劇性的情節,角色的扮演,特殊聲光效果,因此,深受學生之歡迎。 但欣賞電影究竟能否對大學生的初級寫作有所啟發呢?我的看法基本上是肯定的。
Thumbnail
本文為讀書筆記,書中該章節探討了影像意義的產生過程,以及在社會脈絡中觀看實踐的多樣性。了解影像召喚觀看者的作用條件、影像製作者的企圖、美學與品味的權力關係,最後再談收藏、展示和機制批判,並舉例證說明。筆者也在閱讀中以延伸自己所能想到的例子,以呼應該章節概念。
Thumbnail
此篇為《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第一章閱讀筆記,內容提到影像與權力、意識形態的關係,以及透過觀看的實踐(詮釋影像、賦予意義)在當代的充斥影像的世界發揮影響力。
Thumbnail
你的視線選擇看見我,將你帶到我的視線裡,於是我們目光交會。我們注視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每個觀看的方式背後,都是為了尋求共鳴,成就獨特的觀看。
Thumbnail
透過視覺藝術結合科學和社會研究,學生可以豐富學習體驗並深入瞭解不同概念。這篇文章談及如何透過視覺藝術學習自然科學、環境保護、科學實驗、社會議題和多元文化以及科技和創新概念進行跨學科教學。
Thumbnail
那段情節除了刻劃出電影發展至今的兩種思路「專注影像本身的『純電影』」與「追求快節奏的新媒體創作」都有相同的源頭之外,也點出了電影最初的樣貌:見證、紀錄、保留與創造驚奇。最初的那些影響僅僅是把動態真切記錄下來,就已經帶給無數人震撼與感動。而電影要探問一大主題即是:「這樣的追求,在今天發展成什麼模樣?」
近年來,我開始關注起韓國電影中所傳達的政治意義與現代性,偶爾也觀看網飛上的電視影集。不過,坦白說,我的觀劇行為有明確的目的,就是解析它們運用商業手法包裝嚴肅議題的技術(即使有時為了戲劇效果而誇大情節),然後儘可能把這些進步的影像技術引進小說創作裡。我個人認為,小說家習得了高超的電影拍攝手法,有諸多的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透過電影製作器材的進步,單眼拍攝影像提升的魅力所在,蛋堡導演以及艾德導演表達出了他們對於電影感的體會。透過生活中抓取光影,會勾起許多回憶、味道、觸覺、感受。而這些都是影像裡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電影位居文學、音樂、繪畫、戲劇、建築、雕刻、舞蹈等七種藝術之後,故被稱為「第八藝術」;具備戲劇性的情節,角色的扮演,特殊聲光效果,因此,深受學生之歡迎。 但欣賞電影究竟能否對大學生的初級寫作有所啟發呢?我的看法基本上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