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更要注意現金流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自從4月底算出所得稅必須要付的錢,我發現這個意外增加的所得稅,將可能打亂我財務上的一池春水,要支出的金額比我預估的約多出了48萬,還好銀行有信用卡零利率分期方案,因此我將其拆成12期,相當於每個月要再多付4萬元左右,我心想沒有主動收入的我要從哪裡每個月變出4萬,而且要持續12個月。若依照原先的配置,現金流必然會出問題,因此必須再重新規劃一版新的配置了。我的新資產配置邏輯很簡單,就是把績效較差的投資項取出,利用稅負遞延,繼續貫徹複利效應。

理財的最佳方法,通常都是以最簡單的方法解決最有效。

蒙格是如何將創造財富之途簡化?他說過花得比賺得少,永遠要存點錢,把它放到稅負遞延的帳戶裡,假以時日,這筆錢就會積少成多,不費吹灰之力。所以用最簡單的心法,就能創造出複利效應。

分享一下我的作法:

Step1. 把很廢的台幣儲蓄險解約(雖然還有一年才到期),預估應該可以拿到30萬左右,這個大概可以補掉6成的缺口,把30萬拆成7期的定存,可夠我支付7個月的分期所得稅(2023M06~M12)

Step2. 所得稅在5/12(信用卡結算日)以後再申報,至樣可以再延緩一個月繳。

Step3. 同時也將美金儲蓄險解約(當時的宣告利率約2.6%,現在大概也差不多,因為通常在降息循環中保險公司會很快調降,但升息卻只是緩升…),預估可以拿到54,390左右美金(165.8W NTD)。

Step4. 將美金拆成兩筆
其一、轉為美金定存(47,790USD,再拆成13筆左右定存,現在的美金定存利率都已經來到3.85%了)
其二、挪出一些來支付剩下5期(6600USD)的所得稅(2024M01~M05)
儲蓄險的報酬率只能跟定存相當或甚至更少,遠不及股票投資,這兩筆儲蓄險是當初幫銀行理專做業績的"人情投資"。

Tip1. 高稅率的人如果沒有繳其他額外的保險,也可以買儲蓄險,以稅率20%為例,每個人保險可抵繳24000元,每年繳24000的儲蓄險就相當於可以抵扣4800元(2.4萬x20%=4800),也不無小補。我個人是不建議一般人買儲蓄險這類的商品。

Tip2: 定存最好不要一筆大資金存入,可以拆成多筆小資金,將來解約時的彈性比較佳,另外如果是每個月要固定提領,期限就設定成1,2,3…月的序列來存,這樣相對於設定固定期限(比如1年期、3年期),可減少到時解約的利息損失。

以上是我個人的經驗及方法,僅供個人紀錄及給各位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斯的分享天地
48會員
115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凱斯的分享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4/11/19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2024/11/19
投資致富,其實這是個迷思。 以民國111年的主計處統計,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每戶為94萬元左右,根據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調查,今年退休準備金,比起4年前,增加300萬元,要準備1403萬才行。以1403萬除以94萬=14.9,也就是說一般家庭(中位數),在不吃不喝的狀況下,需要工作15年才有辦法存到1
Thumbnail
2024/10/20
虛擬資產,如比特幣、或其他的虛擬貨幣,NFT等,在近年來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然而,這種看似虛無的資產為何能擁有如此高的價值,一直是市場上熱議的話題。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其誕生源於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質疑。它具有其獨特特性: 去中心化: 不受任何單一機構控制,交易記錄由全球眾多節點共同維
Thumbnail
2024/10/20
虛擬資產,如比特幣、或其他的虛擬貨幣,NFT等,在近年來掀起了一股投資熱潮。然而,這種看似虛無的資產為何能擁有如此高的價值,一直是市場上熱議的話題。   比特幣作為最早的加密貨幣,其誕生源於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質疑。它具有其獨特特性: 去中心化: 不受任何單一機構控制,交易記錄由全球眾多節點共同維
Thumbnail
2024/08/04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2024/08/04
回想一下,如果你的投資經歷夠深,在2008年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你剛好把身上所有股票全出清,當時會不會很高興?而15年後的今天再想一下,現在會不會很後悔?如果當年手上的部位全套在高點了,當時會不會很痛苦?現在會不會很開心? 沒有概念嗎?我舉個實例好了,2009年台積電股價最高69.4,最低38.7。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