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假日閒談:從小確幸談起

假日閒談:從小確幸談起
上禮拜寫了一本書的閱讀心得,那是本社論:
而裡面的關於小確幸的文章,標題是小確幸不該是沙漠,主要的討論的主軸是,如果是累績小確性成為大幸福,That’s fine….very good, but如果你是對生活或者工作失去了大方向,大目標,而選擇追求一時的小確幸來過每天的日子,而你又只是剛出社會的狀態,作者會覺得這是讓自己的生活慢慢沙漠化的前提,因為你會沈浸在每日尋找小確幸,你就會侷限於你生活中的極限制的領域,而失去了追求人生發展的動力的現象。不過,說真的,我理解作者的說法,但也不至於認為只追求小確性的人是錯的,只是你選擇。
剛好今天在某個社群跟一些年紀較長的朋友閒聊最近較“操”的工作不容易找不到年輕人來支援或支持,而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年輕人都在追求小確性,而不在乎人生或者工作上是否有大成就,而再往下討論就跟現在最夯的“通貨膨脹”也扯上關係了,因為即使一個月4、5萬的薪水,在北部的生活水準之下,年輕人一個月存個1、2萬都不容易了,那一年十萬元左右的存款,可能買得起1000萬以上的房子,根本就不具備“成家“的條件,偏偏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對於租房都視為是人生過渡,買房還是”Must”,這也造就如果達不成這個目標,不如我就走追求”小確幸“,至少還有那一段時間的快樂跟快活。所以現在賺錢的另一個思路就是販賣“小確幸”給年輕人。
而社會的畫風其實也在變化中,2、30年前,你學到的是怎麼愛上你的工作,怎麼在工作上發光發熱,安心立命。。現在是教導你要在興趣或生活中找到目標,然後再去依此目標去找工作,或許這也會讓年輕人在還沒找到“理想”工作前,會無法安於某個工作崗位,只能說用人單位現在都會儘可能用一些人格測試來確定你是不是有一顆安定的心,會在工作上長待。
其實還有另一個比較另類的想法,有另外一種年輕人,他的長輩們都是小康家庭以上,所以他還沒結婚前可以領紅包的人,他可能也不會太在乎績效獎金,因為他可能會這樣想,我做的辛辛苦苦,績效多一個月,可能才多兩三萬,不如我阿公給我的一包紅包……
所以結論就是在這個不容易的年代,你是個年輕人,你剛好看到這篇文章,我想跟你說,別氣餒。兩個思路給你,第一若是你身邊的人都在追求”小確幸”,你不是,那你就有機會在你選擇的賽道上脫穎而出,不是嗎?第二、你還可以理財,學習財商,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道路,如昨天介紹的菜鳥,他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老話一句,年輕是最大的本錢,你有很多時間,很多機會追求自己的發展,多元嘗試,多元發展,今天這篇文章,希望有幫到你,那怕是一點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活化投資思維,創造股市獲利 1、每週大盤及國際消息分享 2、陸股相關消息 3、原物料趨勢 4、聊聊大盤走勢 5、發行CBAS可轉債列表 6、發行可轉債公司及時間 7、可轉債的週漲跌幅15大 8、老爹過去一週操作分享(可能沒操作) 9、每週至少提供一檔股票分享介紹 10、有老爹活利週報群組,訂閱者可入群組,參與互動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