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伊尼舍林的女妖》:當獅子精神對駱駝宣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伊尼舍林的女妖》這片名乍看令人摸不著頭緒,而開場除了明媚的愛爾蘭島嶼風光,也沒有任何背景和鋪陳,唯有飄在半空、略顯不祥的樂音如女妖魂魄,隨著派瑞的步伐,直直闖入老友康姆與他絕交的這一刻。走位俐落、台詞簡潔,短短幾句對話互動,喜感與荒唐並生,編導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多年的劇場功底、向來擅長的黑色幽默,讓這部情節單純、場景封閉的電影自始引人入勝、至終耐人尋味。
突如其來的中年男子友誼決裂,源於提琴手康姆對生命的思索。他懊悔過去虛度光陰、成天和無趣的派瑞無意義地閒聊,而亟欲將餘生的時間用來創作樂曲,那麼當或遠或近死亡降臨的瞬間,他至少能感到自己留下了什麼傳世、能以音樂被銘記,不至於白活。重新調整生活裡不同人事物的優先順序,以撫平自身絕望焦慮、獲得內心的寧靜,這是康姆慎思的結論;甚至,這十分符合近期常聽聞的「人際斷捨離」,教大家重新審視朋友圈,減輕不必要的社交負擔,遠離帶來負面影響的友人,為自我保留更多空間和餘裕。
只是,在現代都會生活中能以漸行漸遠或失聯消失的方式低調進行,在社群狹隘緊密的伊尼舍林島上卻無法如此。這是一個「人情至上」的鄉里社會,談論自我與自我實現、重新界定和劃清個人邊界的願望,一下子便被視為自私和冷漠。在這裡,理性或道德原則都要讓位於人情考量;眾人起初多站在派瑞這邊,畢竟他沒做錯什麼事、是個安於生活的好人,康姆如此對待老友實在不太好(not nice)。直到派瑞三番兩次的求和徹底激怒康姆,以剪斷自己手指作為威脅、還當真付諸行動,眾人又急急警告派瑞別再攪擾故友。
島上沒有人真正了解派瑞的悲傷與孤寂,眾人對他只是同情;也沒有人真正懂得康姆的迫切和追求,難得理解的詩凡對他則並不同情。唯有叉路口的聖母像寬容無語,低頭守望世間紛擾與一切分道揚鑣;潛伏道旁的報喪女妖嘴角卻泛起戲謔的笑,道出死亡預言時滿不在乎、更似詛咒。
電影的寓言色彩、派瑞與康姆的鮮活對比,讓我聯想到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提出的「精神三變」,以駱駝、獅子和孩子象徵人類精神更迭與自我超越的三個階段。在我看來,派瑞的精神如同善於負重的駱駝,願意堅韌而崇敬地背負社會傳統價值的重量,他循規蹈矩、與人為善,被動承載他人和社會的命令與安排,遵循著一個又一個的「你應該」,即使因此走進生命的荒漠,依然負重前行當個好人。可是,駱駝從不審視肩上承受的種種價值,背負得再多,卻無法面對無重量的、生命的虛無;倘若直面身上駝著的巨大虛無,便能在荒漠中,轉化為第二階段的獅子,一如康姆。 
獅子是意識到「上帝已死」的人類精神,沒有神或任何彼岸的許諾,生命只能是一場荒蕪。在片中,派瑞未必是多麼虔誠的信徒,但他的床頭擺放十字架,神父亦是他可囑託的朋友;康姆的家則是這宗教符號隨處可見的島上,少數不見聖像或十字架的地方,他久久才進行一次懺悔,還在懺悔間與神父翻臉爭吵到被大罵逐出教堂,無比滑稽,也揭示了兩人在宗教(或更廣義的「信仰」)面前的不同態度。
曾經穩固的價值信仰已然崩解,存在主義式的焦慮隨之顯見,但這不必然帶來消極和悲觀,相反地,獅子的精神力量在於試圖對抗「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渴望掙脫既定的外在束縛。所以康姆打從一開始就明確地說「我要(I will)」,不理會島上的人情運作,拒絕派瑞及其代表的往昔自我與常軌生活。尼采寫道:
「創造新的價值──這一點甚至連獅子也辦不到;但創造新的創造的自由──這是獅子的能力做得到的。為自己創造自由,創造一個即使責任在身也要說的神聖的『不』──這,我的兄弟,就需要獅子了。」
因此,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在尼采的寓言裡,獅子精神將繼續轉化為第三階段的孩子。孩子既不背負重擔、亦無視外在束縛,以天真和善忘的赤子之心,將生命活成樂在其中的遊戲,不斷擁有新的開始、創造新的價值,是自我實現、亦是生命的無限可能。可是在電影尾聲,稍微較接近孩子狀態的多明尼已不知在何時或為何而死去,予人希望的詩凡亦永久離開了伊尼舍林。
駱駝精神在派瑞身上終究沒能轉化成獅子,他雖然奪取了一些主動權和反抗的動能,可無從消化的怨恨很快就會腐蝕人的生命力。康姆的精神也沒能轉化成孩子,他曾有獅子的力量,卻錯認了敵人、誤用了手段,高強度的破壞力終反噬回自己。兩人最後在家屋燒毀後的清亮海灘旁,並肩望著彼岸,可那裡即使停火也早已沒有救贖。當康姆提出至此算是扯平,派瑞卻回道:
「有些事永遠無法釋懷。我想那是好事。」
然而,派瑞看著康姆時的眼神那麼憂傷,他真想置康姆於死地嗎?或許不然,只是戰爭一旦開始,投入的代價、累積的仇恨總會來到某個不可逆轉的節點,情勢隨之超出可控制和節制的範圍。如同電影中設定的時間背景 1923 年,歷史上的愛爾蘭正經歷自由邦與共和軍的內戰後期,他們才剛共同贏得了英愛戰爭/獨立戰爭,卻因為贊成或反對戰後簽訂的「英愛條約」而徹底分裂,昔日同志反目,相互暗殺、施暴、復仇、處決,其血腥殘暴和傷亡人數甚至超越了獨立戰爭。
無論是愛爾蘭內戰、或是派瑞與康姆之間,永懷怨懟從不會是一件「好事」,卻要當作好事看待,否則難以理解和錨定自我的行動與生命,這或許是最悲傷的結局。
儘管戰爭指涉豐富了電影的內涵和詮釋空間,不過我想,編導馬丁.麥多納的特出之處,更在於他注重以「角色」為核心推進劇情,將喜劇與悲劇混合拿捏成恰到好處的整體。他喜歡找回曾經合作愉快的傑出演員,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和布蘭登.葛里森(Brendan Gleeson)是《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的老搭檔,派瑞與康姆的角色正是為他們量身訂作,因而鮮明立體又細膩複雜;兩人一來一往的嫌惡與示弱,逐步升級的抗衡與張力,交織自身與周遭人心和人性的幽微浮動,反倒使得內戰像他們友情決裂之隱喻。
除了兩位主角,片中的詩凡(Kerry Condon飾)、警察、神父等等也都是老班底,攝影師 Ben Davis、為電影原創配樂的 Carter Burwell 亦然。或許因此,本片既充滿馬丁.麥多納的一貫風格,又在其中玩轉出了更上一層的高度。訪談中,導演也談及他的原則是會讓所有演員提早兩三周到達拍攝地,解說並與演員共同討論劇本、進行彩排;開拍一周前大家都已熟知台詞和狀況,因此若遇上絕佳天氣和天色,隨時可以捕捉。這樣的堅持完全反映在電影裡,當眾角色緩步或忙碌其中,彷彿早已生根似地與整座島融為一體;島上的青草青時而風和日麗、時而蒼茫無依,淡彩晚霞令人心曠神怡,卻襯出誰內心絕望的格格不入與無所遁形。
而即使碼頭的曙光乍現宛如聖光,終究驅不散報喪女妖幽幽徘徊的暗薄身影。人心如島,沒有她,就沒有那美麗而無望的伊尼舍林。
全文劇照:IMDb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悅彤-avatar-img
2023/02/20
好酷喔!第一次讀到用尼采的理論來看這部電影,讀完也許有更懂這部電影的意涵一點(?) 我是真的覺得看完的當下有點茫茫的,很需要看各類解析來更了解《伊尼舍林的女妖》到底背後在傳遞甚麼… 感謝您的分享~~~
黃郁書-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2/20
xD這是我的聯想詮釋,寫完也實在滿好奇大家覺得這樣解讀有沒有說服力~~謝謝妳的喜歡和回饋!!很開心:DD
《鐵達尼號》往往淺白地因它災難的性質被視為一警世寓言,然而這艘夢幻之船儘管乘載著人類主宰世界這類的癡心妄想,往往更容易被忽略的,是 Jack 與 Rose 的相愛與天人永隔紮紮實實提供給觀眾,當認為自己的存在岌岌可危時,被救贖的不二法門──那就是「愛」
「酷兒」羅曼史不只開拓我們回顧情慾歷史的另類視野,也提供我們重探英國小說的詮釋框架。如果達西先生也可以是歌德英雄,與羅切斯特先生形成互為主體的存在,那麼,奧斯汀有沒有可能很「勃朗特」?如果奧斯汀可以很「酷兒」,勃朗特豈能不「酷兒」?
《屋上的提琴手》是電影史上一個極特別的例子,雖然叫好叫座,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演員真正因為這部片子受惠、成名,他們屬於「傳奇」的一部份,卻幾乎從未單獨脫離「傳奇」而享有完整且獨立的藝術生命。
有的人巴不得想被記住臉孔,有的人拚了命在抹去人生。像是俗話說的落土八分命,或網友又將某某人起底,在社會上生存的我們愈來愈難擺脫標籤與身分。對此,石川慶感同身受,認為這個世代的人,自幼就被強加上許多對身份的認定;而平野啓一郎則說,近幾年來,自己時常思考著「人從過去被解放而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最讓灌籃高手具有當代藝術性的是,原作某種程度上已不是動畫,而成為了真實。因為它,系隊一定要有個可有可無的學妹經理,學長學弟叫來叫去,控球喜歡運很久然後喊戰術,賽前一定要吶喊,賽後要心靈檢討。如果當初傳進台灣是別種漫畫,系隊打法就會不一樣,這不正是布希亞講的擬像?失去源頭的符號,對人卻有著真實的影響。
十八歲的葉全真完成了阿雪的清純,也是阿雪的清純成全了日後的葉全真。《雪在燒》刻劃了時代下女性悲劇宿命的圖景之一,那無暇潔淨的「清純」如白雪皚皚,竟可燃燒。在情色之外,《雪在燒》的敘事象徵與鏡頭語言,在藝術高度上隱藏著被忽視的討論價值。
《鐵達尼號》往往淺白地因它災難的性質被視為一警世寓言,然而這艘夢幻之船儘管乘載著人類主宰世界這類的癡心妄想,往往更容易被忽略的,是 Jack 與 Rose 的相愛與天人永隔紮紮實實提供給觀眾,當認為自己的存在岌岌可危時,被救贖的不二法門──那就是「愛」
「酷兒」羅曼史不只開拓我們回顧情慾歷史的另類視野,也提供我們重探英國小說的詮釋框架。如果達西先生也可以是歌德英雄,與羅切斯特先生形成互為主體的存在,那麼,奧斯汀有沒有可能很「勃朗特」?如果奧斯汀可以很「酷兒」,勃朗特豈能不「酷兒」?
《屋上的提琴手》是電影史上一個極特別的例子,雖然叫好叫座,但卻沒有任何一個演員真正因為這部片子受惠、成名,他們屬於「傳奇」的一部份,卻幾乎從未單獨脫離「傳奇」而享有完整且獨立的藝術生命。
有的人巴不得想被記住臉孔,有的人拚了命在抹去人生。像是俗話說的落土八分命,或網友又將某某人起底,在社會上生存的我們愈來愈難擺脫標籤與身分。對此,石川慶感同身受,認為這個世代的人,自幼就被強加上許多對身份的認定;而平野啓一郎則說,近幾年來,自己時常思考著「人從過去被解放而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最讓灌籃高手具有當代藝術性的是,原作某種程度上已不是動畫,而成為了真實。因為它,系隊一定要有個可有可無的學妹經理,學長學弟叫來叫去,控球喜歡運很久然後喊戰術,賽前一定要吶喊,賽後要心靈檢討。如果當初傳進台灣是別種漫畫,系隊打法就會不一樣,這不正是布希亞講的擬像?失去源頭的符號,對人卻有著真實的影響。
十八歲的葉全真完成了阿雪的清純,也是阿雪的清純成全了日後的葉全真。《雪在燒》刻劃了時代下女性悲劇宿命的圖景之一,那無暇潔淨的「清純」如白雪皚皚,竟可燃燒。在情色之外,《雪在燒》的敘事象徵與鏡頭語言,在藝術高度上隱藏著被忽視的討論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餘燼》著實不乏動人的橋段,但在背後存在著一種巨大且危險的幻想:當所有的角色、創作者、觀看者,都是溫良恭儉讓,成為了更大一團無思考性的團塊,通通服膺於導演自身對於進步價值的淺薄想像,彷彿在溫暖的原諒之後,導演、電影、社會也都真正地前往生命的下一步——而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虛浮的電影嗎?
Thumbnail
在觀看《鬼才之道》時,我確實在觀影過程中感到恐懼,我的小心翼翼不是為了閃避哪個突如其來的驚嚇,而是鬼界運行的強烈既視感讓我害怕,我無法逃開自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鬼?我上道了嗎?還是偏離航道?這些問題恐怕還會糾纏我一陣子。
Thumbnail
狄恩破碎的靈魂從祂身體內被拋了出來,遠遠地落向蒼翠森林。 他被拋到草皮上,只能絕望地等待自己靈魂逐漸走向消亡。 此時,渾身純白無瑕的獨角獸,緩緩地踏著草皮,出現在他那破損不堪的靈魂旁。
Thumbnail
『!!!』 黑夜裡!愛麗絲在二樓高的廢棄步道尋找已經變成巨大【獸鬼-狂暴者】的托比...牠的頭被桃樂絲踢的粉碎而四分五裂!倒臥在廢墟的路道上...但是還有生命跡象的慢慢復原著...只是復原的速度極慢! 牠正利用身體其他組織復原頭部的部分!身體的組織像是一條一條細細的蚯蚓邊跳動,邊緩慢的往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這是發生在嘉義山區的一則故事。有些事,人作不得、有些廟,你不能拜。 「你不相信菩薩,就跟你不相信我們一樣。」 是祂騙你,還是自己騙自己,由你決定。但是你做了什麼這一點請絕對不能忘記。 「我只是一顆石頭而已,沒有辦法幫大姊姊的忙呢。」
Thumbnail
從動物視角來看「生命」這件事,不知道動物們會不會覺得人類很傻、很笨又很可笑呢? 《小貓法蘭基》一本非常療癒的小書。 一開場,小貓法蘭基看到一個男人正在玩毛線,甚至想要跟他一起玩。 殊不知,那個男人並不是在玩毛線。 那是一條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線!
Thumbnail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人類的確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明明只要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和氣收場,但為了一時意氣,卻會不惜一切要拼個兩敗俱傷。
Thumbnail
「我已經沒有體力辦現場演奏會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用這種形式演奏給各位觀眾看。」對世界而言,對我而言,墜落的蝴蝶是坂本龍一的化身,可離開了肉身的教授,其音樂與哲思,都將是超越時間的,如山間飄盪的白雲。只要抬起頭,無論是朝陽還是落日,月滿還是月缺,都將恆久存在。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餘燼》著實不乏動人的橋段,但在背後存在著一種巨大且危險的幻想:當所有的角色、創作者、觀看者,都是溫良恭儉讓,成為了更大一團無思考性的團塊,通通服膺於導演自身對於進步價值的淺薄想像,彷彿在溫暖的原諒之後,導演、電影、社會也都真正地前往生命的下一步——而我們真的需要這樣虛浮的電影嗎?
Thumbnail
在觀看《鬼才之道》時,我確實在觀影過程中感到恐懼,我的小心翼翼不是為了閃避哪個突如其來的驚嚇,而是鬼界運行的強烈既視感讓我害怕,我無法逃開自問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鬼?我上道了嗎?還是偏離航道?這些問題恐怕還會糾纏我一陣子。
Thumbnail
狄恩破碎的靈魂從祂身體內被拋了出來,遠遠地落向蒼翠森林。 他被拋到草皮上,只能絕望地等待自己靈魂逐漸走向消亡。 此時,渾身純白無瑕的獨角獸,緩緩地踏著草皮,出現在他那破損不堪的靈魂旁。
Thumbnail
『!!!』 黑夜裡!愛麗絲在二樓高的廢棄步道尋找已經變成巨大【獸鬼-狂暴者】的托比...牠的頭被桃樂絲踢的粉碎而四分五裂!倒臥在廢墟的路道上...但是還有生命跡象的慢慢復原著...只是復原的速度極慢! 牠正利用身體其他組織復原頭部的部分!身體的組織像是一條一條細細的蚯蚓邊跳動,邊緩慢的往
Thumbnail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Thumbnail
這是發生在嘉義山區的一則故事。有些事,人作不得、有些廟,你不能拜。 「你不相信菩薩,就跟你不相信我們一樣。」 是祂騙你,還是自己騙自己,由你決定。但是你做了什麼這一點請絕對不能忘記。 「我只是一顆石頭而已,沒有辦法幫大姊姊的忙呢。」
Thumbnail
從動物視角來看「生命」這件事,不知道動物們會不會覺得人類很傻、很笨又很可笑呢? 《小貓法蘭基》一本非常療癒的小書。 一開場,小貓法蘭基看到一個男人正在玩毛線,甚至想要跟他一起玩。 殊不知,那個男人並不是在玩毛線。 那是一條對生命感到絕望的線!
Thumbnail
作者︰程諾 一、導言 導演李相日早於《惡人》與《怒》中,已顯露對社會邊緣者的關注,2022 年推出的《流浪之月》,同樣離不開相關內容。這部電影,改編自凪良汐同名小說。一直以來,凪良汐以筆觸細腻見稱,並喜以男性同性愛為題。她於 2019 年出版的長篇小說《流浪的月》(註1),看似敘述不一樣的故事,
人類的確是一種相當記仇的動物,明明只要退一步就可以海闊天空和氣收場,但為了一時意氣,卻會不惜一切要拼個兩敗俱傷。
Thumbnail
「我已經沒有體力辦現場演奏會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用這種形式演奏給各位觀眾看。」對世界而言,對我而言,墜落的蝴蝶是坂本龍一的化身,可離開了肉身的教授,其音樂與哲思,都將是超越時間的,如山間飄盪的白雲。只要抬起頭,無論是朝陽還是落日,月滿還是月缺,都將恆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