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沙鹿車站,角落藝術的集合體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身為彰化人,往北進海線後遇到的第一個大站沙鹿,自然從小就有印象。在那個海線自強號有時只停沙鹿、大甲的過往,難以想像時至今日,自強號會變成幾乎固定停沙鹿、清水、大甲、苑裡、通霄、後龍,包含普悠瑪號及新自強號也是。
只不過,相比因拜拜而常跑的大甲,我對沙鹿車站毫無印象,甚至不知道那附近有什麼,因為我根本沒有在那下車過!因此,在2022年5月前往白沙屯報名媽祖繞境的去程中,已改建成跨站式站房近十年的沙鹿,成為中途下車的第一站。

【沙鹿車站,前站】

沙鹿車站有兩座島式月台,在南北向皆為單線的狀況下,真是列車待避、交會兩相宜。後續從樓梯走上站房的過程,不知為何跟民雄、大林兩座車站的記憶有所重疊,除了它們也是跨站式站房,一方面是自己仍挺懷念嘉義念書的日子吧。
兩座島式月台規模的沙鹿
只不過明明較晚啟用,沙鹿站房卻給人一種"極簡風"的空間感,像是地面建築再多加蓋一層鐵皮挑高屋頂而已。不是說非要很有設計感不可,只是沙鹿站房就好比在一個大空間內任意堆置車站該有的設備與機能,僅此而已。
包含我很少在台鐵車站裡看到的,OK便利商店!
台鐵標誌旁的OK便利商店
十分簡易的沙鹿站房
因為真的只打算"路過"約半小時,出剪票口後很快往東側走去,經過台鐵120週年的站長模型前,下樓梯前往站外。
辦公室外的站長模型
下樓後的前站空間跟大林車站一樣,是把舊站房保留下來做再利用,擺放候車椅及一組i郵箱。牆上各有一幅EMU3000型電聯車的大圖輸出與壁畫,就時間點來說挺新的,因為這組被命名為新自強號的車型,是前一年年底才開始在台鐵路線上奔馳。
沙鹿前站的i郵箱
誰家的鹿跑到月台上了
走出站外回頭看,能看到改建跨站式後的建築比舊站房大很多,但外觀實在非常"簡易",給人"臨時車站"的廉價感,若少了招牌,說不定會誤認是體育館,期待能針對第二層的外部做後續美化。
沙鹿車站前站外觀
同樣意想不到的還有出站後的環境,往右停車場、往左超迷你圓環,正前方沒有大廣場,有的是筆直的中正街通往主幹道沙田路,中間自大同路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往四周延伸,就是沙鹿市場的主要範圍。
火車站前這麼近就有傳統市場,好像也不奇怪,畢竟是繁忙的交通要道,一旁又有光田醫院,只是車站腹地只有"這樣"也真的蠻窄的,尤其中正路兩旁臨停的機車很多,往來車站的四輪車更多,導致身為行人走起來很彆扭。
同是海線大站,多少會跟大甲車站的氣勢做比較,可即使事前看過Google地圖做準備,等到實際走在路上,仍與想像的落差很大。
正對沙鹿車站的中正街
上午熱鬧的沙鹿市場
我走到市場核心的十字路口就直接折返,那輛始終停在站前黃線區的橘色自行車依然存在,心想真不愧是台灣,私家車總能隨心所欲地停放,但多數時候又不必擔心被幹走,除了拖吊。
走上電梯、穿過站房、前往西側後站。
從出站到進站,你一直都在
一樓梯一手扶梯的基本款

【沙鹿車站,前站】

經過剪票口走向後站時,注意到全白牆面上有幅插畫,上方安全警示走漫畫風、下方穿著台鐵制服的鹿則是唯美彩繪。「鹿」的元素在這座車站很多,包含前站的EMU3000型壁畫裡也有,雖然地名「沙鹿」跟這動物並沒有關聯。
閃開讓專業的來
沙鹿後站是一座立方體站房,對比前站的舊站房顯得較單調,正面偏左牆面由上而下貼著大大的台鐵局徽與「沙鹿車站」四字。站外是多條「新站路」編織而成的寬廣街區,仍以長草的空地為主,等待建案的開發。
正正方方的沙鹿後站
道路與閒置空地的結合
後站站房人流很少,可相比站外的空曠,站內竟有兩組徵選來的公共藝術設置。其中一個設在站房北側,名為《遠方的晴天》,是將沙鹿周邊的風景,融入一幅寬廣的彩色玻璃裡頭。
《遠方的晴天》
另一個作品《旅行的記憶》更有特色,是把台鐵從自售機販售的區間車票放大,並藉由不同角度的扭曲,直接當成給旅客使用的座椅。車票的資訊多以2017年的山海線為主,不知是否代表設置的時間。
想來張這票"坐坐"嗎uu
既然只是張票,那下腰有何難的
為了放角落被切一小角
除了被當座椅用,部分車票扭轉得更誇張,改當成牆壁掛件,沿著樓梯逐漸向上蔓延,猛一看會覺得有趣,看久了反而有些詭異。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超寫實主義畫家達利的作品《記憶的持續》,我懷疑作者看過那幅畫作的扭曲時鐘,才聯想出這個創作。
這些年台鐵新建的站房,站內站外都有不少公共藝術,但以「鐵道文化」,甚至「台鐵」為主題的設計,感覺是相對偏少,也讓沙鹿後站裡這些"扭來扭去"的車票,相對獨樹一格。
大夥們一起扭曲向上
已經扭曲到資訊都看不清楚
六張車票排排站上樓
最後,出剪票口後往後站方向走的左邊白牆上,存在不少手繪風格的塗鴉,包含坐在台鐵手推車上的貓咪,及"看的到卻摸不著"的機電設備。
有貓就是萬歲
所以門的另一頭永遠一片花海嗎
你說這是零成本的消防設備?
短短半小時的停留,讓我發現沙鹿車站猶如公共藝術的集合體,量體有大有小,有大到整面牆的彩繪玻璃,也有小到躲牆角的滅火器塗鴉,但明顯的,這些創作八成是不同時期出現,風格、手法、理念沒有統一,要說是一個大雜燴的呈現,或許也不為過。
很快地,我照原定計畫搭乘09:53的2522次區間車繼續北上,在過剪票口稍微瞄一眼第二月台資訊,當下對該月台使用頻率之低感到十分意外,雙向列車幾乎全停靠第一月台。
因鮮少列車停靠,第二月台常態封閉
除了配合到下午快七點才有車停靠而常態封閉,第二月台也明顯因此不受關愛,比如遮雨棚只留下北側的一小座,不像第一月台是整座蓋好蓋滿。以往很少看到月台"差別待遇"這麼清楚的車站,像林邊車站雖然側式的第一月台完全沒固定班次停靠,該有的設施還是一應俱全。
沙鹿車站的風格真的很不"一致",或許這也是某種獨有的特色呢!
沙鹿車站第二月台的小號遮雨棚
沙鹿車站幾乎全列車停靠第一月台
搭上區間車,繼續著以白沙屯為終點,但中途會在別站下車的海線北上。
躲在樓梯底下的沙鹿車站站牌
avatar-img
41會員
149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乘零|獨旅的漫行 的其他內容
在奮起湖以被"夾道歡迎"的姿態慢行通過後,「百年鳴森」專列前往最後的多林與十字路兩站。到了這個海拔超過1,400公尺的位置,才意識到待在火車上,大大降低了過往騎車上山時的距離感。整個活動在十字路結束,工作人員搭上預約的遊覽車,開始了下山的回程。
「百年鳴森」專列駛離樟腦寮後,先在靜謐的梨園寮帶遊客參觀見晴台,並讓工作人員拿外送的中午餐點;乘客回到車上領餐點,就在下個停靠站水社寮享用。這兩座車站我從未造訪,但途中過166縣道平交道時,多少回想起與這條縣道間的諸多故事。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二十出頭的前後歲月,在雲嘉地區住了七年左右的時光,而台1線旁的石龜車站,成為往返時的一個熟悉地標。然而直到多年後,才在從高雄搭台鐵緩慢返家的路途中,造訪這座縱貫線南端的無人小站。
普悠瑪號引進台灣六年後,抱持著前一年剛有事故不安感,選擇在踏進花蓮縣的最後一哩路上,安排人生第一次普悠瑪號乘車,前往預計待不滿24小時的玉里。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2-這是高雄往玉里路途中所搭的第二班車,但也是繼2016年的三年多後,再次搭乘普快進入南迴線,見識電氣化工程帶來的轉變。
在奮起湖以被"夾道歡迎"的姿態慢行通過後,「百年鳴森」專列前往最後的多林與十字路兩站。到了這個海拔超過1,400公尺的位置,才意識到待在火車上,大大降低了過往騎車上山時的距離感。整個活動在十字路結束,工作人員搭上預約的遊覽車,開始了下山的回程。
「百年鳴森」專列駛離樟腦寮後,先在靜謐的梨園寮帶遊客參觀見晴台,並讓工作人員拿外送的中午餐點;乘客回到車上領餐點,就在下個停靠站水社寮享用。這兩座車站我從未造訪,但途中過166縣道平交道時,多少回想起與這條縣道間的諸多故事。
近年偶爾會搭乘阿里山林鐵的市區段,但關於登山本線,始終停留在2007年抵達的木履寮而未再擴展。終於在2022年初,以工作人員身分搭上嘉義往十字路的「百年鳴森」專列。第一站便抵達相隔十幾年再度造訪的樟腦寮。
二十出頭的前後歲月,在雲嘉地區住了七年左右的時光,而台1線旁的石龜車站,成為往返時的一個熟悉地標。然而直到多年後,才在從高雄搭台鐵緩慢返家的路途中,造訪這座縱貫線南端的無人小站。
普悠瑪號引進台灣六年後,抱持著前一年剛有事故不安感,選擇在踏進花蓮縣的最後一哩路上,安排人生第一次普悠瑪號乘車,前往預計待不滿24小時的玉里。
【往花蓮的最後一哩路】02-這是高雄往玉里路途中所搭的第二班車,但也是繼2016年的三年多後,再次搭乘普快進入南迴線,見識電氣化工程帶來的轉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前往海線的遊客應該不多吧?畢竟海線的火車班次明顯比山線少很多,多數人知道苗栗、三義,但是對於海線可能只知道白沙屯媽祖,至少我是如此的。因此懷抱著探索的心情,我搭上了前往苗栗海線的火車,開始了一段別樣的旅程。
Thumbnail
從福州園出來,就要去坐捷運,搭車到首里城,看一下這次的主要目標,馬路上不再有昨日的焦慮,可以好好地逛一下那霸市區。大體來說市區是很乾淨,沒太多高樓大廈,但感覺維持得很好,不像台灣的加蓋,久了都在外牆留下一到到的痕跡。 看到捷運了,要在這站上車,然後到首里城下車,兩節車廂滿新鮮的,這時不是上下班時段
Thumbnail
讓大家回味一下鳳山月台還在地面的時候,以前會來這邊都是為了逛大潤發跟迪卡農,剛好拍到柴聯自強號進站,當時因為台東段還沒電氣化,都是柴油的跑,另外PP自強號未來也都會被EUM3000取代嗎?
Thumbnail
對舊的鳳山車站完全沒印象,只有後來時常來這裡買迪卡農,才有搭到鳳山站,站體比起左營車站,遠看感覺是非常小的。
Thumbnail
身為左營人都知道,漢神巨蛋旁的新莊一路很大但很短,因為沒多久就被左營臨時站擋住如果要去蓮池潭就只能繞路了,這車站就在植物園旁邊,被綠廊環繞著,有點像在都市內的仙境車站,要去蓮池潭的就會在前站這裡出來,是很大一條翠華路,對面則有美國學校,再會了左營臨時站,已經成了部分左營人的特定回憶。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到了,到了!」前頭有人傳來呼喊聲!看了看手上的時間,都已經快下午三點鐘。一早從成功站上車,我們歷經了八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陸軍後備指揮部前送營區」 營區的大門只有一個鐵柵欄圍著,要不是門旁的柱子上有這麼一行字,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這不就是個廢棄的學校、或是破舊的宿舍。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
Thumbnail
1920年代建好的海線沙鹿車站原本是木造黑瓦建築,可惜在1935年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全毀,隔年二代站以鋼筋混擬土築成,單層站體,外簷廊以圓柱撐起,相當的古典而莊重。 這是我們看完清水車站後取中山路往沙鹿過去,稍行不遠卻見天橋,雖然沒看到椰子樹,但靈感告訴我: 「這邊有學校!」 前行到陸橋下,
Thumbnail
前往海線的遊客應該不多吧?畢竟海線的火車班次明顯比山線少很多,多數人知道苗栗、三義,但是對於海線可能只知道白沙屯媽祖,至少我是如此的。因此懷抱著探索的心情,我搭上了前往苗栗海線的火車,開始了一段別樣的旅程。
Thumbnail
從福州園出來,就要去坐捷運,搭車到首里城,看一下這次的主要目標,馬路上不再有昨日的焦慮,可以好好地逛一下那霸市區。大體來說市區是很乾淨,沒太多高樓大廈,但感覺維持得很好,不像台灣的加蓋,久了都在外牆留下一到到的痕跡。 看到捷運了,要在這站上車,然後到首里城下車,兩節車廂滿新鮮的,這時不是上下班時段
Thumbnail
讓大家回味一下鳳山月台還在地面的時候,以前會來這邊都是為了逛大潤發跟迪卡農,剛好拍到柴聯自強號進站,當時因為台東段還沒電氣化,都是柴油的跑,另外PP自強號未來也都會被EUM3000取代嗎?
Thumbnail
對舊的鳳山車站完全沒印象,只有後來時常來這裡買迪卡農,才有搭到鳳山站,站體比起左營車站,遠看感覺是非常小的。
Thumbnail
身為左營人都知道,漢神巨蛋旁的新莊一路很大但很短,因為沒多久就被左營臨時站擋住如果要去蓮池潭就只能繞路了,這車站就在植物園旁邊,被綠廊環繞著,有點像在都市內的仙境車站,要去蓮池潭的就會在前站這裡出來,是很大一條翠華路,對面則有美國學校,再會了左營臨時站,已經成了部分左營人的特定回憶。
Thumbnail
這裡紀錄2018年時高雄車站臨時站的風貌,包括前站與後站外觀,及車站內的風貌。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Thumbnail
「到了,到了!」前頭有人傳來呼喊聲!看了看手上的時間,都已經快下午三點鐘。一早從成功站上車,我們歷經了八個小時,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陸軍後備指揮部前送營區」 營區的大門只有一個鐵柵欄圍著,要不是門旁的柱子上有這麼一行字,乍看之下,會讓人覺得這不就是個廢棄的學校、或是破舊的宿舍。
Thumbnail
台中火車站整建成新站之後,每逢假日,「鐵鹿大街」往往吸引大批人潮前來遊逛。台中火車站的「鐵鹿大街」實際上就是「車站型商場」;包括新站上下兩個樓層。鐵路局為這個商場規劃了美食街、主題餐廳、伴手禮和便利商店等,並招聚數十家商家進駐 。 它的名稱刻意採取「鐵路」的諧音,期待著「鐵道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