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東晉南朝士族的興衰

由吳奇隆和楊采妮主演的電影「梁祝」(1994),添上東晉士族寒門的時代背景,讓觀眾從側面認識相關歷史。
由吳奇隆和楊采妮主演的電影「梁祝」(1994),添上東晉士族寒門的時代背景,讓觀眾從側面認識相關歷史。
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局面,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描述,其一是南北地域的分裂,東晉及統稱為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政權屬於南方政權,朝代的更替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制度及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與北方政權各據一方。其二是胡漢種族的對峙,晉室南渡後,北方成為五胡爭霸的場地,最終由鮮卑族勝出,先有統一北方的北魏,其後再分裂為東魏與西魏,繼有北齊與北周。北方是胡族政權,南方是漢族政權。
南北分裂的格局,胡漢對峙的形勢,代表甚麼?如果以北統南,胡族將建立統一政權,如果以南統北,漢族將恢復中原主權。當然以上兩個預期的結果都沒有出現,卻出現另一個故事,但在對峙的形勢下,南方漢族政權及北方胡族政權如何自強,成為了討論的焦點。
王羲之「蘭亭集序」(網絡圖片) 王羲之是士族琅邪王氏的一員,東晉開國功臣王導的侄兒,他23歲任秘書郎,是罕有「年長」出仕的士族子弟。
士族,或稱世族,指擁有儒家經學背景,世代為官的家族。他們長期佔據政府高位,成為社會裡的望族,又是政治上的門閥。士族是南北共有的現象,但南方漢族政權下的士族,更具規模,得天獨厚,而且長期把持朝政,並壓抑寒門出身的官僚,帶來士族寒門對峙的社會環境。
士族長期把持朝政,可說是政治動盪的結果。自曹魏以來,朝廷採取簡便的選拔及評核官員的機制,即九品中正制。制度的原意是依家世及才德,為官員評定品等,再按品等授予官職。但此制卻帶來「惡性」循環。一則負責品評的官員大都來自士族,評審過程偏重家世,二則朝廷按品等容許佔田及蔭戶,於是高品等者恃其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在品評過程中佔據優勢,帶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結果。
朝廷容許這樣不平等的現象,不單單為了動盪中的簡便,也是君主面對現實的政治交易。晉室南渡,君主依靠北方士族的支持,所謂「王與馬共天下」,君主司馬氏依靠王導家族,才能順利建立東晉。東晉採取「僑寄州郡」政策,維持北方士族種種特權。東晉時期的瑯邪王氏、陳郡謝氏、穎川庚氏、譙國桓氏四大家族更是舉足輕重的士族。同時,君主南渡,某程度也是寄人籬下,需要南方士族的支持,於是拉攏江南望族顧榮和賀循等,進一步鞏固士族政治。
描述士族生活的畫作 (網絡圖片),他們陶醉於山水玩樂,不關心國家政事
或說士族政治在東晉到達高峰,在南朝時期緩緩沒落。士族長期把持政治,根本沒有奮進的需要,暮氣日深,對國事顯得無知,而且生活腐化,只管競逐奢華,部分士族子弟沉醉於搽粉塗紅,以柔弱形象為榮。士族子弟往往因家世而把持高位,往往不關心國事,不追求建功立業,甚至輕視實務,把實務工作視作「濁品」,自命為「清流」,更有厭棄兵事,對乘騎習射都不掌握,管馬而不懂馬。因此,士族沒落是自身腐化的結果。
對君主而言,士族受重用是互相利用,當士族本身腐化,漸漸失卻其利用價值,君主的態度也隨之改變。君主不甘於長期受士族威脅,士族表面上擁護朝廷,實際上只顧家族利益。南朝君主多出身於寒門,如南朝首位君主劉裕出身於市井,他們依靠軍功起家,不滿士族的專橫,輕視皇室,於是刻意提拔寒門,或給與寒門擔任要職,如中書舍人,或節制特權,如廢除一些「僑寄州縣」,或擴充太學,以提拔寒門出身的人才。雖然南朝君主大多協調士寒的關係,但實際上讓士族養尊處優,使他們逐漸離開權力中心,同時對寒門委以實權,讓他們積蓄經驗,地位漸漸上升。
士族本身的腐化,是其沒落的關鍵。士族子弟謀生力弱,自然難有維護利益的能力,更經不起政治震盪的考驗。南朝梁武帝時,侯景起兵叛亂,攻佔建康,最終被平定。侯景因曾向士族求親被拒,侯景乘勢報仇,叛亂期間殺害大量士族子弟,令其家族成員散離,毀壞其所據的田地村莊。當中不少士族子弟在逃亡中不懂照顧自己而餓死。侯景之亂的打撃,顯出士族的腐化,沒有振作的能力,只得步向衰落。
士族從興而衰,是一個緩緩的過程,南朝的士族,權力被削弱,意思是不再獨攬朝廷要職,相對於寒門,士族出身的官員的比例不斷下降。但直至隋唐時期,世家大族仍然佔據相當的朝廷要職,士族與寒門的角力仍然延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