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社會新聞事件有兩個趨勢,
一是自我了結,例如勞動部連續兩位公務員等。
在職場有所不平,為何不提出申訴、甚至提出告訴? 如果曾經一再表達,卻沒有效果,甚至被報復得更厲害,在心理上人會受到制約,在經驗中學習到,面對惡勢力,自己是無助的,所以不再尋求幫助、不再努力。
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 (Martin E. P. Seligman,1942年8月12日出生) 於1970年代提出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根據教育百科 "塞利格曼(M._Seligman)的學習無助論":
當個體對目前的情境變化,完全無法控制,或是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完全無法預測時,個體的認知功能,就會因為沒有辦法解決困難而解體。長期延續下去,將會因無法克服焦慮、恐懼、痛苦等壓力,而喪失求生鬥志,放棄一切,進而陷入絕望。......
塞利格曼認為長期陷入被動與無助情境下的人,他們學到的是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可奈何,放棄採取任何有建設性的行動。
二是私刑處理。例如巷口的違規停車,住戶自行砸車(結果被車主提告判賠),又如得知死刑犯將被釋放之後,受害者家屬脫口而出想動用私刑。
是否司法體制真的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