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3/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子路問津

原文

一直惦記著「子路問津」的小故事,它出在《論語》的〈微子〉篇中,原文是這樣的: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試解

論語》大多微言大義,很少有像這樣完整記錄,並且能完全說明心志的篇章。而一般的註解也都是直接就著字面意思的註解和說明,例如(boktakhk4, 2014):
長沮和桀溺是春秋時代的兩位隱士。有一天,兩人正在一塊耕地。孔子經過那裏,被一條大河擋住去路,便叫子路去打聽渡口。
長沮手也不停,問:「駕車的那個人是誰?」
子路答:「是孔丘。」
長沮抬起頭,用嘲笑的口吻問:「是魯國的孔丘嗎?」
「是的。」
「哦,他不是生而知之嗎?那應該知道渡口在哪裏。」
子路討個沒趣,又轉過身問桀溺,桀溺停下木耜,問:「你是誰?」
子路答:「我是仲由。」
「你是孔丘的門徒吧?」
「是的。」
「告訴你,當今社會紛亂,有如洪水滔滔,誰能改變這種趨勢呢?你與其跟隨那個躲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隨避開人世的人,做個隱士呢。」一邊說,一邊又忙著用土覆蓋稻種。
子路只好回來告訴孔子。孔子悵然長嘆道:「我怎能隱居山林,與鳥獸同群呢?我不與人們在一起生活,還跟誰在一起呢?即使天下合乎正道了,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主張。」(擷取自 https://boktakhk4.pixnet.net/blog/post/26064028

較有爭議處的解讀

比較需要了解的有
.子路是在「問津」,長沮答的卻是:「是知津矣!」換言之,他把子路想知道的渡口所在,引伸為人生方向或努力目標了,並帶點諷刺的認為孔子是個知道人生方向的人,不需要問人才對。
2.把孔子稱為「避人之士」。有人把它解釋為「躲避壞人的人」。有人把它解釋成「逃避暴君亂臣的人」(李鎮,2003,338頁)有人把它解釋成「…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到處去看,是避開亂的社會,另外想找更好的環境。」(南懷瑾,1996,865頁);部編《國語辭典》「指亂世之時,遠離無道君主的人。」後面的解釋似乎較近事實。蔡佳紜(2019)有篇文章詳述孔子周遊列國的經過和遭遇,可做為佐證。
3.「鳥獸不可與同羣」。上面引用的解釋「我怎能隱居山林,與鳥獸同群呢?」「」南懷瑾(1996)的解釋是:「鳥是飛的,獸是走的,而且鳥是海闊天空由他飛;獸類之中,絕大多數野獸都在山林裡,不在人類的社會中…」(866頁);李鎮(2003)「人總該有責任的,怎可自願隱居山林,跟鳥獸同群?」(339頁)
換言之,「鳥獸不可與同羣」意思是不願意或不可以只想與鳥獸一起生活

結論

解讀了上述較難了解的地方,對此故事內容應該比較清楚了。社會動盪不安,變革快速且激烈的時代,如何自處?是每個當時的當事者都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有人選擇「避世」,有人選擇「避人」,人各有志,二者孰優孰劣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和看法。此文即為「避世」與「避人」二者各抒己見之作
我個人則佩服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從蔡佳紜(2019)的文章中,你可以看出他幾乎是無時無刻不在失望,挫折的打擊中,但不管遭遇什麼災難險阻,他都一如以往的堅定信念,並且一貫的以積極樂觀的態度來應對,可說是今日正向心理學的最佳典範吧?

參考書目

boktakhk4(2014):子路問津。112.3.19擷取自https://boktakhk4.pixnet.net/blog/post/26064028
李鎮(2003):仁者無敵:小說孔子。台北:可道書房。
南懷瑾(1996):論語別裁。台北:老古文化。
蔡佳紜(2019):孔子在成為「萬世師表」前,其實是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揭他周遊列國求職失敗全紀錄。2023.3.19擷取自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7195?mode=whole(風傳媒)。(註)乍看之下會覺得蔡佳紜對孔子是充滿了不屑的—那個找不到工作的老魯蛇—,可實際上,她卻花了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蒐集,去彙整,去巨細靡遺的描述此人求職失敗的記錄。她是真的不屑呢?還是內心其實是不捨?是有點哀怨的認為不值得、不必要,可又有點恨他不聽勸也不珍惜自己,因此用指責來掩飾內心的不捨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