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有一百廿三年歷史的聖荷西交響樂團,於上週末告別演出後宣佈停業,令人不勝唏噓,也應該讓我們矽谷人深思,感嘆古典精緻文化的敗亡!事件的發生是有跡可尋的;多年來樂團一直叫窮,死忠的聽眾也只是清一色的銀髮族,遇上冷門生澀的曲目更是場面清冷,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壓力下,讓這隻垂死的天鵝最後終於奏下了傷感的休止符.
西方古典音樂可以追溯三五百年,來自民間﹑宮廷﹑教會的樂師,經過千錘百鍊而流傳至今的樂章,可以說都是經典之作了;洗滌了多少心靈!孕育了多少佳話!早年在台灣沒有電視電玩的時代,收音機是唯一的娛樂設備,母親為了避開兄弟們選台之爭,強行規定一律收聽時間長變化少的古典音樂,求得耳根清靜!無怪乎,大哥稱其之為「死人音樂」,我則因而發現小學音樂教材多採自其中,欣然接受不為所累,隨著年齡的成長,及音樂軟硬體的進步,也就成為愛好者之一.
有了美好的樂章,當然需要傑出的樂手來表達,樂器演奏的技巧又是需要長期的訓練,一個交響樂團組成至少需要八十到一百多位傑出的樂手,加上一位靈魂人物--指揮,所需維持費用甚鉅,然而,演出門票卻不能太高,以致每每入不敷出,必須依賴慈善捐贈;針對此點,我認為聖荷西交響樂團董事會責無旁貸,前幾年灣區百萬新貴遍地都是,銀子不捐也是繳稅,其中急公好義者有之,沽名釣譽者亦有之,未見董事會諸公努力以赴讓財源廣進,到如今哀鴻遍野,想榨也難! 其次,數年前指揮換手後,曲目安排常有重複的缺點,樂手素質不夠整齊,尤以管樂部份最令人緊張,猶如看世界杯足賽中國隊一般,總是差那臨門一腳! 試想,一張票總要二三十元,若不滿意,買張光碟聽一輩子,最多才半價就有!現場看球與電視轉播務必有別,才是道理!
就算是一流的演出,也怕沒人來欣賞,聖荷西交響樂團這方面有相當的努力,力求擴大人脈,除常贈送票免費招待學生(反正也賣不掉)外,還特為舉辦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如專奏耳熟能詳的曲目,以招攬懼怕聽「死人音樂」的聽眾,如專奏輕鬆音樂曲目而且歡迎著裝牛仔褲運動鞋,以招攬懼怕服裝正式舉止拘束的聽眾. 但效果仍然有限,因為面對奔放狂歡的熱門音樂及光怪陸離的電玩遊戲,隨著時代的變遷,想再爭回到主流的機會,實在是太難了!
要中國人去接受連洋人都在放棄的文化,豈不是更難?我倒有不同的看法,「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是句相當成功的流行廣告詞,其中也有不少是真理;中國雖曰是「禮樂之邦」,經過長年戰亂藏私輕視地結果,能拿得出來的「國貨」實在不多,就地取材才是道理!老中大多喜愛教育,進名校不能光靠SAT成績好!拼體育,老外人高馬大難有勝算,奏音樂,最多手小輸一個琴鍵而已,值得投資!閉門造車難有成就,音樂會是最佳觀摩的機會,說實在的,買季票最划算,先訂有折扣,座位較好,還會有其他音樂會的免費贈券,分攤下來相當經濟,第二年還優先通知預約;然而美國是個講究資深和獎勵捐款的國家,想佔有一席好座位,得靠年資逐年調前調中,適宜的捐款會加速完成,若仍無法如願,就可了解前面的人是更資深更大方; 怕沒時間去聽而浪費,則不妨邀約朋友同事鄰居合夥組織,私下協調安排更是萬無一失了.
進入主流在於溝通,溝通在於說話,說話在於內容,沒內容不如不說!通常,內容以音樂最能引起共鳴而無爭議,多參加音樂會沒人敢說你錯,再說,去聽音樂會的人多少有點文化,給自己或孩子多個機會參與交誼,也是滿好的;既然音樂會是個有歷史的文化產物,就免不了繁文縟節,在服裝上多少要求稍為正式一點,基本上在灣區已夠隨便,穿著如去教堂或拜見長輩即可,老中穿來最不體面的牛仔裝,就省省吧! 中場休息在以前是很重要交際時段,現在亦然,經過一二個音樂季,雖不認識但也臉熟,既是同好交誼自然方便得多! 聖荷西交響樂團音樂會每到中場休息,就會有兩條長龍大殺風景,一是買飲料,一是上女廁所,十數年未見改善,行政效率可見一斑!
用經濟的方式來討論文化藝術,有些錯亂,無他!因為老中太聰明了,十餘年來,去聽音樂會的每場從未超過十人,遠比台上華裔樂手為少;特此,以另類角度舉陳如上,西方遺棄精緻文化是他們的無知,作為移民的我們由此文化切入,較比牛仔褲麥當勞會更有承先啟後的意義;聖荷西交響樂團不會也不應該從此解散,在南灣一棟五十年的房子都要留下來當作古蹟,難道有一百廿三年歷史的聖荷西交響樂團,會如此不堪嗎?矽谷高科技追求短小輕薄的物質生活中,是否應對文化藝術也作點貢獻?我不敢期望聖荷西交響樂團的再生是由華人擔綱,唯盼今後推動灣區文化活動,老中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