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化現象=源自「青蛙變王子」的童話故事
蛙化現象(2021)=尚未交往時,當女性原本暗戀對象,但對象接球後反而對其感到冷感
性單戀(2016)=當關係從單戀轉為曖昧,或是曖昧進入戀愛階段時,對對方的好感或吸引力下降
廣義來說,蛙化現象屬於性單戀表現的一種,而性單戀更像是一個戀愛心理的概括論述,也可作為一種「身分的辨識」(類似於個人標籤)
蛙化現象是甚麼?有幾種現象皆符合
1. 自卑感作祟:
本身渴望愛情,但又感到自卑,對自己的不足只有「片面的自知之明」(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當暗戀對象對自己也表達愛慕之意時,反而開始反感對方,認為自己條件又不好,不應該值得被愛,對方拋的球應該只是「友善」而非「愛慕」,甚至認為對方接近自己是不是圖謀不軌?(想上床?當備胎?把妹滿足自己、證明自己?想利用我接近我身邊的很正的朋友?想要推銷業務?)也有認為既然對方會喜歡上我這個「不好」的人,那代表對方並沒有我當初想像中的美好,肯定是有缺陷才會喜歡我。
2. 對戀愛抱持過度美好的幻想:
單戀時由於距離就是美感,彼此認識不足,但曖昧發展接觸後,發現這個男的與自己幻想中的戀愛不符合,轉而冷感。
3. 對「性」本身的排斥:
由單戀轉為愛戀後,有些女性不喜歡生理上肢體的接觸,當男方碰觸手臂等部位時,對男方的好感轉為冷感。
4. 雙方對戀愛進程的認知與安排不一致:
戀愛進程中,男方如果進展太快,像是第一次約會就想牽手擁抱,許多女性會對此反感。或是男方表達愛意過於直接且快速,女方希望能慢慢了解彼此而對男方的行為反感。或是男方認為既然彼此喜歡就直接進入戀愛期就好,但女方缺希望延長曖昧期等等。
5. 男方某些舉動踩雷:
日本女網友表示,前三名為"行為不俐落扭扭捏捏"、"超小氣,吃飯或花錢都要AA制"、"平時穿著邋遢不修邊幅"等等不OK的行為,會讓女生瞬間冷感。
其他雷區像是:女生受傷男方沒有第一時間去關心/去遊樂園男方自顧自地玩/別人的男友都會做的事自己男友卻都沒有/家裡房間衛生超噁等等。
其他雷區像是:男方絆倒後不吭一聲爬起來裝若無其事(冷血不會表達情緒)/刷捷運卡過閘門發現沒錢了,脫口說出:「阿,忘了存錢了」(既丟臉又白癡還講這麼大聲)/都已經大叔的年紀,傳訊息還裝可愛(噁)/去壽司店用擦手濕紙巾擦臉?(噁+怪人一枚)
總歸蛙化現象主要是形容第一種自卑心理的情況,但隨時間演變,另外三種也被納入其範圍。
性單戀又是甚麼?有多種表現
- 在得到暗戀對象的回應後,對方的吸引力卻逐漸下降
- 只享受曖昧期的美好,但不想進入下一階段
- 從單戀到進入戀愛關係感到不適應
- 進入戀愛期後,對男友或未婚夫越來越沒感覺了
- 只喜歡幻想浪漫,寧願單戀也不願進入曖昧期
- 柏拉圖式愛情,喜歡"精神戀愛",但抗拒"性接觸與性行為"
- 過去的愛情受到創傷,導致難以展開新的戀情,寧願停留在暗戀單戀
所以綜合上述來看,蛙化現象強調「對於進入關係後感到冷感的現象」,而性單戀範圍更廣,提及「柏拉圖戀愛」與「過去創傷使新戀情受阻」
為何【蛙化現象】流行於日本女性?
前面提到,一般而言蛙化現象最主要指的是因自卑感作祟而導致冷感的現象,筆者猜測由於日本文化的緣由,日本社會普遍「謙虛到過度卑微」的壓抑窒息氣氛+家庭教育以責之切取代愛的鼓勵+日本女性不被鼓勵自信展現自我等等。
【蛙化現象】不適合男性嗎?
事實上男性也有因自卑心理而導致戀愛冷感的情況,日本男性也很多,但蛙化現象本身源自於「青蛙變王子」的故事,所以"蛙化"一詞當初就是設計給女性使用。而男性由於狩獵與好強本性,更容易出現另一種戀愛冷感,就是常說的「追到女友後就覺得無聊了,反而享受曖昧期追獵物的感覺」。
另外從學術的角度來看,愛情三因論包含激情+親密+承諾責任,常常說的"激情沒了"的疲乏感,最常發生於戀愛分期中(單戀期-曖昧期-浪漫戀愛期-伴侶穩定期-終身婚約期)的浪漫戀愛後期與伴侶穩定期,但「蛙化現象」多指單戀期到曖昧初期這段期間的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