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做到了  麗山國中八年十七班 楊佳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很喜歡聽歌,總喜歡在休閒時放首歌配本書,每次聽到爵士樂,都會特別認真去聽,試著拼出其中的樂譜,有時會忽然想起五年級時,練爵士鼓練到手長繭,大聲哭著求救的日子。
  小時候我看著人家打鼓好像很帥氣,特別吸引人,誰想得到,一個小小的念頭,竟是之後將我推入萬丈深淵的伏筆。老師一一介紹了爵士鼓的每一個配件和敲擊後的聲音,自然是開始實際操作。接觸後才發現它竟如此讓我深深著迷,也練出了興趣,雖說不到爐火純青,但也還算差強人意。想不到老師竟邀請我參加小型表演會,起初也是百般的不情願,畢竟那可是我最害怕的事,最後還是在好奇心驅使以及想突破自己窠臼的想法下,踏出了最艱難的第一步。
  對當時的我來說,曲譜就像是堵高牆,實在不是我這隻小螻蟻可以攀越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瞬間被擊個粉碎,但那魔鬼訓練卻是我一輩子忘也忘不了的。而且不只要練會,還要練好,更要精益求精,即使手上長滿了繭,仍不能停,只要一有時間,就是練習。終於來到了表演當天,隨著表演者一一上台,表示離我上台的時間也慢慢逼近,龐大的壓力如排山倒海而來,令我窒息。音樂響起,我的手快速的擊打,用力的敲擊,無法表達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一次,我終於做到了。
  當下掌聲如雷,給我了莫大的激勵,也感謝老師給了我這樣的機會,讓我可以好好表現自己。曾有人說過:「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或許我已經準備好了,但我總是讓機會溜走。這次的演出讓我能適時的表現自己、發揮長才,也不壞。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高三那年 為了給自己留下一個回憶 我決定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
Thumbnail
當我們迷失自己時,是否可以回頭再看那些曾經學習和熱愛的事物?透過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音樂學習經歷和人生體悟,希望能重新找回那些失去的自己。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高三那年 為了給自己留下一個回憶 我決定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夢見我在跟一群人在練習打日本太鼓。練習的過程很辛苦,力氣要夠大,還要跟著節奏。時而擊中間,時而敲旁邊。 然後我們來到一場國際比賽,不只是比技術,最後還要比耐力,看那一組能打最久。 「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前面兩拍要敲鼓的旁邊,後三短拍是要敲鼓的中間。 當我們正在進行比賽的時候,我發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回想當初第一次接觸中國笛,只見學長隨手就能流暢的吹上一曲,感覺似乎不難,沒想到輪到自己吹奏時,不論怎麼用力,都無法吹出聲音,即使後來好不容易吹出音來,也有很多雜音,甚至常常岔音,身旁的家人或朋友常必須摀住耳朵忍受。有時還會因為用力錯誤導致唇爆音,肺活量不足導致頭暈……當時只覺得好難啊!
Thumbnail
當我們迷失自己時,是否可以回頭再看那些曾經學習和熱愛的事物?透過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自己的音樂學習經歷和人生體悟,希望能重新找回那些失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