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歲孩子 可愛又難取悅的年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一歲以前是嬰兒,兩歲以後是幼兒,一歲到兩歲間是個過渡期,他們的移動方式從爬行到慢走又到跑跳。而相較於嬰兒時期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他們會逐漸發展自己的喜好、習慣。

從一歲開始到五歲間,孩子們會一直交替出現穩定期與不穩定期,利用本書可以大致上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並為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提出解答。

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最後還有一些讀書投書,讓我們這些沒有育兒經驗的家長,可以參考一些其他人的經歷。

這本書帶給了我什麼

這本書告訴了我一些我本來不知道的事,讓我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孩子與他人的互動狀況。原來一歲到兩歲間的小孩是個獨行俠,嬰幼兒轉換期的小孩最喜歡自己玩,接著才是跟大人玩,最後才會看到同年齡的小孩,這個時間同年齡的小孩對他們來說可能連跟貓狗是一樣的地位。

這讓我帶小孩出去玩時,觀察小孩們互動時不會感到擔心,擔心自己的小孩怎麼都只一個人在旁邊玩,不會想去找其他小孩,原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是正常的。

而一到兩歲這個時間的孩子正在探索世界,我們這些家長要對他在探索世界的所做所為多一些寬容。比方說,他們可能會一直把東西丟掉又要我們撿起來,他不是故意亂丟東西,這是他們在研究地球重力。他們也可能吵著要我們幫忙拿東西,我們給了之後就完全不理我們,十足的像在利用我們,其實他只是太專注在自己的研究了。

這種眼裡只有自己的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小孩在他第二年的生命裡,大部分的時間都致力於建立自己的獨立性,因此,會常與我們這些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馳,我們可能會希望孩子多跟我們玩或笑,但請放寬心,到兩歲時他會變回那個可可愛愛的小孩的。

關於育兒的小事

書的一開始列出了一些父母應該要知道的現實。

小孩總是先說不 然後才會說好

人類的發展似乎是不好的一面會比好的一面先展現出來,所以小孩總是先會說不要,後來才學會要,先學會丟東西把環境弄亂,才學會收拾與整理,我們在面對孩子說不要的時候,請保持心平氣和,這個時期的孩子什麼都不要不要。

我們無法加速小孩的成長

無論我們怎麼心急,孩子是沒有辦法加速成長的,他們沒有辦法一夜之間就乖乖變成聽話的乖寶寶,也不是訓練完就可以馬上自己如廁,這一切都是需要時間的。

每個小孩是獨立個體 發展進程不一樣

教養書其實都會強調,書裡的進程只是一個中位數,每個小孩都是獨立個體,朋友的女兒一歲就會走路不代表你的小孩一歲只會爬不正常,發展的時程可能都會有一到三個月的不等差異。

當然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啦,如果差超過三個月就可能要考慮到醫生接受專業的咨詢。

不需要刻意教基本能力 基本上時間到了就會

研究顯示,一些基本能力,書裡面的例子是爬樓梯,經過訓練雖然可以讓小孩早兩個月進度學到爬樓梯這個技能,但對照組再兩個月後雖然未經訓練,也是能正常的爬樓梯,由此可見,一些基本的技能似乎可以從其他技能間接學會,我們家長可以不用為了一些基本能力的訓練跟小孩處的不開心。

給孩子一點空間 並 保持初心

一歲半後要開始給孩子獨處的時間,他們不需要家長二十四小時都膩在一起。而家長也要記得保持在嬰兒時期順其自然的初心,在嬰兒時期的家長大多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情育兒,但到了幼兒期看到了孩子的成長,多少都會轉變成希望孩子長的好長的快的心態,這種心態其實沒有必要,因為小孩的成長是沒有辦法加速的。

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最難搞

在一歲的身心發展特質進程裡,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是最難搞的時期,這是因為一歲半後小孩才開始出現人特有的行為模式,他逐漸從寵物變成人了,而這時期的小孩的內心世界只有自己,他這時候的內心覺得自己最大,大家都要滿足他的需求,一歲九個月後他的世界才會有其他人。

能力表現

在能力表現方面,一歲半是個重點時期。一歲三個月的小孩大都可以走路,但走的搖搖晃晃,雙手靈活性大概是可以疊兩塊積木的程度,而語言詞彙大概十二個左右,這時期可以組合兩個字彙了,如穿鞋鞋、媽媽睡覺,小孩會開始想按自己的步調做事。

一歲半是嬰兒進入幼兒期的中途站,我們必須尊重與了解這個時期孩子表現的各種不成熟的行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可以行走自如甚至小跑步,但他的行為模式還是純粹的動作傾向,沒有大腦思考可言,手部可以疊三到四塊積木。

一歲九個月,開始有物品所有權的概念,一歲六個月的小孩覺得都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什麼東西都是他的,而到了一歲九個月時,他才開始有意識這項東西並不是他的而是別人的。

人際關係

其實一歲到一歲九個月前的小孩沒有人際關係可言,這個時期的孩子我行我素,傾向獨立、只關心自己的需求、不太在意別人,只有接受沒有給予。

一歲九個月前他對待其他小朋友就像小動物或是其他的玩具,他們會比較傾向與大人說話,一直要到兩歲後才會看到他跟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

一歲到兩歲間孩子的自我中心和冷漠可能會讓長輩很難過,跟一歲前可愛愛笑的樣子不一樣,我們可能要在這個時期對長輩做心理建設,告訴他們再忍耐一下,等到兩歲就會好一點。

生活常規

睡眠在一歲三個月時會從兩次小睡轉變成一次午睡,下午兩小時。一天大概睡十二個小時。

飲食在一歲三個月時,小孩會更傾向想要自己吃。而在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時,食量可能會減少,喝奶也從奶瓶換成杯子,一歲九個月也開始出現對食物的好惡,不再是餵什麼吃什麼。

大小便方面,一歲三個月時可以開始訓練如廁了,手法大概就是一起床就先去廁所尿尿,一歲六個月之後可以開始訓練讓小孩有自覺現在是要上廁所(感受便意或尿意)。

相處技巧

書中提到相處技巧可以分為一歲半和一歲九個月,以及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當與一歲三個月到一歲半的孩子相處時,要多點耐心,因為他們還無法隨時控制自己的身體,語言能力也不足以與父母溝通。經常會發生他想做卻做不到或無法表達的情況,這會讓他感到沮喪,但幸好一歲半的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很容易。以下是跟一歲半的孩子相處的技巧:

  1. 巧妙地轉移注意力:如果孩子哭鬧時,無法滿足他的需求,可以試著帶他離開當前的環境,並轉移他的注意力。
  2. 把握他所喜愛的活動:孩子總有幾個他可以自己玩一、兩個小時的玩具或活動,可以在必要的時刻讓孩子進行,讓自己喘口氣。
  3. 布置一個能滿足他需求的活動環境:例如,如果孩子想要拿布書,就把布書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而不是放在他拿不到的高櫃子上。
  4. 彈性地安排生活起居:有時候孩子真的不想睡午覺,就別勉強他,讓他晚上早點睡,比在床上大喊大叫或哭鬧要好。
  5. 對他的哭鬧不要有反應:育兒專家Sunny老師說過,無論你的反應是好是壞,只要有反應,對孩子來說都是好的反應。盡量平靜地面對孩子的哭鬧,避免孩子只是為了獲得你的注意力而大哭。
  6. 使用不告而別的方法出門辦事:讓孩子不會感到你會消失,他就不會哭鬧了。

而一歲半到一歲九個月,這個時期的小孩的挫折忍受力是最低落的,我們需要了解他的個性與挫折忍受力,如果真的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的方法仍然非常有效。此外,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狀況,這裡講的是疲倦,這個時期的孩子疲倦時也會大哭大鬧,如果能大致知道他累了讓小孩休息,可以減少很多哭鬧的機會。身為家長的我們還要包容他的能力,雖然跟嬰兒時期比,他已經學會很多事了,但他還是個孩子,身為家長要包容他能力上的不成熟。另外要多帶他外出走走放電,並且尊重他的意願,他已經開始發展他的心智是個獨立個體了,不能再把他當成嬰兒來看。另外這個時期的孩子很難安靜,經常跑跑跳跳,我們採取各種安全措施來確保他的安全。接著老生常談的是耐心,耐心等候他的成長。跟小孩溝通時記得他還只是個孩子,用簡單易懂的話和他溝通允許他發洩情緒配合他的作息來安排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busreadsbooks的沙龍
18會員
38內容數
閱讀心得 讀書心得
2023/10/31
本集小說延續上一集未解的難題,上一集的主線主要是集中在孤獨的真實身份,而部份衍生的支線則掛著下集待續的牌子,比方說是最後才出現的covid19,Covid的出現會對不便利的便利店造成什麼影響?本來就經營困難的商店會因此而倒閉嗎?廉店長的家庭問題有得到解決嗎?鄭編劇的舞台劇有大賣嗎?
Thumbnail
2023/10/31
本集小說延續上一集未解的難題,上一集的主線主要是集中在孤獨的真實身份,而部份衍生的支線則掛著下集待續的牌子,比方說是最後才出現的covid19,Covid的出現會對不便利的便利店造成什麼影響?本來就經營困難的商店會因此而倒閉嗎?廉店長的家庭問題有得到解決嗎?鄭編劇的舞台劇有大賣嗎?
Thumbnail
2023/10/17
這是一本描寫「關係」的小說,主角是在首爾車站生活的失憶遊民獨孤與便利商店加盟店店長廉女士。
Thumbnail
2023/10/17
這是一本描寫「關係」的小說,主角是在首爾車站生活的失憶遊民獨孤與便利商店加盟店店長廉女士。
Thumbnail
2023/09/28
學國文可以做什麼呢?能吃嗎?可以喔!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只能吃,還能優雅的吃。 本書的副標題就直接破題了,學習國文課是可以讓我們不管面對關於際遇、抉擇、傷痛,以及無論順逆都能優雅起身的心態養成課程,
Thumbnail
2023/09/28
學國文可以做什麼呢?能吃嗎?可以喔! 這本書告訴我們,不只能吃,還能優雅的吃。 本書的副標題就直接破題了,學習國文課是可以讓我們不管面對關於際遇、抉擇、傷痛,以及無論順逆都能優雅起身的心態養成課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從爬到站到走到跑,他們也在一歲後漸漸有了自己的喜好,相較於0到1歲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的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開始有自己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一歲到兩歲是小孩最多變的時期,本書從各種不同的面向,介紹一歲到兩歲小孩的身心發展、人際關係、生活常規等並提供一些相處技巧給家長。從爬到站到走到跑,他們也在一歲後漸漸有了自己的喜好,相較於0到1歲的奶來就喝,屎來就放,一歲的小孩開始有自己的自我意識了,開始有自己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你家也有很晚才學會走路的寶寶嗎?我們家姊姊是在一歲四個月到五個月之間學會走路的。在這裏來和大家分享我們家姊姊從爬行到學會走路的整個歷程。
Thumbnail
你家也有很晚才學會走路的寶寶嗎?我們家姊姊是在一歲四個月到五個月之間學會走路的。在這裏來和大家分享我們家姊姊從爬行到學會走路的整個歷程。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有一種孩子很早熟、聽話、照顧家人,而這種人我覺得很危險,特別要請大家關心他... 為什麼他要跳出來,小朋友不是該打打鬧鬧、開心玩樂???
Thumbnail
如同,嬰孩時期,還不會說話的年紀,只會用哭泣表達他的需要,有人提議放任他哭、但也有人不捨,趕緊抱起,其實新手父母一定會緊張、手足無措,
Thumbnail
如同,嬰孩時期,還不會說話的年紀,只會用哭泣表達他的需要,有人提議放任他哭、但也有人不捨,趕緊抱起,其實新手父母一定會緊張、手足無措,
Thumbnail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Thumbnail
「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開玩笑的話,多少也如實呈現了一個新手父母從戒慎恐懼、擔心孩子跟別人不一樣而不斷查閱著書本,檢查自己孩子的生長進度,然後到有了經驗,知道書上的建議也就只是建議,就放心地把孩子像養豬仔般,不那麼斤斤計較了。
Thumbnail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Thumbnail
大部分的父母都能發現,孩子到了兩歲至三歲的階段時,他會有特別的堅持,想像大人一樣,獨立做某些事情,但在不熟練的情況下,總是搞砸,最後還是得讓父母收拾殘局。 例如,每當吃飯時,兩歲的女兒總愛自己捧著飯碗,走到她自己的兒童餐椅上,若是有大人想幫她拿,她就會生氣,但若是讓她自己拿,中途很有可能不小心把碗打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