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兒園,非玩不可?
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是自然的事,而且不論在家中和幼兒園都需要遊戲。
遊戲是爸爸媽媽了解孩子成長概況的窗口,也是孩子學習的重要機會,
請爸爸媽媽放心地讓幼兒遊戲、和同儕一起遊戲。
這篇文章取材了學前教育期刊中金瑞芝教授〈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兼主任〉
所寫的一篇文章〝上幼兒園,非玩不可〞。
很多父母送孩子到幼兒園時,總會看看孩子在教室中的情形,
有時看到孩子在角落拿著積木或玩具車,心中不免有個疑問,
「孩子在學校裡不是在學喔?是在玩喔?那留在家裡不就好了?」
面對這樣的疑慮,建議爸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作思考。
老師教不來的事,遊戲中樣樣學得到
首先,爸媽必須釐清:「孩子在遊戲時沒有學東西嗎?」「遊戲和學習是互斥的嗎?」
其實,如果我們很細心地觀察幼兒遊戲,常會看到幼兒在遊戲中數數,而在數著玩具的過程中,
自然學習到數和量的對應關係。又比如,當在遊戲中,同伴要求分享玩具或物品時,
幼兒得要思考很多事情,包含:該怎麼分?分出去自己還剩多少?
要給多少才能滿足對方的需要、而自己也夠、他是我的好朋友,好朋友就可分享更多嗎?
我分享給他,他以後會不會也分享給我?......等等。
而以上這些隨著「分享」問題所衍生的各種思考和做法,幼兒多半是在遊戲中和同儕自然互動,
從他人的回饋中反覆地修正而習得的。除了數量的分解和合成必須透過老師說明外,事實上,
還有更多老師「教」不來的事,例如:幼兒對別人和自己所需的覺察、不同資源分配的方式、
因關係親疏而對人際期待所產生的影響、社會技巧的評估和後果預期等,
這些都是孩子可透過從遊戲中嘗試錯誤而學習到的重要社會能力。
團體遊戲,增進合作行為和親和力
接著,再請父母思考:「孩子在幼兒園的遊戲經驗和家裡是相同的嗎?」
事實上,兩者是截然不同的。在幼兒園哩,幼兒是和「平權」的同儕一起遊戲,
面對不同的性別、能力、個性的同儕,幼兒猶如置身在小型社會裡,學習著和不同特質的人相處。
美國兒童健康暨人類發展研究團隊曾追蹤了一千三百多名兒童,於2008年發表長期研究結果,
研究團隊發現學,從前幼兒在幼兒園裡和同儕團體互動經驗,可以預測小學三年級時的社會能力;
而且幼兒若常和三五好友一起遊戲互動,到小學三年級時也會展現出較多的合作行為、比較有親和力。
缺乏遊戲機會,孩子的成長將受限
不論在家中或是幼兒園,遊戲都是孩子最原創、也最自發的活動。
遊戲的不設限,剛好給與孩子無限的空間,讓大人可以從孩子的遊戲發現:「他在想甚麼?」
「他喜歡甚麼?」「每天在學校,他和其他小朋友都在做甚麼?」
就像一面鏡子,遊戲會清楚展現出孩子的生活內涵以及思考的觀點。
然而,目前坊間仍有很多幼兒園,傾向一堂又一堂的認知課程,
把孩子的上課時間填得滿滿的,沒有太多自由遊戲時間;
有的園所刻意將遊戲時間安排在課程和課程交接的時間,
通長短於30分鐘,孩子上完廁所後還沒選好玩具,自由遊戲時間便結束了,
根本來不及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甚至,從許多幼兒園現場可發現,
有些長期缺乏自由遊戲經驗的孩子,總是在等待老師給指示,
他們不太會玩,只會一個指令、一個動作地進行遊戲,很令人擔心。
爸媽請給孩子遊戲的時間和機會
此外,要提醒爸媽的是,玩具並不是遊戲的必要條件。
玩具之於遊戲,就如同物質之於生活,物質雖然能改變生活,但生活的豐富和趣味,
主要來自於人對生活的想法和體會;幼兒遊戲的豐富和趣味性,也是來自於幼兒的想像和創意,
只要你給孩子遊戲的機會,一張白紙也能創造出各式各樣的遊戲。
因此,爸媽請別急著把幼兒的時間塞滿,也別急著購買昂貴的玩具,
因為幼兒在遊戲中的想法、創意以及和他人共玩的樂趣,才是童年最值得回味也最重要的成長經驗。*****************************************************************************************
蒲公英的孩子們再學習的過程中很享受,也很有創意,玩的方法與技術五花八門。
蒲公英的孩子也很會玩,一人、兩人、三個人...多人團體...在很多時候、很多角落...都看得見!
蒲公英把孩子的遊戲當一回事,在角落中的同儕互動鐘可以看懷子玩出聰明與智慧與玩出學習力!
那是因為蒲公英認為〝玩〞...真的很重要!
蒲公英在目前已經有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市場區隔,
來參觀的家長族群已經很明確的知道,他們要的是甚麼?他們要的很清楚,他們強調的很清楚!
不要蒲公英的甚麼的那些家長,也不會來走馬看花,區隔自然而然的形成!
其實這是一個好現象,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在我們堅持的地方努力,
我們得到我們所該認為,也想要的支持與鼓勵!
原本好的觀念不是出不來,而是需要時間去奮鬥,需要專業的說服與時間的證明,
它原本就是一種長期抗戰!
〝玩〞這種東西,在過去怎麼會是主流?
它在過去家長的觀念,根本難登大雅之堂,更何來堂而皇之的稱頌道揚?
過去不教注音符號,只知道要玩的學校,就是不會教!
而不踏出大門怎知外面的世界?在國外、在芬蘭,角落時間多麼重要,玩多麼重要!
全世界要競爭,光是教注音符號..讀寫算就能了得嗎?別再自欺欺人了吧!
沒有問題解決能力、沒有閱讀習慣、沒有好品德、沒有創造力,你就留在家裡、留在旗山一輩子吧!
孩子少是大環境的現象,太多蒲公英的孩子畢業之後展現的能力,
已經慢慢讓那些過去罵得要死的阿嬤,開始知道自己的孫子真的很棒,
開始對過去自己的質疑,漸漸釋懷!也聽到許多家長在孩子長大之後,義正嚴詞的說,
「過去我堅持的那些真的不重要,蒲公英才是對的!若要再來一次,我仍要選擇蒲公英」
關於類似這樣的事,你得學著釋懷後繼續堅持下去!
捍衛理想、捍衛對的觀念、堅持的教育良知...已變成志業,訓練員工一起捍衛〝它〞誰能跟我比!
別想說服我,甚麼才是最重要的,要蒲公英改變初衷嗎?閃邊去吧!懂了再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