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 for Healt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你知道呼叫一次救護車的花費嗎?美國救護車一趟的平均價錢介於300~900美元,這金額還不包括在救護車上使用到的醫療用品。國外令人驚訝的高額醫療費使許多家庭、個人變得貧窮,甚至因負擔不起醫療費而選擇放棄治療。為了讓更多人有能力支付並獲得良好的醫療服務,金融科技擴大版圖進入醫療保健領域,改善患者與醫院的營運。想知道更多內容嗎?趕快一起看下去吧!

一、健康金融科技的崛起

2020年全美國當時與新冠肺炎戰鬥最久的存活者出院那天受到大家的祝福與歡呼,然而為期兩個月的醫療費用居然高達112萬美元,約台幣3000多萬元。2019年在《華盛頓郵報》上的一則新聞「一個美國人在台灣經歷的全民健保震撼」中提到一位美國人半夜因急性腸胃炎到台大醫院治療,他提到受到的醫療照顧與美國一線的大醫院並無不同,然而令他感到驚訝的是全額自付的醫療費用居然只要80美元。他將此事分享到網路上後,引來不少討論,其中一位美國人分享自己在美國治療急性胃炎的收費是7000美元。由此可以窺見,國外的醫療費用十分昂貴。

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會經歷幾次生病,醫療服務在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然而現在的醫療保健費用高、辦理過程相當耗時、支付系統難以使用。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中,因為醫療服務的高成本,每年有超過100億人變得貧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2017年的一份報告,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負擔不起基本醫療服務。

隨著健康意識的興起,全民健康覆蓋(UHC)也被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中,被定義是一種「所有個人和社區都可以獲得所需的各種醫療保健服務,並且不會造成任何經濟困難」的現象。這也促使健康金融科技崛起,希望人們都能透過數位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方法來獲得醫療保健,無論是健康保險會員資格、獲得銀行設施和貸款、向醫療服務提供者和設施提供簡單或便利的支付系統,或是快速提供衛生服務的財務支援。

二、如何為醫療需求者出一份力

醫療保健支付中存在著低效率及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進而導致了嚴重的財務困難,儘管各國政府重新承諾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但患者仍須自掏腰包承擔大量的醫療保健費用,特別是及時提供的高品質護理。除此之外,還包括短期的高成本護理(高級診斷、化療、手術)、長期低成本護理(慢性病管理、護理人員收入損失)或預防性護理,患者無法立即清楚地知道支付那麼多費用後健康狀況是否能順利變好。

而且高昂的醫療費也會使患者無法在正確的時間與地點獲得適當的護理,因為當負擔不起醫療費時,患者會選擇放棄治療,或是尋找其他資金來源,例如向朋友和家人借錢、出售資產、或在醫療費與其他必要的日常開銷中(如伙食費或學費)做出抉擇。

為了幫助更多人,尤其是中低收入戶的人,有能力支付並獲得高品質的醫療服務,2019年10月ACCESS Health 在大都會人壽基金會的支援下推出了Fintech for Health 創新平臺,希望在三年內啟動解決高品質護理的高額自付費用的專案,並採用能通過更好的數據科學、供應鏈效率和捆綁服務(支付加護理)來降低護理成本的系統技術。為了定義健康金融科技的框架,ACCESS Health 將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分成三種類型:數位金融服務、關鍵數字推動因素和醫療保健服務管道。詳細介紹如下:
  1. 數位金融服務:數位儲蓄、群眾籌資、保險科技、數位貸款
  2. 關鍵數字推動因素:健康教育、醫生預約安排、透明定價、數位錢包、數位ID
  3. 醫療保健服務管道:線上的遠端醫療服務、電子處方,和線下的醫院醫生、診所、藥房
通過線下服務(金融代理)和技術(移動錢包)的結合,數位銀行已經能夠為那些原本無法獲得它們的人提供可信的正規金融服務。而ACCESS Health 也為無銀行帳戶或金融服務不足的消費者提供四種主要的創新健康融資解決方案模型:數位健康儲蓄、數位貸款、眾籌和保險技術,這些解決方案專門增加中低收入人群對醫療保健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此外,以數據為導向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可促進醫療保健環境中的支付流程,加快處理大量數據的速度。

三、如何改善醫院的營運

其實大多數的醫療服務提供者在財務方面都缺乏洞察力,他們無法根據保險和患者的預期現金流推算工資,所以也不清楚自己治療患者後會拿到多少報酬、什麼時候拿到,以及這筆錢是多於還是少於應該獲得的金額。這是因為在醫療保健領域中缺乏跟蹤資金流動的特定會計和財務規劃系統。

醫療領域中的資金流動相當複雜且耗時,患者接受治療後會被要求提供他們的保險資訊以判斷需要支付共付額還是全額自付。接著,醫療提供者會將治療摘要發送給醫療計費人員,由他們將文件換算成計費代碼,然後根據不同保險公司的要求作成索賠單子。

這張單子會被送到醫療提供者與保險公司的仲介商-票據交換所進行查驗,若計費代碼與提供的服務相符合,單子將發送至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確認並調整完索賠內容後,會將該資訊回傳至清算所,然後向醫生支付應該支付的任何東西。接下來,在提交索賠後的90天內供應商將會收到這筆錢,並通過手動搜索他們的銀行帳戶、電子健康紀錄(EHR)、收入週期管理(RCM)和唯一付款人合約來了解他們為什麼獲得這筆錢。

這個過程相當繁瑣且耗時,而且大多數並沒有全面跟蹤與應付賬款相關的應收賬款和實際現金餘額,因此存在著許多財務問題。詳細問題如下:
  1. 臨床數據與財務數據之間的脫節:大多數醫生辦公室會將電子健康紀錄或實踐管理系統(PMS)視為操作系統,但裡面包含的帳單數據只是財務的冰山一角,最完整的財務狀況通常存在於總帳(GL)工具中,或企業資源規劃工具(EPR)。然而這兩樣工具都不是針對醫療保健的複雜性而設計的,醫療保健缺乏特定的工具。
  2. 手動對賬:由於缺乏電子健康紀錄的整合,會計部門在結算時會手動進行數據比對並查驗最終保險付款,這讓錯誤經常發生。
  3. 基本業務預測:對未來的業務預測通常來源於總帳的歷史財務紀錄,然而這些數據通常不準確。
  4. 獲得債務融資的機會有限:因為手動進行對帳使未償還的索賠的支付時間與金額難以預測,而且投資人更喜歡簡單且可重複的現金流,因此醫療保健通常難以獲得負擔得起的債務融資。這讓醫院缺乏開設新業務的擴張能力,甚至最終可能因為無法支付工資而面臨破產。
從上述的問題可以看到醫院的資金流存在著嚴重的低效率與行政問題,但醫療保健金融操作系統作為即時的、面向行動的引擎,可以從電子健康紀錄、收入週期管理、銀行、信貸產品和工資單中提取準確、全面、即時的財務數據,提升財務規畫並進行預測分析,幫助團隊做出更好的決策。

此外,也能採用智慧對帳系統,確保索賠、支付和總帳間的數據。又或者建立金融監管模組,幫助患者們了解聯邦和各州的法規。如此一來,將擁有準確的財務數據,之後可以整合相鄰的金融產品,如商業銀行帳戶、信用卡、費用管理、基於資產的貸款、患者融資、索賠編碼,甚至是收入週期管理和付款人合同。

四、金融科技在醫療領域中的實際運用

金融科技與醫療保健的結合能簡化患者與醫療服務提供者之間的資訊和資金流通,進而減少所有相關人員的交易成本。以下將介紹幾項金融科技在醫療領域中較為常見地實際運用。
  1. 提供靈活的支付方式:隨著支付工具的多樣化,患者的支付方式也跟著改變,漸漸取代以往的現金支付,而簡化支付過程正是金融科技的強項。現在消費者可以選擇使用信用卡、行動支付、健康儲蓄帳戶等方式,提高付款效率並更好地管理醫療保健成本。
  2. 提供患者可理解的財務資訊:醫療保健中價格缺乏透明度的問題一直存在,高額的醫療費為患者帶來許多負擔,也間接影響了醫生與患者間的關係。而金融科技可以透過提供長期的低利息融資有效減緩高額帳單帶來的緊張感,多元化的貸款與融資選擇也能讓患者預先了解可能的解決方案,減少擔心自己無法負擔醫療費的煩惱。此外,專業的醫療術語與保險術語使帳單難以理解。金融科技能打破這個行話,將每個部份分開,清楚地區分費用。
  3. 減少醫護人員在管理上花費的時間: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0%的醫生每周需花費10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在處理文書工作,他們擔心工作倦怠會影響他們的表現,因此醫護人員一直在尋求節省時間的方法。而金融科技可以加快計費與管理過程,並提高資訊的準確率,避免常見的錯誤。此外,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也能幫助供應商更快地做出決策。
  4. 去中心化資料庫:區塊鏈作為去中心化且高度安全的資料庫,在各行各業中越來越受歡迎。對於醫療保健而言,儲存在加密連結中的私人數據意味著為患者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與隱私性,同時為醫療專業人員帶來數據分析潛力。目前區塊鏈已經以GemOS 等平臺的形式進入醫療保健領域,這些平臺提供了一種在它們之間以及與患者共享數據的安全方法。這也對於創造醫療支付系統所需的透明度至關重要。

五、不同國家的健康金融科技

隨著健康金融科技的發展,許多國家陸陸續續也推出了提高自己國內醫療效率的金融科技產品,這邊挑選了幾個國家進行介紹。
  1. 印度:AffordPlan 是一家透過計畫儲蓄實現醫療保健服務的可獲得性及可負擔性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它提供了移動健康儲蓄帳戶和以患者為中心的通信工具,以實現綜合護理; Pradhan Mantri Jan Arogya Yojana (PM-JAY) 是世界上最大的健康保障計畫,每年為每個家庭提供約 6800 美元的醫療保險,它也為醫療保健費用高的患者提供低利率的預先批准貸款。
  2. 印尼:衛生社會保障機構於2017年推出了Jaminan Kesehatan Nasional(JKN),以實現國家衛生系統的數位化。JKN Mobile 系統幫助使用者定位附近的醫療機構,接收量身定製的健康資訊,並檢查他們的醫院發票和付款。在 COVID-19 限制下,該系統大大地改善了對醫療服務的可獲得性,患者可以線上排隊等候醫療服務。
  3. 孟加拉國:在 COVID-19 的限制下,加速了遠端醫療服務與支付平臺的整合。在該國,由GoJek支援的領先網約車公司Pathao已與三家遠端諮詢公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提供了藥品交付;而bKash正在與Digital Healthcare Solutions合作,將小額保險和遠端諮詢結合起來。
  4. 菲律賓:Medifi 是一項線上健康諮詢服務,允許患者使用信用卡或轉帳卡進行數位支付。它有3000多名醫生可以進行在線諮詢。患者為普通醫生支付 14 美元的統一費率,為專科醫生支付特定費率。
  5. 新加坡: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提供HealthPass 應用程式,它提供來自150多名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遠端醫療服務。這些服務適用於18歲以上的新加坡居民。該應用程式提供對初級保健的遠端醫療服務和藥物交付的服務。患者為第一次遠端醫療諮詢或門診就診的費用是約 74 美元的固定費用,隨後的諮詢費用約為 15 美元。

六、馬克碎念

金融科技改變醫療產業也是數位醫療轉型的一部分,台灣多年前包括衛生福利部、金管會等就提出「普及醫療費用多元支付」政策,鼓勵各層級醫療院所導入多元且非現金之支付工具,包括信用卡、電子票證、手機行動支付APP(如醫指付APP)等,提供就診民眾更多方便的支付方式,打造更友善的就醫流程與環境。

其他像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將區塊鏈實際運用於醫院場域的作業系統,藉由個人健康資料帳戶的建立,民眾可保有自身健康醫療資訊,未來跨院就診、保險理賠,無須面臨繁複的病歷申請過程,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健康醫療照護。

當然還有更多的金融科技相關的應用在台灣的醫療產業中漸漸被引入,隨著金融越來越融入各種生活場景中,這個改變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家可以持續的關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susu 是一間針對中低收入戶家庭、移民和有色人種,透過向信用局報告他們按時繳交租金的情況,幫助他們建立或提高信用評分的公司。這項服務不僅讓那些信用隱形的人獲得創造財富的機會,減少種族間的貧富差距,也幫助業者增加租金回收減少驅逐。
金融科技領域,ChatGPT已逐漸被應用,未來也有可能取代或減少部分金融工作。但ChatGPT 還存在一些挑戰和注意事項,像保障用戶隱私、處理語言歧義等,並無法完全取代金融領域的工作。究竟ChaGPT 是什麼呢?如何發展至今?它將在金融領域帶來什麼機遇與挑戰?想知道更多歡迎看看這篇文章!
以前繳費轉帳必須親自到銀行或ATM 辦理,想看電影也要現場買票,更別提行動支付、或是好友間直接轉帳。但現在只要點開手機的App,刷臉登入、轉帳、繳費、查看資產、消費等,只要動動手指,一瞬間就可完成了!這些技術的革新,背後跟「偉康科技」這家軟體供應商密不可分,他可說是金融業的技術軍火商。
新加坡在去年針對小型的投資者進行了部分緊縮政策,不過政府方也致力於利用DeFi 去中心化的概念和CBDC 實驗嘗試進行外匯交易。而香港更是看好加密貨幣及數位資產的這塊大餅,不僅先公開闡明政府對數位資產的樂觀態度並引導各項政策推動,更是乘上數位貨幣的趨勢,探索數位港元(e-HKD)發展的可能性。
今天馬克要介紹的Addepar,是一家財富管理平台公司,以優秀的大數據技術而聞名,也已經連續五年被Forbes 評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前五十強,它究竟是如何幫企業管理財富的呢?提供了哪些服務?它的過人之處又是什麼?快和馬克一起看下去吧!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金融服務的數位創新有效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促使金融科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金融科技的需求不斷增長。因此,預計到 2023 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 3050 億美元,其中究竟有哪些趨勢是2023年特別受到重視的呢?
Esusu 是一間針對中低收入戶家庭、移民和有色人種,透過向信用局報告他們按時繳交租金的情況,幫助他們建立或提高信用評分的公司。這項服務不僅讓那些信用隱形的人獲得創造財富的機會,減少種族間的貧富差距,也幫助業者增加租金回收減少驅逐。
金融科技領域,ChatGPT已逐漸被應用,未來也有可能取代或減少部分金融工作。但ChatGPT 還存在一些挑戰和注意事項,像保障用戶隱私、處理語言歧義等,並無法完全取代金融領域的工作。究竟ChaGPT 是什麼呢?如何發展至今?它將在金融領域帶來什麼機遇與挑戰?想知道更多歡迎看看這篇文章!
以前繳費轉帳必須親自到銀行或ATM 辦理,想看電影也要現場買票,更別提行動支付、或是好友間直接轉帳。但現在只要點開手機的App,刷臉登入、轉帳、繳費、查看資產、消費等,只要動動手指,一瞬間就可完成了!這些技術的革新,背後跟「偉康科技」這家軟體供應商密不可分,他可說是金融業的技術軍火商。
新加坡在去年針對小型的投資者進行了部分緊縮政策,不過政府方也致力於利用DeFi 去中心化的概念和CBDC 實驗嘗試進行外匯交易。而香港更是看好加密貨幣及數位資產的這塊大餅,不僅先公開闡明政府對數位資產的樂觀態度並引導各項政策推動,更是乘上數位貨幣的趨勢,探索數位港元(e-HKD)發展的可能性。
今天馬克要介紹的Addepar,是一家財富管理平台公司,以優秀的大數據技術而聞名,也已經連續五年被Forbes 評為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前五十強,它究竟是如何幫企業管理財富的呢?提供了哪些服務?它的過人之處又是什麼?快和馬克一起看下去吧!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金融服務的數位創新有效解決傳統金融的痛點,促使金融科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金融科技的需求不斷增長。因此,預計到 2023 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 3050 億美元,其中究竟有哪些趨勢是2023年特別受到重視的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醫療險中定額給付和實支實付兩種類型的區別,比較了兩者在不同情況下的理賠情況及優劣。同時提醒讀者在購買醫療險時需注意不同類型的理賠差異,建議補強雙實支,如有預算可再用定額醫療加強。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臺灣醫護人力的逐漸短缺,病房護理師面臨照顧多位病患的壓力,特別是行動不便或重症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加。為此,政府提供住院看護費用補助以減輕中低收入戶的經濟負擔。沐陽特別護理中心在這邊提供2024年台灣六都的住院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包括申請對象、金額及所需文件,幫助需要的人獲得必要的經濟及照護支持。
Thumbnail
感謝有保險的實支實付。 如果今天在貧困交叉的家庭,如遇到自費項目或疾病手術住院治療,那該如何面臨龐大的費用⋯⋯雖有健保給付制度,但日新愈異,變動不只有通貨膨脹,緊縮人民口袋,更新還有救援的新科技醫療! 雖然我遇到不是什麼大疾病,但沒想到孩子腳踝受傷,竟會嚴重到韌帶撕裂傷,需打PRP1劑15000
Thumbnail
全民健康保險讓臺灣民眾能以較低費用獲得高品質醫療,然而醫生卻面臨著薪資與付出不成正比。臺灣健保標準流程無法適應醫生治療需求,全民健康保險需要考慮如何平衡財務狀況以及醫師的合理待遇,失控的健保體系造成龐大的財政缺口,只能以醫德無上限填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修法後,最多僅能領回實際醫療支出 2023/12/27實支實付的調整新聞上了保險版面,起因於保險局副局長指出,「實際醫療費用的支出,應該是對應到他當時有效的實支實付醫療險,由這些有效的醫療保單做損失分攤,原則上是不能夠超過實際支出的醫療費用。」白話文講,就是實支實付醫療險未來調整的方向,是保戶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醫療險中定額給付和實支實付兩種類型的區別,比較了兩者在不同情況下的理賠情況及優劣。同時提醒讀者在購買醫療險時需注意不同類型的理賠差異,建議補強雙實支,如有預算可再用定額醫療加強。
Thumbnail
幾乎所有買保險的人都會規劃醫療險,醫療險不外乎理賠病房、手術、雜費等,保單上額度都寫得很漂亮,但實際理賠真的是這樣嗎? 看懂條款!到底雜費是什麼?   「住院醫療費用」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雜費,在一般認知中,醫療雜費就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像是藥物、耗材或是手術特殊材料,但是有些我們認為應該要賠
Thumbnail
醫療相關花費較高的重大疾病對於個人或家庭是一個大的風險,透過瞭解各類疾病的發生機率與相關的開銷,來評估需要的醫療保險覆蓋範圍,以及應對策略。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