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出差錯的磚  著/阿姜 布拉姆 譯/釋見諦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1983年,我們在購置道場之後就沒錢了,而且還負了債。在那片土地上,沒有建築物,甚至連工具篷也沒有。最初的幾個星期裡,我們並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從舊貨場廉價買到的門板上,並將磚頭墊在四個角落,以讓它離開地面。(當然是沒有床墊的—我們是森林比丘嘛。)

住持用的是最好的門板,那塊平的;我的門板則凹凸不平,中間還有以前安門把留下的一個不小的洞。我開玩笑說:我現在不必下床去上廁所了!不過,冷酷的事實是:寒風會從那個洞竄上來,那些夜晚我睡得很少。

我們是窮和尚,我們需要房子,卻負擔不起雇請一位建築工—材料本身就夠貴了。所以,我必須學會蓋房子:打地基、鋪水泥、砌磚、蓋屋頂,及鋪設水管等一大堆事。我在家時曾經是個理論物理學家及高中老師,並不習慣操作雙手。在經過這幾年以後,我變得對蓋房子還挺在行的,甚至戲稱我那群幫手為BBC(佛教建築公司)。可是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是很艱難。

砌磚看起來很容易:一團混凝土在下面,這邊輕敲一下,那邊輕敲一下。可是,剛開始時,我輕敲一角要它變平,另一角就蹺了起來,因此我必須再把那個角敲下去,結果整個磚便跑出線外。當我好不容易將它輕推回去對齊時,第一個角又變得太高。老天啊!你們去試看看。

不過身為出家人,我有的是耐心,也有的是時間。我決定每一塊磚都砌得完美無缺,不論要花多少時間。最後,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堵磚牆。我後退幾步,欣賞一下。那個時候,我才注意到—哦,老天!我忽略了兩塊磚。所有的磚頭都排得非常整齊,就是這兩塊朝著某個角度傾斜著。它們看起來醜陋極了,它們破壞了這整面牆,也毀了這堵牆。

當時,水泥已經硬到無法將磚塊取出。我跑去請示住持,可不可以拆掉牆重新搭建,或以更好的辦法將它炸掉,因為我搞砸了它,覺得很尷尬。住持說,不可以,牆要保留住。

於是,當帶領著第一批訪客參觀我們剛成立的道場時,我總是努力避開,不要經過我的那堵牆,我痛恨任何人看到它。可是,有一天,在我完成它的三、四個月之後,我與一位訪客正在散步,他看到了那面牆。

「那面牆好漂亮。」他不經意地說。

「老兄啊!」我驚訝地回答:「你是不是把眼鏡忘在車上了?你眼睛瞎了,是嗎?你看不到那兩塊破壞了整面牆的磚嗎?」

接下來他所說的話,改變了我對這堵牆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生命中很多其他事物的看法。他說:「是的,我看得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可是我也看到了九百九十八塊沒出錯的好磚啊。」

我被他的話震懾住了。三個多月來,我第一次看到了這兩塊磚之外的其他磚頭。在這出錯的磚頭的上方、下方、左邊與右邊都是沒出錯、完美無缺的磚。而且,沒出錯的完美磚塊比起出錯的多很多呢。在這以前,我的眼睛全都放在這兩塊錯誤的磚上面;對其他的東西盲無所見。這就是我之所以無法忍受看到那堵牆,或讓別人看到它的原因,那也是為什麼我想毀掉它的原因。如今,我竟然可以看到那些沒出錯的磚!這堵牆竟然還挺好看的!正如這位訪客所說的:「它是一堵好漂亮的牆。」

二十年之後的現在,這堵牆依然存在,可是我已經忘記「那兩塊出差錯的磚」確切的位置了。我真的無法再看出那些錯誤了。

多少人結束一段感情或離婚,是因為他們在配偶身上只能看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變得頹喪甚至考慮自殺,是因為我們在自己身上只能看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事實是,有很多很多沒出錯的好磚、完美的磚—在錯誤的上方、下方、左邊及右邊—可是,有時我們就是無法看到它們。反而,每回我們在看的時候,眼光專盯在錯誤上,所見只有錯誤,我們認為那兒只有錯誤—於是我們想將它們毀了。很不幸地,有時真的硬把一堵「很漂亮的牆」摧毀了。

我們都有自己「那兩塊出差錯的磚」,可是我們身上完美的磚比出錯的多太多了。一旦明白這點,事情便沒有那麼糟,我們不但可以平靜地接受自己,包容自己的缺點,也能愉快地跟配偶一起生活。這對專辦離婚的律師是個壞消息,對你們卻是個好消息。

這個事件我說過很多次。有一次,一位建築工來找我,並說了一個專業秘訣:「我們建築工總是出錯。」他說道,「可是我們跟客戶說這是個『原創風格』,附近的房子沒有一間跟它一樣。我們還因此多收了他們幾千元!」

所以,你家中的「獨特風格」可能是從錯誤開始的。同樣的,在自己身上、在配偶身上,或在整體的生命中,你們所認為的錯誤也將可以成為「獨特風格」,豐富你這段時光—一旦你停止專盯著它們看的時候。

讀後感言:

不只在建築物本身,在自己身上、在配偶身上,或在整體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肝寶貝小孩身上,想想看他們有多少的優點,有多努力的生活,甚至於多費心的討好父母師長,別因"出錯的二塊磚" 抹殺了他們的所有付出,用你智慧的眼光,欣賞因錯誤造成的「獨特風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老師創意寫作教室的沙龍
28會員
1.8K內容數
蔡老師私塾開課相關訊息、學生教師卡、學生表現等
2013/04/15
這是中國一位教授寫的,非常值得思考。 【分享《易經》智慧】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 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 德不配位” 。 我們所有的
2013/04/15
這是中國一位教授寫的,非常值得思考。 【分享《易經》智慧】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容易英年早逝? 為什麼很多年輕人一出名就死了? 為什麼有些官員一升官就得重病? 為什麼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人就出車禍去世了? 為什麼? 就是四個字~“ 德不配位” 。 我們所有的
2013/01/21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 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 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 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
2013/01/21
最近我去見一位老業主,過去我替他設計了多家旅館,一家比一家繁複華麗。 後來他生了一場大病,到美國住了十年,現又回台北, 他說他的觀念完全改變了,過去他經營的旅館, 設計是用"加法",現在是要求用"減法",一家比一家精簡, 不只成本低,回收快,且整理方便,生意更好。 "減法"的設計,我們學建築的早就知
2012/09/05
認錯很難,要跟人道歉就更難。人們總是說:「因為……所以……」「我不是故意要……」「我不知道會變成這樣!」就是不願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  原因是一般人對「道歉」常有錯誤認知,以為道歉是向人示弱,人都想要顧全自己的「面子」,往往很難拉下臉。其次,很多人認為只有做錯了才需要道歉,如果「我道歉就表示
2012/09/05
認錯很難,要跟人道歉就更難。人們總是說:「因為……所以……」「我不是故意要……」「我不知道會變成這樣!」就是不願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  原因是一般人對「道歉」常有錯誤認知,以為道歉是向人示弱,人都想要顧全自己的「面子」,往往很難拉下臉。其次,很多人認為只有做錯了才需要道歉,如果「我道歉就表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在想我家鄉的未來,多少也包含我的未來。 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那些地方想必還是會維持和現在差不多的樣子吧。
Thumbnail
我在想我家鄉的未來,多少也包含我的未來。 二十年後,三十年後。那些地方想必還是會維持和現在差不多的樣子吧。
Thumbnail
「如果你打錯了地基,那麼,建築愈小愈好。因為建築愈大,風險與危險就愈大。」薩古魯這樣說:「而人類都打錯了地基,有了錯誤的基礎,然後在那之上不斷往上建築、累積。」如此建築出來的,是一種強迫症的自我。
Thumbnail
「如果你打錯了地基,那麼,建築愈小愈好。因為建築愈大,風險與危險就愈大。」薩古魯這樣說:「而人類都打錯了地基,有了錯誤的基礎,然後在那之上不斷往上建築、累積。」如此建築出來的,是一種強迫症的自我。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好幾年前的故事了,不過對我而言,仍然歷歷在目,如今就當作一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好幾年前,我仍在到處旅行,四處尋找關於自給自足生活的任何蛛絲馬跡。 那時我聽一個朋友說,他拿到了一塊荒廢了二十年的林地,那塊地沒有馬路經過,要穿越一大片竹林才能到達。他想在那裡就地取材,蓋一棟小小的竹屋。
Thumbnail
這是一個好幾年前的故事了,不過對我而言,仍然歷歷在目,如今就當作一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 好幾年前,我仍在到處旅行,四處尋找關於自給自足生活的任何蛛絲馬跡。 那時我聽一個朋友說,他拿到了一塊荒廢了二十年的林地,那塊地沒有馬路經過,要穿越一大片竹林才能到達。他想在那裡就地取材,蓋一棟小小的竹屋。
Thumbnail
在學期間,對我來說屋頂的設計似乎一直都是個難題;好像將內部設計完,再蓋一塊板就完事了? 關於這個困擾我很久的屋頂,算是第一個在學校聽不懂的,但事務所教會我的東西,這也大概是我在事務所實習學到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在學期間,對我來說屋頂的設計似乎一直都是個難題;好像將內部設計完,再蓋一塊板就完事了? 關於這個困擾我很久的屋頂,算是第一個在學校聽不懂的,但事務所教會我的東西,這也大概是我在事務所實習學到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是的,在近代科技的洗禮之下,要成方畫圓,並非一定要靠矩尺及圓規,但這句話背後所指的「規矩」,卻昇華成了對行為準則...等的一種約束與要求。 某次與母親在車上的 small talks 提到一件鄰居的經歷。由於鄰居的屋子歷經滄桑,於是決定把整間屋子都打掉重練。破壞當然比建設容易的多,在重型機具進駐拆
Thumbnail
是的,在近代科技的洗禮之下,要成方畫圓,並非一定要靠矩尺及圓規,但這句話背後所指的「規矩」,卻昇華成了對行為準則...等的一種約束與要求。 某次與母親在車上的 small talks 提到一件鄰居的經歷。由於鄰居的屋子歷經滄桑,於是決定把整間屋子都打掉重練。破壞當然比建設容易的多,在重型機具進駐拆
Thumbnail
開工第167天,泥作工班進場,開始粗胚和細胚的施作工程。因為泥作包商的另一個工地,收尾工作拖延,無法安排滿檔工班(五人的組合)來到我們的工地工作。工程進度有些緩慢,令我心急。但感恩的是,工班的工作態度敬業、良好,和業主我們溝通順利,關係和睦。
Thumbnail
開工第167天,泥作工班進場,開始粗胚和細胚的施作工程。因為泥作包商的另一個工地,收尾工作拖延,無法安排滿檔工班(五人的組合)來到我們的工地工作。工程進度有些緩慢,令我心急。但感恩的是,工班的工作態度敬業、良好,和業主我們溝通順利,關係和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