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養兒只是為了防老嗎?

一般地,後一代人可能被父母們和前一代人看作自己的老年生命保存的保險手段。在近代之前的社會中,這種對後代的關係導致了人們對多子多孫的追求。
在臺灣長大的人,或多或少會聽過這一句話:「養兒是為了防老。」在這種想法裡,子女和父母是一種交換關係;子女在小時候享受父母帶來的照顧,長大後必須回報父母,以報答養育之恩。誰不希望自己老年時子孫滿堂、大富大貴呢?因而,在情況允許下,繁衍愈多的後代,愈會被視為「有福氣」的象徵。後代的數量不只是子孫滿堂的必要條件,同時還意味著自己在老年時,能夠享受許多後代的關注。作為後代,他們成年後有義務確保長輩的生活品質,否則就會落入「不孝」的罵名。

「讓位」給後代

然而,如果我們回到大自然的規律來看,任何物種都會有生、老、病、死的階段。以人類來說,一個新生兒出生的同時,也意味著他的父母、祖父正在不斷的老去。總有一天,這個小孩會長大成人,並取代老人在社會當中的地位。新的事物繁榮、舊的事物消逝,可以說是大自容挑戰的必然。如果是這樣,養兒真的只是為了防老嗎?有沒有可能,養兒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藉由愛護後代,讓世代得以生生不息,不斷傳遞下去?
愛護後代,讓世代生生不息,不斷傳遞下去。
愛護後代,讓世代生生不息,不斷傳遞下去。
的確,對於子女來說,他們不應該對於年老衰敗的雙親不聞不問。不過,更為關鍵的事情是,長輩是否有意識到自己必須「讓位」,將機會和資源保留給下一代。事實上,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能夠為了下一代而奉獻,關係到長輩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必然會死的事實:
他得為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做好準備,以便為新來的一代騰出地方。
作為一個人,我們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朝著死亡而去。因此,我們終有一天必須交出自己手中的財富和權力,並且,下一代會接手,毫無疑問地。

對於後代的愛與祝福

也許有人看到這裡會問:憑什麼我辛苦打拼了大半輩子,卻要無條件地「讓位」,把機會和資源留給年輕人?事實上,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件事,除了意識到自己總有一天會死之外,更關鍵的是:是否具有對於後代的愛
我出於愛為他人奉獻出生命,他人的生存得以保存下來。
上一代奉獻出自己的精神與體力,讓下一代得以繁榮。
長輩努力地工作、打拼,同時準備將機會和資源讓給下一代(不論是自己的小孩,或是職場上的後輩);必須要有這樣的奉獻精神,後代才可能茁壯。如果從這個角度看,長輩的老死,不該被看成是剝奪,反而會是對於後代的祝福。當長輩願意將機會和資源奉獻出來,這顯示出對於他人(後代)的愛。後代可以勇於接手人類社會的種種事務,並航向未來。至於長輩則可以安享晚年,並親眼見證帶著祝福的後代能夠做出什麼樣的豐功偉績。如此,世代之間才有可能和諧,並各自找到自己的歸屬與方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