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題|你的歌「借」我一下!──《悲情城市》前,神思者與台灣樂迷的初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時隔 30 多年,《悲情城市》在大銀幕重新上映。
關於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如今我們知道的資訊似乎比以前更具體,但加害者的面貌始終模糊,轉型正義的實施也陷入泥淖,越來越有志難伸。於是,會出現購物網站使用「歡慶」一詞來面對二二八連假;泛台派的人持續對這樁悲劇抽絲剝繭,而部分民眾對此感到不耐;種種矛盾疊成一塊,或許裡頭深層的悲哀,還得再掘個幾年,才能真正攤在陽光下。
電影中的音樂也選擇將矛盾放大,與畫面互文,有流亡三部曲(註一)悠悠唱著九一八事變的國仇家恨,而家國的認知在幾年間徹底翻轉;也有日本童謠〈紅蜻蜓〉的旋律在學校走廊流淌,一切就如文雄(陳松勇飾)那句鏗鏘有力的訐譙:「咱本島人最可憐,一下日本人,一下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沒人疼。」這句台詞後來被編劇家暨詞人陳世杰沿用到了《少年吔,安啦!》,島國的糾結命運成了魯莽少年的困頓哀愁,也讓嘉義蒜頭村的小夥子吳俊霖變成吉他英雄伍佰
不同族裔彼此錯綜複雜的語言和政治認同,在很淡很淡的山色間,搭著神思者的配樂,成了空谷間沒有回答的提問,刻劃出一個時代的獨特樣貌。侯孝賢找了上映前一年剛成立的日本器樂組合神思者,為《悲情城市》創作七首配樂。神思者 S.E.N.S 是「Sound. Earth. Nature. Spirit」的縮寫,滿出來的靈性在電子聲響、古典配器以及「泛東方味」的旋律四處皆然,禪意與天地合。
電影開頭,各種聲響交雜,接續是幾許鈴音鐘鳴,越響越近,清脆的合成器旋律中,標題字樣浮出,然後是第一個遠景鏡頭,山和海錯落。然而我,以及許多同代人,孩提時第一次聽到這首配樂,卻不是因為《悲情城市》,而是霹靂布袋戲。
1995 年霹靂電視台成立,劇集差不多來到《霹靂英雄榜》,再過幾年,中視也會跟進開始播放《霹靂狂刀》,但彼時尚只有 VHS 錄影帶和霹靂電視頻道可以收看。除了三台和衛視中文台的卡通,我守在電視前,學著日後發現不太實用的文言台語,看著劇情逐漸邁入高潮,一個一個幕後組織登場,儒道釋三教先天陸續現身,其中道教先天當世道君的出場配樂,正是神思者為《悲情城市》做的主題曲。
《霹靂狂刀》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早年史艷文布袋戲的配樂時常取自其他影音作品,而霹靂早期配樂由灰姑娘音樂工作室負責,也幾乎都是從其他地方「借」來的。除了幾部 80 年代日本動畫,神思者毫無疑問成為最大宗的配樂來源。織夢師的配樂是〈Happy Arabia〉、花影人是〈伽羅〉,與霹靂形同手足的天宇也用了好幾首,例如海派浪子的〈Against the Wind〉。他們的音樂靈性,旋律明確,帶電子節奏卻非搖滾,不會太過喧鬧,襯托出布袋戲角色氣勢萬千的出場。直到稍晚的無非文化工作室階段,國際版權意識抬頭,霹靂也才開始委由音樂人製作原創配樂。
於是在我眼中,文雄之子光明的誕生,總帶著那麼多一點的殊聖,在台灣之子和島國命運綁在一起的當下,我彷彿還聽見幾縷道教法統。
在那之後,神思者也嘗試幫幾部知名日劇配樂。當時這樣販賣東方情懷的音樂,從身心靈探索、宗教體驗無孔不入,走進西方社會又再傳回亞洲,被廣義地稱作「新世紀」(new age)。新世紀音樂評價兩極,受到好評的如神思者,嵌進大小螢幕;惡俗一點的則化成水晶音樂,由唱片公司氾濫製造。當時唱片行盛行「紅標配綠標」,紅標多半是熱銷專輯,綠標則是滯銷專輯或是這類性靈配樂,整落整落地放在店裡的中島架子上,乏人問津。
《悲情城市》專輯
新世紀與靈修文化當然不只有負面產物,歐美西方看我們都視為「東方」,而東亞和遠東諸國彼此互看,倒也有各自殊異的異國風情。細聽神思者的音樂,除了東方情懷,還摻有一點日本當時著迷的甘美朗音樂(Gamelan)。
發源自印尼的甘美朗音樂(Gamalon)時常出現在宗教場合,重視敲打元素,其中鑼被視為神聖的象徵,又可分為主旋律和主節奏的樂器,透過大量的樂器不斷重複堆疊,直至天聽。
日本當時的科技製造業領先全球,合成器雖是自歐美引進,但是在日本加以改造變製廣傳,既有時尚韻味,也與甘美朗音樂有了幾回精彩的碰撞。除神思者,像是 1983 年大島渚導演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由坂本龍一譜曲的經典配樂,在稍微不和諧的 13 度音使用上,就有受到甘美朗音樂影響。而後動畫電影《阿基拉》(AKIRA)的配樂由藝能山城組製作,藝能山城組取大量民俗音樂為底,在末世的緊張氛圍下、金田飛車追逐間,反覆唱誦、銅器來回敲打,甘美朗音樂亦在此顯出神性。
距離告別悲情雖然還需要一段時間,但隨著台灣元素和音樂尋根不斷被討論翻玩,音樂或許是跨越國界,成為歷史矛盾之外保有自己文化印記的可能之一。
註一:《流亡三部曲》分別為〈松花江上〉、〈流亡曲〉、〈復仇曲〉。
全文劇照提供:牽猴子電影粉絲俱樂部、年代國際(香港)有限公司、IMDb、華納音樂台灣、霹靂布袋戲官網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隨著近日《悲情城市》4K 數位調光版本上映,關於這部在臺灣影史乃至威尼斯影史上寫下重要新頁的影片的相關報導相繼問世,引起廣泛討論。舊片重映,搭配各種可能的媒介新貌,加上時興議題,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即如同經典文學著作的新版問世,或絕世名畫的修復新展一樣,既可反覆出現,亦能像新作般誘發騷動。
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查理的痛苦及其漣漪,浸滿整部片。觀眾全程跟查理一起關在家裡,關在他的寂寞與悲傷裡,這一方面透露本片的舞台劇根源,另一方面也更強化禁錮感。導演選用 1.33:1 的畫面長寬比,加上昏暗的色調與光線,增強封閉感受,甚至讓查理看起來更龐大了。屋內很多擺設細節,都訴說著查理的超重身軀如何令平日生活無比艱辛。
父親隱遁,以前我覺得他沒用,現在才發現,在這座堅實的大山背後,他僅僅只是靠著對家庭的愛苟活了下來。但只要是這樣就夠了。
隨著近日《悲情城市》4K 數位調光版本上映,關於這部在臺灣影史乃至威尼斯影史上寫下重要新頁的影片的相關報導相繼問世,引起廣泛討論。舊片重映,搭配各種可能的媒介新貌,加上時興議題,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這即如同經典文學著作的新版問世,或絕世名畫的修復新展一樣,既可反覆出現,亦能像新作般誘發騷動。
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守著陽光守著你、星星知我心、神鵰俠侶、挑伕、昨夜星辰、海角天涯、徐小鳳、一剪梅、一代佳人、花落春猶在,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殘酷天使,創作神話。釋放能量,鼓聲隆隆。我愛東瀛,天命所屬。信守夢想,創造太陽。 沈賽西施,端莊典雅。釋放氣質,唯諾妙妙。我愛中華,天命所歸。原次歸一,光明無量。 原:原生中華 次:次生中華 這段文字描述了對於東瀛(日本)和中華(中國)的情感表達,並以殘酷天使和沈賽西施這樣的象徵來描繪其特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思本之心》接續《思本進行曲》這是所有曾經待過思高儀隊的人都知曉的。〈思國〉管弦樂演奏,慷慨激昂陽剛的,不得不讓群眾聽出思高儀隊配樂不只是管弦樂樂團還有搖滾樂團一塊。當日阿杰王紹凱等大槍哥等人早已在訓練場上聽過,只是透過更高檔的音響播放,他們整個人顫抖著,心臟沸騰,精神抖擻得咬齒握拳。
Thumbnail
直到歷史研究者給他們淺談電影史時,周森方知,原來早在三零年代就有彩色電影了。 這怪不得他。說起世紀中葉歷經的文化浩劫,史學家曾想以「八國聯軍焚毀圓明園」比擬,然而,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做出最公正的決判:它以他們的無知與失落為證,顯現物質的殞滅遠不及那場禍事給整個國家的根基,乃至那一整個世代,帶來的迷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萬青的力量,不僅只是唱腔、編曲或活用小號、薩克斯風,更來自這些歌曲產製的時代脈絡,衝擊了中國黨國政治的官僚包裝,張揚著中國現代化潮流背後,墊著經濟數字成長的,無數的小小的不被看見的個人。這些念頭的出現、主張的實踐、音樂的展演,每一個完美的細節環環相扣,才得以造就被這一代視作經典傳奇的,萬能青年旅店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分享了公視播出的電視劇版本的片尾曲《天上的男人 地上的女人》,是一首動人的歌曲,用該歌曲的歌詞詮釋了《一把青》的故事。
Thumbnail
本文內容介紹:守著陽光守著你、星星知我心、神鵰俠侶、挑伕、昨夜星辰、海角天涯、徐小鳳、一剪梅、一代佳人、花落春猶在,並賞析劇中好聽經典的主題曲及插曲,就讓大家一部接一部、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Thumbnail
可以說,台灣 70、80 年代的民歌運動受到文夏的鼓舞,用自己的語言唱家鄉的歌曲、用家鄉的記憶寫台灣的文化;當年出名的歌手像是:蔡振南、鳳飛飛、鄧麗君、江蕙都曾翻唱過文夏的歌曲。
殘酷天使,創作神話。釋放能量,鼓聲隆隆。我愛東瀛,天命所屬。信守夢想,創造太陽。 沈賽西施,端莊典雅。釋放氣質,唯諾妙妙。我愛中華,天命所歸。原次歸一,光明無量。 原:原生中華 次:次生中華 這段文字描述了對於東瀛(日本)和中華(中國)的情感表達,並以殘酷天使和沈賽西施這樣的象徵來描繪其特點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思本之心》接續《思本進行曲》這是所有曾經待過思高儀隊的人都知曉的。〈思國〉管弦樂演奏,慷慨激昂陽剛的,不得不讓群眾聽出思高儀隊配樂不只是管弦樂樂團還有搖滾樂團一塊。當日阿杰王紹凱等大槍哥等人早已在訓練場上聽過,只是透過更高檔的音響播放,他們整個人顫抖著,心臟沸騰,精神抖擻得咬齒握拳。
Thumbnail
直到歷史研究者給他們淺談電影史時,周森方知,原來早在三零年代就有彩色電影了。 這怪不得他。說起世紀中葉歷經的文化浩劫,史學家曾想以「八國聯軍焚毀圓明園」比擬,然而,時間以自己的方式做出最公正的決判:它以他們的無知與失落為證,顯現物質的殞滅遠不及那場禍事給整個國家的根基,乃至那一整個世代,帶來的迷失。
Thumbnail
日本的屋瓦片是黑色的、台灣的屋瓦片是紅色的,有段時間從天空看下來,台北的天空就是這兩個顏色交織著,現在也是兩種顏色交織,只是變成藍和ㄌ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萬青的力量,不僅只是唱腔、編曲或活用小號、薩克斯風,更來自這些歌曲產製的時代脈絡,衝擊了中國黨國政治的官僚包裝,張揚著中國現代化潮流背後,墊著經濟數字成長的,無數的小小的不被看見的個人。這些念頭的出現、主張的實踐、音樂的展演,每一個完美的細節環環相扣,才得以造就被這一代視作經典傳奇的,萬能青年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