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哪去了? 美國超低失業率之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美國失業率保持歷史低位,新增就業開缺仍十分嚴重

前言

幾個月前,人類學徒回了一趟香港取材,見見好幾年沒見的銀行老朋友時,寫了一篇文章,當中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說要跟讀者們聊聊關於全球缺工現象的探索原因。
回來荒島沒多久就遇上了矽谷銀行與瑞信的暴雷事件一直拖著拖著,拖到賞味期都快過了,再不寫可能美國經濟就直接進入衰退,也沒有缺工啥問題好寫了。
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美國的普遍性缺工這件事。
二月份的香港機場,其實大廳裡人潮不算多,但每家航空公司櫃檯前都大排長龍

香港機場

回到幾個月前的香港機場。當時,人類學徒正悠哉悠哉的提著從西環乾貨街買來的各種蝦米,干貝,乾菇與檸檬王,在登機前一個半小時抵達機場準備登機時。發現略顯空曠的機場大廳,但每個航空公司的Check in 櫃檯都排滿了登機乘客。
過往開六七個櫃位安排登機的場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零星兩三個櫃位,資深員工帶領著實習生緩慢的消化著逐漸增長的排隊人龍。
而國泰的台港機票也較疫情前翻了兩倍以上的票價,現在的經濟艙差不多是以前我買張商務艙機票偷偷在假日回台看兒子的價格。
在櫃台前癡癡等待的期間,跟地勤閒聊,他們表示過去近三年疫情,各家航空公司優退/開除了大量的空服與地勤員工,導致現在重新復航復工時,要重新招聘員工補上。
但很多人根本不可能撐住兩三年沒工作,因此早就已經搬離機場旁的東涌市,另覓生路。因此,即便航空公司重新招募,他們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安排孩子的學校或者其他鎖碎的生活安排。
況且,又不是加了雙倍的薪水。何必為了點錢換工作,勞師動眾搬家來搬家去的呢?
香港勞工如是想,美國的勞工又何嘗不是呢?就像報紙上常看到疫情期間許多矽谷低階員工為了逃避舊金山灣區的高房價,藉由WFH的機會,改搬家到隔壁內華達州,省下2/3房租。即便在疫情過後也不願意回到辦公室上班。
紅色線:美國25-54歲勞動參與率。黃色線:5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

中老年勞動力告別就業市場

從美聯儲的就業報告可以清楚的看到,自從疫情後(灰色的粗條),雖然青壯年(紅色線)的勞動參與率已經回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但美國中高齡的勞動力(黃色線)就直接告別就業市場,無論多缺工,許多人也都直接提早退休不再工作。
其中可能包括Long COVID的健康因素,更可能是包括Work from Home等新就業結構改變,產生了高齡勞工"結構性放棄就業"的可能。

美國勞動參與率越來越低

事實上,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國的勞動參與率在2000-2015年間是長期趨勢向下的。也就說,無論出於主動或變動,在這15年間,美國人進入勞動市場的人變少了。這個趨勢直到2015年才開始反轉向上,但又被疫情給打下去。
在文章:<反全球化的惡靈:滯脹噩夢來臨>末尾提到由於90'年代開始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WTO下的全球化分工,使得大量的製造業工作機會外流到中國與其他低勞動成本的國家。
美國的製造業勞動力大量被迫退出就業市場,過去二十年,美國經濟就靠著西岸的矽谷新科技與東岸華爾街的金融魔術雙引擎推上新的高峰。
與此同時中西部的鐵鏽帶藍領失業勞工,則在2016年推舉出"傾聽"他們憤怒的領袖川普
就在川普上台的第一年,美中貿易戰開打,美國的勞動參與率重新恢復上升。

實質勞動生產力停滯不前

美國實質勞動生產力
比起勞動參與率低下更為嚴峻的是,由於過去二十年,美國放棄了製造業的設備投資積累,改採全面外包代工。因此,美國的製造業勞動生產力(上圖紅線)趨勢也開始拐頭向下。表示美國製造業勞工的生產力每況愈下,每小時能生產出的產品價值越來越低。
而且這個趨勢並沒有因為2016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開打而反轉,而是持續到疫情後的今日。
這也是為甚麼拜登政府要改變川普政府的貿易戰打壓策略,進一步提升成像是晶片法案等一系列脅迫鼓勵外國製造業回歸美國的不能明說原因:
也就是美國製造業已經沉苛已久,病入膏肓。急需要像台積電,三星這些外國資本與技術的輸血注入才能有機會起死回生。

結構性缺工

在人類學徒文章:<面對結構性高通膨的未來>當中寫到新冷戰格局下的結構性高通膨:
全球化貿易網絡經歷了這幾十年來的精雕細琢,早已無比高效,也同時無比脆弱。在美中貿易這條全球貿易大動脈開始堵塞,歐美制裁俄國,更是宣告了全球化貿易的死亡。世界重新回到冷戰格局。
因此,結構性的高通膨率,將會是全球化市場瓦解脫鉤後的必然產物。人們必須改變過去20多年的慣性思維看待未來的貿易新冷戰世界格局。
同樣在新冷戰格局下的結構性反轉,反映在勞動就業市場上,就成了美國傾全力拉攏全球製造業回流本土,亟需新的技術勞工加入。但美國大學們卻沒教學生們如何扮演新鮮好用的肝。
我們在上圖可以看到70'-90'年代美蘇冷戰格局最緊張的時期,美蘇高度軍備與太空競賽與高通膨環境,使得當時的美國勞動成本大增遠高過勞動產出價值。與今日的新冷戰格局如出一轍。
疫情後導致的短期缺工,疊加上逆全球化下產業鏈回歸本土的結構性缺工,造就了今日美國勞動市場的緊缺。
即便矽谷與華爾街每天都有縮編開除員工的新聞,但這些人卻不太可能搬家到底特律,匹茲堡,亞特蘭大這些製造業大城去當藍領勞工上班。(事實上,這些矽谷工程師連台積電的亞歷桑那廠開出來的微薄工資都沒有興趣了。)

全球化已死

對比00'-15'年的全球化時代勞動產出價值遠高過勞工成本的資本家/股市黃金年代,更是明顯的看出"全球化已死"將改變接下來一整個世代的結構性就業與經濟環境。
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各國面對逆全球化的產業新結構,都出現了結構性調整的陣痛。包括中國隱隱然的結構性通縮,日韓的經濟衰退,歐洲的高通膨與美國的大缺工。其實都是反映逆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結構重組與重新站隊下的陣痛。
接下來10年,我們該更多借鏡的該是80-90年代,沃爾克擔任FED主席時代的政治經濟環境,而不再是00'網路泡沫之后的繁華20年。
忘掉全球化時代的榮景吧,如同你我的青春小鳥一去不回頭了。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感謝五月份打賞贊助讀者c.a Tsai , 胖子K*2,井底之蛙,雷 ,landring,小肥象, allan 本專欄的忠實付費訂閱讀者,讓人類學徒能在寫作之餘,買杯咖啡醒醒神繼續爬格子耕出有趣的金融科普文給各位。
人類學徒在此作揖感謝。
--------------------------------------------
人類學徒方格子專欄的新功能:沙龍討論區剛開張了,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前來留個言,湊個熱鬧啊!
歡迎來到重新復活的臉書粉絲頁與金融人類學徒互動交流: 迷惑的金融人類學徒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9K會員
320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銀行破產潮又來了嗎? 其實人類學徒第一眼看到這張圖還以為是建築大師高第在巴塞隆納興建的那座蓋了五百年還蓋不完的聖家堂。(大誤!) 上圖顯示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倒閉的銀行規模與家數,我們可以看到集大成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時三千億美元體量的華盛頓互惠銀行與成百上千家的小銀行破產潮,這次的餘波慢慢的延續到
經歷了上周股價腰斬再腰斬再腰斬後,整個周末,金融界都在等著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RC的最終審判。 就在剛剛,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宣告,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第一共和銀行的接管人,同時,FD
谷底翻的債券投資契機 2023是債券投資年這件事情似乎已經是全投行的共識,當然理性思考下也似乎應該是如此。尤其在2022這個債券市場的大災之年後,實在沒甚麼理由連續兩年債券下跌,德銀也作如是想。 但從第一季的債券市場表現來看,坦白說也是差強人意。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重創了銀行債與AT1債券,連各方一致
四月份的股市就再波瀾不驚,水波無痕當中渡過了。直到最後這幾天大科技的財報振奮了市場大盤,把那斯達克指數拉了點。否則,投資人若在月初把自己一棒敲昏到月底,可能還一點感覺也沒有。 人類學徒偷偷的潛入了德銀在上周與投資人開了一場線上會議,為各位讀者帶來了他們家在第二季最新的投資觀點。與去年底最大的區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矽谷銀行SVB破產與後來的瑞信被併購事件摧毀了投資人對於永續AT1債券的最終信任。投資人納悶著,這些出事的銀行年年通過各國央行的壓力測試,而且一級資本適足率CET1遠遠超過巴塞爾三號協定所要求的7%標準甚多。 為什麼還是說倒就倒了?這中間是有甚麼不能說的貓膩嗎? 要聊聊這個
兩周的秋假終於結束,人類學徒也拖著疲憊的身軀從南島繞了一圈回家。打開電腦瞧瞧,除了聽到分析師一直在耳邊喊著"衰退啦~","馬上要衰退啦~~","衰退真的要來啦,再不逃來不及啦"。金融世界彷彿跟兩周前沒啥差別?有一種大事要發生前的寂靜感。 既然最近沒啥大新聞可以蹭飯。那我們就來讀一讀高盛在四月初
銀行破產潮又來了嗎? 其實人類學徒第一眼看到這張圖還以為是建築大師高第在巴塞隆納興建的那座蓋了五百年還蓋不完的聖家堂。(大誤!) 上圖顯示過去二十年間,美國倒閉的銀行規模與家數,我們可以看到集大成的是2008年次貸危機時三千億美元體量的華盛頓互惠銀行與成百上千家的小銀行破產潮,這次的餘波慢慢的延續到
經歷了上周股價腰斬再腰斬再腰斬後,整個周末,金融界都在等著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RC的最終審判。 就在剛剛,根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宣告,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作為第一共和銀行的接管人,同時,FD
谷底翻的債券投資契機 2023是債券投資年這件事情似乎已經是全投行的共識,當然理性思考下也似乎應該是如此。尤其在2022這個債券市場的大災之年後,實在沒甚麼理由連續兩年債券下跌,德銀也作如是想。 但從第一季的債券市場表現來看,坦白說也是差強人意。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重創了銀行債與AT1債券,連各方一致
四月份的股市就再波瀾不驚,水波無痕當中渡過了。直到最後這幾天大科技的財報振奮了市場大盤,把那斯達克指數拉了點。否則,投資人若在月初把自己一棒敲昏到月底,可能還一點感覺也沒有。 人類學徒偷偷的潛入了德銀在上周與投資人開了一場線上會議,為各位讀者帶來了他們家在第二季最新的投資觀點。與去年底最大的區
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矽谷銀行SVB破產與後來的瑞信被併購事件摧毀了投資人對於永續AT1債券的最終信任。投資人納悶著,這些出事的銀行年年通過各國央行的壓力測試,而且一級資本適足率CET1遠遠超過巴塞爾三號協定所要求的7%標準甚多。 為什麼還是說倒就倒了?這中間是有甚麼不能說的貓膩嗎? 要聊聊這個
兩周的秋假終於結束,人類學徒也拖著疲憊的身軀從南島繞了一圈回家。打開電腦瞧瞧,除了聽到分析師一直在耳邊喊著"衰退啦~","馬上要衰退啦~~","衰退真的要來啦,再不逃來不及啦"。金融世界彷彿跟兩周前沒啥差別?有一種大事要發生前的寂靜感。 既然最近沒啥大新聞可以蹭飯。那我們就來讀一讀高盛在四月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四周新高,不過沒有裁員增加的跡象。經濟學家預計今天晚上發布的非農就業將增加18萬人,可觀察失業率是不是穩定在3.9%。6日收盤近乎持平。 繼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啟動降息後,歐洲央行周四宣布五年來首次降息,同時上調通膨預期,七月不太可能連續降息。
Thumbnail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4月職位空缺從上月下調後的836萬個下降至805.9萬個低於所有預期,美國職位空缺降至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為三年多來的最低水平,這與勞動力市場逐漸放緩的趨勢一致,證明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温,但降温是通過招聘的放緩而不是直接裁員....
本週台股在投信創天量買超後收20294.45點、小漲66.02點,櫃買收252.11點,重回均線上,加上融資不增反減,交易量無明顯增加,顯示短期多頭格局未變,操作上應可較為積極,但考慮指數處於高檔,持股市值需嚴謹。 觀察最大消費國的經濟,疫情過後美國移民人口淨流入超過600萬人,就業市場已連續4個
美國勞工部30日公布「職位空缺與勞工流動率調查」(JOLTS)數據,去年12月職缺意外大幅增加至902.6萬份,遠高於路透社統計經濟學家預估值875萬份,且從報告內容來看,辭職人數也是近三年的新低,就業數據強勁,寄望FED第一季降息的投資人恐落空,....
美國勞工部1月18日公佈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修正值減少16,000人至187,000人,創下16個月以來的新低,優於專家預估的20.8萬人,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仍處與穩健的充分就業情況,這也讓第一季降息的機率再度下降,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仍在,美股四大指數終止疲弱走勢,
美國勞工部在4日公布,12月30日當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下滑18,000人至202,000人,低於機構法人的預期,就業數據強勁使投資人預估首次降息時間點將延後,投資人情緒反應在公債殖利率的上漲8.5個基點,....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美國當週初請失業金人數升至四周新高,不過沒有裁員增加的跡象。經濟學家預計今天晚上發布的非農就業將增加18萬人,可觀察失業率是不是穩定在3.9%。6日收盤近乎持平。 繼瑞士央行、加拿大央行啟動降息後,歐洲央行周四宣布五年來首次降息,同時上調通膨預期,七月不太可能連續降息。
Thumbnail
美國勞工統計局週二公佈的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4月職位空缺從上月下調後的836萬個下降至805.9萬個低於所有預期,美國職位空缺降至2021年以來最低水平為三年多來的最低水平,這與勞動力市場逐漸放緩的趨勢一致,證明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温,但降温是通過招聘的放緩而不是直接裁員....
本週台股在投信創天量買超後收20294.45點、小漲66.02點,櫃買收252.11點,重回均線上,加上融資不增反減,交易量無明顯增加,顯示短期多頭格局未變,操作上應可較為積極,但考慮指數處於高檔,持股市值需嚴謹。 觀察最大消費國的經濟,疫情過後美國移民人口淨流入超過600萬人,就業市場已連續4個
美國勞工部30日公布「職位空缺與勞工流動率調查」(JOLTS)數據,去年12月職缺意外大幅增加至902.6萬份,遠高於路透社統計經濟學家預估值875萬份,且從報告內容來看,辭職人數也是近三年的新低,就業數據強勁,寄望FED第一季降息的投資人恐落空,....
美國勞工部1月18日公佈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修正值減少16,000人至187,000人,創下16個月以來的新低,優於專家預估的20.8萬人,顯示美國勞動市場仍處與穩健的充分就業情況,這也讓第一季降息的機率再度下降,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仍在,美股四大指數終止疲弱走勢,
美國勞工部在4日公布,12月30日當週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較前週下滑18,000人至202,000人,低於機構法人的預期,就業數據強勁使投資人預估首次降息時間點將延後,投資人情緒反應在公債殖利率的上漲8.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