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的目的、期望?
- 我的目的是:改變自己,想法和溝通方式。因為覺得自己和妹妹說話常常都是暴力溝通。
- 折磨我們的通常是不合理的期待。
- 正確的瞭解,才會有正確的期待。
- 仔細聆聽和正確的期待是溝通的很重要的關鍵。
分開看語言和意圖
溝通的第一個重點:要分開看,語言的內容和講話的意圖是不一樣的。
- 我們都曾聽長輩說過:「你怎麼飯也不好好吃、衣服不多穿一點,房間還弄得這麼髒亂,都不好好照顧自己。」
- 從說話內容聽起來好像是在責罵,但他的意圖其實是表達關心和擔心。
- 語言的內容只佔溝通的20%,但常常會在這20%內吵架。
- 不要在內容上打轉,要溝通意圖。
- 善意溝通就是要練習 "說真話",擔心就說擔心。
- 說真話不是100%絕對就是最適合的,要看情況。
- 聽的時候要分開聽,說的時候有很多種方法,看對方能接受哪一種。
- 聽懂意圖後,冷靜分析,就會有很多種選擇要怎麼去說,說真話是其中一種。
- 像炒菜一樣,溝通沒有SOP。
身心容納之窗
溝通的時候,自己要在這個窗戶裡面。
有四個反應是在窗戶之外:
- 攻擊:憤怒,包括冷暴力,代表被威脅到,有不安全感。
- 逃跑:轉移話題、不回應、假裝沒聽到、過度理想。和攻擊一樣,都是無效溝通,此時我或對方不想溝通。
這兩個反應在窗戶上方(過高激發)
- 僵直:呆住、憂鬱,表示威脅大到已經無法反應,也逃不掉。這是短期的。
- 討好:順著他,長期的,也表示被威脅。忽視自己的感受,你好我就好。
這兩個反應在窗戶下方(過低激發)
- 這四種都是生存模式,都不是要溝通。
- 無法分析是哪種狀態,就是在窗戶外了,只要知道自己已經被威脅到了,不適合溝通,要讓自己安全下來、讓自己安心。
- 在窗戶之外無法有效溝通,通常會轉變成情緒發洩。但這也沒有關係,只要知道自己在窗戶之外,知道這不是有效溝通就好了,不用自責。
- 溝通最重要的是要調節身心狀態,不是要糾正改變語言內容。
- 要先讓自己覺得安全,回到窗內,才能正確分析,再讓對方感覺安全。
作業
觀察並記錄,這週內什麼情況我會跑到攻擊逃跑,什麼情況我會僵直討好。
這次的【善意溝通工作坊】是由諮商心理師/職能治療師 郝柏瑋帶領、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主辦,非常感謝提供這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