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觀

含有「生死觀」共 1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深入探討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生平、作品《假面的告白》以及其自殺事件,並藉此引發讀者對自我認同、社會壓力、以及死亡等議題的省思。文章同時分享作者個人的生活體驗,突顯人與人之間溫暖互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6/19
在三島由紀夫筆下的男主角"既渴望生存,又懷抱毀滅的衝動".內心可能不是真的想死,只是對自己的生活感到絕望.又想要這樣一了百了.而三島由紀夫卻和自己筆下的角色不一樣,為了自己的理想最後卻毅然決然地選擇自殺,不知道他在面對死亡時是否坦然?或許他其實也是"既渴望生存,又懷抱毀滅的衝動".只是當下的情況他死亡的衝動超過了生存的渴望.感覺我有時候也是這樣既渴望生存,又懷抱毀滅的衝動.有時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感覺累了,想要休息了.希望能做一個永遠醒不來的夢,睡著後就不用再想著明天了
在盛行自然崇拜的日本古代,從風、河流、山脈等自然元素、祖靈,乃至傳統神話中的英雄皆被視為神祇。死亡不是終點,只是通往新生命的短暫瞬間,這種生死觀可回溯到日本繩紋時代,當時社會以狩獵採集為主,墓葬通常位於村落的核心地帶,這與歐洲墓地位於村莊偏遠地區截然不同;神道教(shintō)約在這一時期末期出現。
Thumbnail
寫之前我要講一下,我有時候會放側拍的電影海報,或是配樂曲目的截圖,不使用劇照或完整的海報,這是因為我想保留些當下的回憶,萬一你覺得傷眼、不好看還請包涵。 海洋奇緣2 海洋奇緣2影後我觀看飽妮的簡評,才知道這部原本是電視電影或電視劇的製作,後來直上院線電影變成今天這部。基本上她覺得這部沒有很好,不
Thumbnail
3/5破·地獄
黃璧怡-avatar-img
2024/12/13
很高興讀到YJ的破地獄介紹喔,是呀,這電影在香港很哄動,就連很少到戲院的璧怡也進場看了,還感動到寫了觀後感分享😂
YJ-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14
黃璧怡 謝謝,我雖然沒哭哈哈,但我覺得感動是真的,大家很需要。
2023年5月8日,爸爸與世長辭。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13
我還以為只有宗教在處理生死問題,沒想到儒家也談過這麼多。不過據我所知,春秋時代百家爭鳴儒道墨並存。關於生死,不知道有沒有互相影響?
姜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4
職場法蘭克 謝謝您的留言!❤關於您提到的儒道墨並存,首先我認為儒家相對注重人際關係、社會倫理和道德規範。他們強調個人的修養和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對於生死問題,儒家關注的焦點通常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道德、履行社會責任以及維護社會秩序,強調通過道德修養和正確的行為來延續個人精神的價值,並通過影響後代來實現對生命的延續。而道家,則強調追求道的本源和自然之道。他們認為生死只是自然界變化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道家主張順應自然,超越生死的界限,尋求超越個體存在的境界。他們認為個體生命的消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回歸大道的一種轉化。至於墨家,則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利他主義。他們認為生死是個體存在的重要問題,但他們主張通過道德行為和實踐來追求長生不死。墨家強調通過仁愛和公平來延續個體的存在,他們認為只有在實行仁愛和公平的社會中,個體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寧和長生。據我的淺見,儒道墨作為百家爭鳴中的三大學派,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複雜而多面的。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互相影響和借鑒的痕跡,不過他們終歸是面向不同的事物。這就好比現代人用數理的邏輯來做文學的題目,必然會存在著大量爭議。而由於時代的變化,儒道墨的思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套用到現代科技社會中的話則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時代變遷所引起的思想變化也是一門需要好好探討的學問。希望能解答您的疑問❤
「幾歷辛酸志始堅,丈夫玉碎恥甎全。」——西鄉隆盛《偶成》 昨晚剛看完最新一集《幕府將軍》(S1E9),還沒看之前,想說看完就睡;但看完後,總覺得想先寫點隨筆。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防雷提醒- 自從約翰·布萊克索恩到達日本,他的視角始終存在著為觀眾指引戰國時代日本社會的面貌。
Thumbnail
5/5幕府將軍
與漸凍人協會合作的podcast第四集來囉!如果你也喜歡這個系列,歡迎訂閱、分享、按讚。
Thumbnail
本文介紹畢柳鶯醫師的斷食善終觀念,重新思考死亡不應視為失敗,並反思生死決策的複雜性。藉由個人故事,強調家人在斷食善終決策上的情感掙扎,以及與醫生之間的信任關係。最後,呼籲尊重患者意願,強調共識、信任、尊重的重要性。整體內容涵蓋斷食善終、生死觀、家庭關係,是探討現代生死觀及醫病關係的深刻思考。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Carol-avatar-img
2024/02/25
這麼年輕就能對莊子的生死觀有如此深刻的體悟,真是早慧👍
樂馬-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6
張晏菁 您過獎了,只是當時生活渾沌,前路迷茫,才喜歡胡思亂想雖然十年後好像也沒有比較清晰哈哈
究竟是陪伴者較難受還是被陪伴者,我相信我永遠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