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訪台東暖暖蛇基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腦海中有時是一團漿糊,有時死抓一個思緒,不過思緒就如手捧流動中的溪水,它往下、往下流。
跟文字上的人格可能有些不同,我人在新的環境中,連開口講話都有很多尷尬。
那天一早到達台東基地的路上,台東的基地是一間結構是竹子的老屋,雖然現在在竹與竹中間覆上了水泥,但我想起我爸爸跟我描述的他孩童時建設屋子的經驗。泥土、泥灰、牛糞,這個房子一邊睡也能把牆壁摳下來。
夥伴說了一件我們如今更想不到的事,是這個房子是能整棟搬家的房子(當然是牆壁還未覆蓋水泥的時候),將牆壁敲下,整個結構抬起。
兩側竹子彎曲的原理來自對力學的理解,讓這棟房子穩固也不易斷裂坍塌。
一開始到基地的我們家的妹妹,因為沒有坐式馬桶,也無法野外解放(這個我其實也是😅),她不斷的說著要去捷運站、要去捷運站。
她不斷抱怨著為什麼要帶我來到這個鬼地方。
面對這樣的語言,我也煩躁起來,我深吸許多口氣,想著不要就「這個地方」去回應,而是她目前真的在憋尿,身體上的不適,她很難停下來去想這個地方是什麼地方。
後來決定先穿尿布,讓自己生理上舒服(這是個今天很難做到的決定,因為這一天妹妹下決心挑戰不穿尿布),這時她牽著我的手走回基地,中途遇見了在樹旁找蜥蜴的米仔。
孩子們逐漸熱身起來,這裡跑跳、上樹、遊戲,也遇見了巡迴中的駿武,在山林裡的遊戲是什麼樣子?
妹妹一路笑嘻嘻的,並且自己跟東暖的夥伴介紹說:我也是低年級的,只是不同團。
我們走進桃花心木林,同行的東暖孩子啪啪啪就上樹了,如何挑好上樹的樹?
大人看到的很粗、很穩固的樹,不是孩子挑樹的基準。孩子挑的是自己雙手握住、能抓握的直挺的樹,而樹的韌性似乎也遠超出我的想像。
第一次到這裡的妹妹也想上樹,她脫下鞋子,踩了一棵滑滑的樹,就先下來了。
她又遇見一棵樹,但樹周圍有蜘蛛,蜘蛛會在哪裡結網?
妹妹說著好怕,身體也遠離了樹。
低年級的孩子打起躲避球,我本來也想一起玩,但後來人多了起來,我就害羞起來。
「啊!什麼是放開來玩啊?好久沒有這樣了。」頓時看到自己端起的不知名架子。
看著孩子與暖暖蛇低年級導師跟助教在躲避球遊戲的過程。
中途我的孩子哭了幾次。(被砸中、跌倒、互撞的時候、地上落葉濕濕的有各種哭泣的原因)
球滾落一旁地勢較低的谷,孩子下去撿,幾次之後也見到第一次來到這裡的孩子下去撿。
想當鬼的孩子、想在內場的小孩,幾次遊戲規則的變化與提議,遊戲慢慢的結束,一旁開啟了摔跤遊戲。
有兩方人馬在墊子上角力,有各種方式與技巧,先全身出墊子的人就輸了。
這個遊戲對我來說超震撼,我在處理兩孩的身體衝突時,總是拉開雙方,我實在是對打打撞撞的遊戲吃不消,內心有一種要阻止、這是不好的、不對的,幾次兩孩衝突,姐姐踹妹妹的狠勁讓我當下崩潰。
這不是雙方衝突引起的扭打,這是一個跟身體、跟頭腦、跟心智有關的遊戲。
我見到一開始在小墊子上,一個高年級的小孩對一個低年級的小孩,低年級的孩子一開始深吸了好多口氣,在開始之後立刻壓低自己的身體,將高年級的孩子往外推,這個墊子對身高高挑起來的孩子不太有利,她躺下就超出墊子了。
這位男孩他很寡言,真的很好奇他在想些什麼。
他將蜥蜴放到我的頭上與臉頰上,這真是我沒有過的經驗,但好像是個成為朋友的儀式哦,沒有太多語言,一來一往。
還有位小男孩他經過我身邊就嚇我一跳,到我正面的時候就對我一直笑,他不用說:我們一起玩吧!
就用笑容一直勾引我,我就會上勾了。
平問我在這裡聊了什麼,我搔搔頭:我沒有聊,不太知道要聊什麼。
我有種只是看著看著就太重要太重要,這一天是這趟最後一個點,下午也要回北部,但真的真的看再久都還是很有趣味,更何況就幾個鐘頭?
我一直想到前天在雄暖時,敏榕提到的「創造生活感」。真的走訪下來看到區域的不同,但我在想的不是這個不同,而是那個生活感。下來之前我跟伴侶剛進行過諮商,心理師說我常常都在事情中,用另一項事情談另一項事情。這一句話給我很大的提醒。一個是我自己認為在社群裡我明明也在累積與人相處的經驗,但什麼是承接心情、看到人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在社群裡的練習,我對心理師對我的觀察,是一瞬間就懂了他在對我說什麼?
我時常在想好好過生活,生活的主體是什麼呢?
是家事嗎?是育兒嗎?是躺在床上覺得不安的我嗎?是好好煮一頓飯又或是沒有煮食時感到一團亂的我?是我在生活,還是事情在生活?
而台東這裡是什麼樣子呢?
在森林秘境一書的前言提到一個故事,是北美的大學生在西藏,見兩位僧侶畫曼荼羅圖案。學生們注視著曼荼羅誕生的過程,安靜的看著,不像平日喧鬧。可能是學生看得入神,也可能是因為僧侶的生活方式令他們感到訝異。
在觀賞過曼荼羅繪製過程後,這群學生將會進行他們第一堂生態實驗課,這堂課是到附近的森林,放一個圓箍在地上,觀察圓圈內的土地,觀察森林群落怎麼運作。
而在梵文中,曼荼羅有「社區」、「聚落」的意思。僧侶和學生做著同樣的事情:凝視一個曼荼羅,並鍛鍊心智。
這一段非常貼近我在那片桃花心木林的心境。
我看著東暖的孩子在這片林地中,想著台灣的小孩在台灣的土地上。
輕飄飄的一片葉落下來,刷刷刷的落雨聲、涓涓水流聲、細細、細細的流、流過、流過、流往、流往~
竹架構的老屋
在桃花心木林裡的遊戲與人與教育
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楨楨有意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樹確實各有各的行事作風與個性,在彼德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性格問題」這一小節提到了作者對比鄰的三棵橡樹的觀察,在季節由夏天轉秋天,樹葉也將變換顏色,是因為將葉子中的葉綠素回收,葉子因而轉換顏色,入冬前便會落葉進入冬眠。三棵比鄰的樹,在同一氣候同一土壤,作者推論若是有差異,勢必就是其性格差異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樹確實各有各的行事作風與個性,在彼德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性格問題」這一小節提到了作者對比鄰的三棵橡樹的觀察,在季節由夏天轉秋天,樹葉也將變換顏色,是因為將葉子中的葉綠素回收,葉子因而轉換顏色,入冬前便會落葉進入冬眠。三棵比鄰的樹,在同一氣候同一土壤,作者推論若是有差異,勢必就是其性格差異
在彼得渥雷本「樹的祕密生命」一書中,其中一小節提到森林會為自己製造理想環境,這一小節的標題取名為「木製空調」。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是在適合松樹生長較為乾燥貧瘠的沙地上,人們在松樹旁種了山毛櫸,起先想說不要讓林相太單調.......
「就這樣慢慢來」這一小節提到,一棵看似幼年的樹,實際分析過發現竟然是一棵已經80歲的樹,而這80歲的樹在兩百多歲母樹的「教養」下嚴苛的成長,母樹寬厚的樹冠遮蔽了小樹能夠照到的陽光,僅以其優點,因其成最低限度能照到的陽光行光合作用慢慢地長大,而這樣緩慢成長有其優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南元農場一日遊的趣事,從購物到學校的逃生門演練,再到南元農場的盆栽DIY和沙灘尋寶,都讓我難以忘懷。在玩泡泡的過程中發現一隻蛇,讓我們獲得刺激的驚喜。南元農場的遊玩內容豐富多樣,令人樂在其中。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我們從奶奶家搬到現在的家。因為上學比較方便。爸爸說,這是二手屋,因為新成屋價格太高。所以前屋主留下的舊傢俱,我們仍然繼續使用。 有一天,我正在寫功課,來了一位小客人,個子和我一樣高,留著妹妹頭,她說:「我叫亮亮,我們一起玩。」亮亮喜歡玩躲貓貓,一遍又一遍,都不會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這天老師在校園關注著孩子們的活動時,發現了楷中還有幾位孩子, 利用著遊具在摩登洞穴搭建著空間,過去詢問他們在做什麼? 楷中:「我在蓋遮雨棚啊!」 老師:「為什麼要蓋遮雨棚呢?」 小翰:「因為我們也想要幫忙擋雨啊!」 而另一邊的彥均和小妹也利用著套圈圈在地上擺放, 問他們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3/31 〔木槍膽識的對決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在小小的公寓樓梯間,我不禁佩服自己能把打鐵課帶進如此都市且窄小的場域裡......今天的體驗課是位在淡水共學團的于先生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打鐵這門技藝。但該如何在這小小空間展現打鐵吸引人的一面?這次開課評估起來非常困難,但行動打鐵計畫正是為這樣的挑戰而生的!就來讓最不可能的地方著迷上鐵與火的魅力吧!
  北大荒,蒼蟒山中遍布著高大茂密的樹木,相對的,生態多樣性也顯得複雜。   一名頭生短小犄角的小孩正躲在草叢拉彈弓瞄準不遠處的一隻兔子。   瞄準時機後,手立刻鬆開。   “咻!”   石子精準的擊打在野兔後腿上,導致野兔起跳直接摔倒在地。   小孩又撿起一顆石子再度瞄準那隻受傷的野兔,
Thumbnail
竹音喜出望外,能被人需要的感覺很好,她當然是願意的。 竹君也很高興,這樣姊姊也算是有個目標了,本來她心裡還一直忐忑不安,深怕自己做錯了離開家鄉的決定。 貴叔這時開始打量起竹君,「妳說以前練過自由搏擊,身量還不錯。 妳就先學替身吧!怕痛不?要知道痛是沒有替身的,能忍痛才有辦法在這行走下去。
巷口的柳樹蒼翠的綠葉在微風中搖曳,吹拂而來的,卻是悶熱的熱氣,院子池塘裡的魚兒也躲進荷葉下乘涼,但那池塘裡的水熱的發燙,懷萱擔心牠們會被熱水煮熟,所以將牠們移居到一盆小小的魚缸裡,等夏天過了,再將牠們放回牠那諾大的家園。記得懷萱很小的時候,在夏天裡,最喜歡打著赤膊與同齡的玩伴一同到郊外去粘粘知了,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南元農場一日遊的趣事,從購物到學校的逃生門演練,再到南元農場的盆栽DIY和沙灘尋寶,都讓我難以忘懷。在玩泡泡的過程中發現一隻蛇,讓我們獲得刺激的驚喜。南元農場的遊玩內容豐富多樣,令人樂在其中。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我們從奶奶家搬到現在的家。因為上學比較方便。爸爸說,這是二手屋,因為新成屋價格太高。所以前屋主留下的舊傢俱,我們仍然繼續使用。 有一天,我正在寫功課,來了一位小客人,個子和我一樣高,留著妹妹頭,她說:「我叫亮亮,我們一起玩。」亮亮喜歡玩躲貓貓,一遍又一遍,都不會累。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這天老師在校園關注著孩子們的活動時,發現了楷中還有幾位孩子, 利用著遊具在摩登洞穴搭建著空間,過去詢問他們在做什麼? 楷中:「我在蓋遮雨棚啊!」 老師:「為什麼要蓋遮雨棚呢?」 小翰:「因為我們也想要幫忙擋雨啊!」 而另一邊的彥均和小妹也利用著套圈圈在地上擺放, 問他們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3/31 〔木槍膽識的對決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在小小的公寓樓梯間,我不禁佩服自己能把打鐵課帶進如此都市且窄小的場域裡......今天的體驗課是位在淡水共學團的于先生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打鐵這門技藝。但該如何在這小小空間展現打鐵吸引人的一面?這次開課評估起來非常困難,但行動打鐵計畫正是為這樣的挑戰而生的!就來讓最不可能的地方著迷上鐵與火的魅力吧!
  北大荒,蒼蟒山中遍布著高大茂密的樹木,相對的,生態多樣性也顯得複雜。   一名頭生短小犄角的小孩正躲在草叢拉彈弓瞄準不遠處的一隻兔子。   瞄準時機後,手立刻鬆開。   “咻!”   石子精準的擊打在野兔後腿上,導致野兔起跳直接摔倒在地。   小孩又撿起一顆石子再度瞄準那隻受傷的野兔,
Thumbnail
竹音喜出望外,能被人需要的感覺很好,她當然是願意的。 竹君也很高興,這樣姊姊也算是有個目標了,本來她心裡還一直忐忑不安,深怕自己做錯了離開家鄉的決定。 貴叔這時開始打量起竹君,「妳說以前練過自由搏擊,身量還不錯。 妳就先學替身吧!怕痛不?要知道痛是沒有替身的,能忍痛才有辦法在這行走下去。
巷口的柳樹蒼翠的綠葉在微風中搖曳,吹拂而來的,卻是悶熱的熱氣,院子池塘裡的魚兒也躲進荷葉下乘涼,但那池塘裡的水熱的發燙,懷萱擔心牠們會被熱水煮熟,所以將牠們移居到一盆小小的魚缸裡,等夏天過了,再將牠們放回牠那諾大的家園。記得懷萱很小的時候,在夏天裡,最喜歡打著赤膊與同齡的玩伴一同到郊外去粘粘知了,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3 10/28 〔蕃薯 北極熊班〕 有位小可愛,鋸柴時拿柴刀亂砍竹子。屢勸不聽後,將其帶到旁邊嚴肅地問:「為什麼不能這樣做?」小可愛答得出來,表示他知道自己剛剛在做不對的事。和小可愛約定後,小可愛答應不再亂使用工具。不多後,小可愛拿起竹子亂揮,制止後沒多久,小可愛站到大家在鋸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