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司法改革請加油

司法改革這個議題一直以來都是重災區,根源上我們司法體系是有很多問題,而且長期處於超乎負荷的情況,根源上是國民法治觀念及教育的欠缺,筆者曾經在為選民做法律諮詢時就發現很多現象,例如一點小事就要鬧到法院,搞不清楚事情能不能透過訴訟,這類情況不是個案也導致法院的工作量超額,影響法威信及品質,趕著結案導致便宜行事的陋習,很大程度是案件分流出了問題,以民事糾紛來說其實很多都能透過調解來處理,偏偏都往法院跑,想一想書記官,檢察官,法官們個個案件如山高,斷案的品質可想而知,而我們的司改卻對根源性的問題著力太少這是很開倒車的行為。
民眾對司法缺乏信任,原因很多,法治教育欠缺動輒興訟浪費司法資源導致為了消化案件斷案的品質低落,再著司法官的養成問題太大,閉門造車的培養環境,讓司法官與社會脫節無法體會民間疾苦,過度依賴前人判例即使不合時宜是錯的也繼續用,漠視當事人的事實正義,法官與檢察官的權責不合比例,其評鑑糾彈機制形同虛設,造成冤錯假案不是新聞甚至濫權狀況時有所聞,程序正義的低落也是重災區,我國的司法救濟制度中的再審,交付審判,再議這類當事人的程序救濟手段通過率極低,然而對照法官與檢察官的權責之大,這才是司法改革應該關注的點!
司法改革怎麼辦?首先要從教育著手,法治課程不要等到出了錯才要以受刑人的身分到檢察署去上課,應該要從學校教育開始,除了教育不要犯罪外,更要普及法律程序及制度,如此才有機會減少犯罪率及法院的負擔,更可以減少被詐騙的人,法務部可以與縣市政府合作,強化調解機構的體質及功能,至少讓老百姓有觀念有民事糾紛先調解,這樣可以做好分流,減少司法系統的負擔,另外讓司法官的權相等,強化評鑑制度及不當行為的糾彈機制,淘汰不合時宜的判例及統一案件見解,減少不當判決的孳生,司法官養成要更接地氣接近社會,不要用閉門造車的培養環境來培養司法官,司法的救濟程序要更便民,成立第三方的審議機構來審議再審,交付審判,再議這類救濟手段,避免裁定過程不透明的狀況。
司法改革其實方向上要貼近民眾,而且要在事實正義與程序正義兩者求一個平衡點,如果只是在條文上咬文嚼字,拉一些素人當國民法官來為司法背書,這只是對司法改革的敷衍,想一想為何要大聲疾呼司法改革?因為體制從根而爛,普羅大眾對司法不信任,司法體系自我封閉形成將錯就錯的文化,這些頑疾一天不改所謂的司改只是應付走過場的鬧劇,司法是文明社會的秩序也是伸張正義最後的手段,如果不能讓司法更貼近人民,更公平,更讓人信任,這樣的改革其實等於沒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