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是一個老師,我沒有孩子。

  身為沒有自己孩子的老師,以下這幾句話應該不陌生吧?
  「老師,妳以後有小孩就會知道了!」   「老師,妳沒有小孩所以不理解啦~」
  根據家長的表情和語氣,還是菜鳥老師的我受過各種程度不等的刺激,也曾羨慕已婚有孩子的老師能以:「就像我自己的孩子...」為開場白,和家長拉近關係,侃侃而談。當時還經驗不足的我,單憑著一股熱忱踏入教學領域,所以面對家長的質疑也只能委屈的忍氣吞聲。
  對!就是委屈!小孩也不是想生就能生的啊!
  在三、五年的教學經歷後(從頭磨就是要這麼久!),同時也逐漸形塑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和風格,某一天突然發現,已經再也沒有家長這樣跟我說了耶,於是我悟出一個原則,那就是:
相信自己的專業,並積極理解家長的難處。
  經過幾年的教學後,我超級能肯定的說:一個有經驗的老師會面對到的孩子人數絕對遠超過於家長會遇到的孩子人數。就算只帶一個班,我每次要面對的是10個以上人數不等的「一群」孩子,而家長會遇到的就是那一個(或是兩個、三個、四個...)。老師的專業就是從經年累月的觀察、引導、協助和解決孩子們的困難中累積出來的。
  但老師和家長的差異在哪呢?在孩子還無法全權為自己負責時,這個重擔就落在家長的身上了。當看到某個家長因為孩子的搞砸而生氣時,我都要先提醒自己:「我只是每個禮拜遇到這個孩子幾個小時而已,而家長幾乎24/7的要為孩子負責。說不定這個情形已經發生過很多次,家長的忍耐已經極限了!」這是為了不讓自己幫家長貼上『失格』標籤的重要手續。把老師和家長放在夥伴的角色,才能一起替孩子找到最佳解。
  我是一個老師,我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我同樣為你們的孩子著想,我想用我的專業和你們一起努力,而我也相信我做得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