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建築工地監工十餘年的林立青,描述工地各色人等的《做工的人》,不僅成為暢銷書,還被拍成電影跟電視劇。
曾經橫掃各國票房的電影《跳出我天地》,礦工子弟沒有聽爸爸的話去好好學拳擊,而是去學芭蕾,而且還跳出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工人的苦,工人的自律和負責任,我們隔著距離去看,都可以發現其中的真摯跟付出。
這裡的工人,是不是可以替換成學生,上班族,太太,兒子,甚至是父母呢?
我們走過路過痛過之後,有沒有可以優化再優化的原則,可以讓人生走得更順的呢?
你的憂慮,老天爺聽到了。請閱讀1977年就已經問世的《學做工》。
那些青澀感十足的深思熟慮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保羅•威利斯的《學做工》,副標題是《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麥田出版)。這本書,被譽為是20世紀社會學、人類學和教育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全書分成上下兩編,上編是12個出身工人階級家庭的男孩,從畢業前18個月,到工作後半年這段時期內的學習生活經歷,田野調查訪談整理。下編則是透過文化理論研究的梳理,幫我們整理出英國工人階級的子弟為何選擇繼承父業。
這本書既有高中生直來直往的衝動與真性情,也有他們繼承自街頭智慧中,青澀感十足的深思熟慮。作者當時正在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攻讀博士,他把理論和現實揉捏出精采可讀的內容。
書中的受訪者統一被稱為「傢伙們」,與他們相對應的是「書獃子」。他們在學校搗蛋,破壞規矩,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有男子氣慨。相對應的是,書獃子就是娘娘腔,就是軟弱聽話。
傢伙們很早就發現自己是「體力工作者」,而書獃子們則是往「腦力工作者」方向前進。在學校這個小社會,小江湖當中,他們憑藉種種出格的作風來彰顯自己的存在感。比如說,喝酒,抽煙,跟女孩子上床,破壞公物等等,會被公開斥責處理的小打小鬧。
想像這些行為,直到今日還在校園當中發生。《學做工》很早就指出,他們被學校劃入了某個階級,也就是俗稱的放牛班學生。他們的壞,不證自明,無需管教,只要將之隔離就好。
威利斯本身就來自工人家庭,而且是單親家庭。為什麼他沒有變成傢伙們呢?
文化資本再分配、和重分配
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為BBC拍攝《人生七年》7 up紀錄片,追蹤來自不同階級跟地域的的14個小孩,每七年出品一次。目前最新版本,是2019年的63歲系列。
中產階級小孩從小就看《金融時報》,工人小孩長大就想去做工。只有兩個出身貧寒的小孩脫離困境,一個是因為太太的不斷鼓勵,一個是因為高等教育的助力。
威利斯喜歡讀書,而且當包工頭的爸爸鼓勵他這麼做。《學做工》裡的傢伙們,很早就放棄讀書,只想搗蛋跟逃課。因為,沒有人要耐心的等待他們在學業上面的成長。
只有哥兒們,支持哥兒們。即便如此,威利斯後來回訪這些年輕人,有人就說自己太早放棄自己了。那麼,誰來接住這些太早跳出學校圍牆的失學者呢?
這就牽涉到文化研究理論當中,文化資本再分配、重分配,的問題了。
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為什麼很早就開始「學做工」?
因為他們很早就認清自己沒有能耐像書獃子那樣,有好成績可以進入好學校。他們很早就很務實的認清,有些事情努力也不會有好結果。我還不如早早得過且過的度過這段時光,而不要讓自己回想起這段時間,只有壓力壓抑受壓迫。
《人生七年》全程只讓受訪者自己說話,沒有加入旁白。我們看著,看著,就很明白,一切的改變都建築在「要有愛」的基礎之上。要有人愛你,要你愛做這個做那個,才可以。
文化資本分配不公,沒關係。有人信任你,等待你,你就有可能趕上進度,加入領先群。如若不然,你就只能跌出牆外。
但是,好也好在,牆外的天地還是有你存活之處,差別在於物質收穫跟累積的速度快慢罷了。
不能低估知識產品的擴散性
威利斯說,數據很重要,但是走到現場去進行田野調查,體會理解受訪者的生活體驗更重要。我也很喜歡《學做工》裡面所蒐集的作者訪談,還有他為不同版本所做的補充說明。在這些夫子自道的文字裡,我們可以發現他是個懂得反省,會在研究圈內跟圈外跳進跳出的誠實者.
2014年,威利斯到北京師範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並在2019年出版了《在中國實現現代性》。他發現中國版本的「學做工」和「子承父業」,就是高考經驗(大學聯考)。
「教育就像一個處理器,決定你獲得什麼樣的現代性。」威利斯在這本書出版之後,接受中國媒體訪問時特別提到,高考的準備跟大學的課程跟同學之間的互動,讓很多人對於世界的想像就是,一切都應該,也都會,城市化。
而所謂的城市化,就是商品化。而商品化,就是得透過網路來實踐。
《莊子》裡面有句話叫做:「以管窺天」。成語裡面有句話叫,坐井觀天。按照《在中國實現現代性》的說法,中國正在,坐城市觀世界。或者,坐北上廣看天下。
怎麼辦?
「我們確實不能低估知識產品的擴散性:文字確實有它自己的生命。」作者如是說。
作者又說:「經歷、個人經驗、生活體驗——這是基本出發點,即使它們本身如此簡單,但一旦遺漏也會帶來意義深遠的複雜性和混亂。
也就是,我們要持續閱讀,也要用自己的經驗跟體會跟閱讀中的一切做對比。
接受並理解生命的混亂與複雜,永遠要學習如何去學習,再回到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