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古人怎麼過春節?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清明上河圖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距離現在 1800 多年前的三國時代英傑們,是如何過新年的呢?
在那個戰爭頻起的亂世,春節是大家放下仇恨、好好團圓的時候。諸侯們通常也會在這時停戰休兵,回去慶祝完後再來決戰。但還是有例外,像曹操、司馬懿就最愛在春節去打別人
因此春節對於古代人的意義是非常大的,大家能逃離現實、讓自己忘卻一切世俗紛擾,開開心心和家人、朋友們團聚。有點類似我們現在放春假、不用上班一樣
而三國時期的英雄,除了吃喝外,還有幾個是他們特別重視的習俗:

1.祭祀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祭祀一直以來都是古人們最重視的儀式,三國英雄也不例外。
在兵馬紛亂的年代,顛沛流離、失去至親、戰友是再常見不過的悲劇,因此他們通常會在春節透過祭祀懷念已逝之人,同時也祈求未來的好運。
不過曹爽就是因為太老實,在公元 249 年的春節跑去祭祀,才被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也算是因果循環,誰叫曹操也總喜歡在春節去打別人。
而三國時期由於物資匱乏,因此不像我們動不動就用大魚大肉祭祀,更常見的其實是用饅頭。
饅頭相傳是諸葛亮征討孟獲時所發明的,根據郎瑛《七修類稿》記載:”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面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

2.守夜

現代人基本上每天都在守夜,所以可能比較沒感觸,但在三國時代卻是非常重要的儀式。
根據周處的《風土誌》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由於三國時代還沒有電燈,且通常活動都是在早晨進行,因此沒有特殊理由是不會太晚睡的。
但在除夕之夜大家幾乎都會守歲,群雄豪傑、親朋好友、戀人們聚集在一起,點著燈,把酒當歌、徹夜長談自己的豪情壯志、夢想和憧憬。光用想的就很浪漫。
但曹操的話可能是在和荀彧、郭嘉們討論著要怎麼去打攻打敵人就是了。

3.比武吟詩、大舉宴會

「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尊卑列敘,典而有章。衣裳鮮潔,黼黻玄黃。清酤盈爵,中坐騰光。珍膳雜遝,充溢圓方。笙磬既設,箏瑟俱張。悲歌厲響,咀嚼清商。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茲善,千載為常。歡笑盡娛,樂哉未央,皇室榮貴,壽考無疆。」
以上出自曹植的元會詩。曹植身為當時的貴族階級,生動寫出了高層們過年的盛況。
君主往往會舉辦大型宴會,和朝臣們互相送禮賀年,然後飲酒作樂、橫槊賦詩。宴席美食冷盤、熱盤接連而上,不亦樂乎。甚至會舉辦比武大賽、切磋武藝、奪取殊榮。
想像曹操、劉備在銅雀台、漢中大舉宴席、旗下猛將互相切磋,仿佛可以想像許褚、夏侯淵、張飛、黃忠這種性情中人光著胳膊、四處找人打架的場景xd
比較特別的是,文中一開始提到的屠蘇酒是以前中國過年必喝的,甚至現在很多地方也保有這個風俗。
而屠蘇酒其實是三國的神醫華佗發明的,只不過一直到了唐代才流行普及起來。三國時期主要還是以糧食發酵酒、花椒酒為主。

4.拜年

拜年這個習俗最早出現在漢朝。正月初一,文武百官會聚集和主公、天子拜年,說說好話、拍拍老闆馬屁之類的,祈求新的一年可以繼續在職場好好活下去。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其實可以看出,雖然過了 1800 多年,但三國英雄們和我們的新年差不多,不外乎大吃大喝、團聚開趴、載歌載舞,不亦快哉。
最重要的還是與親友們的團聚、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光,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可能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時光,
再來就又要回去面對現實的殘酷、無盡的戰爭、妻離子散的痛苦。
春節,對我們來說可能和平常差不多,但對古代人來說,卻是唯一逃離現實殘酷的夢境。
avatar-img
222會員
45內容數
CFA 國際特許金融分析師、台大財金、半導體/消費產業投資人。現任富果投資分析師及私募基金投資經理。信奉價值投資,也同時熱愛歷史,蒙格、劉備粉絲。 FB/IG 粉專: Min 投資說書小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in 投資說書小棧 的其他內容
“不管是襪子還是股票,我都喜歡在打折時買品質好的”,出自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直接點破了投資的核心關鍵。一個好的投資案除了在前期研究選出品質好的公司外,以合理便宜的價格買入也很重要。 這次來簡單聊聊一些學術上的理論以及我自己一些心得。 估值(Valuation)其實就是嘗試將公司的價值
這本書是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創辦人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對於工作、創業、投資生涯 50 餘年的回憶錄。 嘉信成立 60 年至今,已成為美國著名金控集團之一,旗下業務包括證券、銀行、資產管理,管理客戶總資產高達 7.6 兆美元。
「喝酒、射虎、打合淝」,是孫權一生的三大愛好。孫權一生共打了五次合淝,但卻每次鎩羽而歸,成為敵將升官的經驗大禮包。合淝是長江、淮河交界的重鎮,如果想進軍中原,就必須打下。所以常看到很多人說孫權沒有孫堅孫策奪取天下的膽識,只會龜在江東,背刺盟友。其實不是的,孫權也努力過了,只是合淝城前,有一個揮之不去
說起三國最暗黑系的兵法家,大家腦海浮現的會是誰? 對我來說便是賈詡。而他的暗黑哲學,在早年的一個小故事就已顯露無遺。
光秀為什麼要叛變?或許從信長和光秀兩人的價值觀可略虧一二
“不管是襪子還是股票,我都喜歡在打折時買品質好的”,出自股神巴菲特的一句話,直接點破了投資的核心關鍵。一個好的投資案除了在前期研究選出品質好的公司外,以合理便宜的價格買入也很重要。 這次來簡單聊聊一些學術上的理論以及我自己一些心得。 估值(Valuation)其實就是嘗試將公司的價值
這本書是嘉信理財集團(Charles Schwab)創辦人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對於工作、創業、投資生涯 50 餘年的回憶錄。 嘉信成立 60 年至今,已成為美國著名金控集團之一,旗下業務包括證券、銀行、資產管理,管理客戶總資產高達 7.6 兆美元。
「喝酒、射虎、打合淝」,是孫權一生的三大愛好。孫權一生共打了五次合淝,但卻每次鎩羽而歸,成為敵將升官的經驗大禮包。合淝是長江、淮河交界的重鎮,如果想進軍中原,就必須打下。所以常看到很多人說孫權沒有孫堅孫策奪取天下的膽識,只會龜在江東,背刺盟友。其實不是的,孫權也努力過了,只是合淝城前,有一個揮之不去
說起三國最暗黑系的兵法家,大家腦海浮現的會是誰? 對我來說便是賈詡。而他的暗黑哲學,在早年的一個小故事就已顯露無遺。
光秀為什麼要叛變?或許從信長和光秀兩人的價值觀可略虧一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老年人的守歲有為子孫添福、添祿之意,子女而言,守年歲則可為長者🧓👴父母延壽、添祿之意。因此,從古時至今,這是國人最為注重的習俗,人們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趕回家🏠團圓,吃完團圓飯後,會待在家中或至宮廟⛩️守歲到天亮🌄,以祈添福祿壽。這種年俗一直流傳至今。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民俗節日。古時人們更注重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在寒食節,人們食用冷食,以紀念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大年初四(2月13日星期二):接灶神,安太歲 大年初四是眾神重臨人間的日子,俗稱「接神日」。傳說灶王爺回家後會點名,故不宜出遠門。另外,今年犯太歲的人要在這天安太歲,沒犯太歲者則可點光明燈照亮前途。 習俗與禁忌: 1.民間認為初四灶王爺回家會查戶口,因此盡量不出遠門,要待在家以鞭炮迎接。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正月初九,是大家俗稱的「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傳言在「天公生」這天許願會特別靈驗,因此有許多信眾都會在這天大事祭拜,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可以平安順遂;當晚午夜也會聽到響徹雲霄的炮竹聲響,炮聲連連好不熱鬧。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
這個節日只剩下了潤餅,卻是我從小到大慢慢才看懂的一樁歷史、人心! 春秋時,晉國亂,公子重耳出逃。而後回國,是為晉文公,成春節五霸之一。在逃亡時,過不慣野菜疏食的日子,重耳撒潑了,硬是要吃肉。歷史上美化成什麼生病吃藥要以肉為藥引;什麼餓到昏迷,所以介之推割了一塊自己大腿的肉,烤的也好,煑成湯也好,反
除夕守歲的年俗,最早出現於魏晉南北朝。老年人的守歲有為子孫添福、添祿之意,子女而言,守年歲則可為長者🧓👴父母延壽、添祿之意。因此,從古時至今,這是國人最為注重的習俗,人們一定要在大年三十趕回家🏠團圓,吃完團圓飯後,會待在家中或至宮廟⛩️守歲到天亮🌄,以祈添福祿壽。這種年俗一直流傳至今。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清明節是每年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的一個重要節氣,同時也是民俗節日。古時人們更注重清明節前的寒食節,相傳源於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在寒食節,人們食用冷食,以紀念晉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大年初四(2月13日星期二):接灶神,安太歲 大年初四是眾神重臨人間的日子,俗稱「接神日」。傳說灶王爺回家後會點名,故不宜出遠門。另外,今年犯太歲的人要在這天安太歲,沒犯太歲者則可點光明燈照亮前途。 習俗與禁忌: 1.民間認為初四灶王爺回家會查戶口,因此盡量不出遠門,要待在家以鞭炮迎接。
Thumbnail
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是中華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隨著時間的流逝,春節的慶祝方式和意義經歷了演變,最後是在什麼訂定春節,讓我們可以一起放假慶祝呢?
除夕習俗:祭祖、拜地基主、圍爐、守歲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初二習俗:回娘家 初三習俗:睡到飽,晚上早早就寢 初四習俗:接神、安太歲、點光明燈 初五習俗:立春開市 初一習俗:拜拜、行春(走春) 大年初一要早起到寺廟祭拜,感謝神明保佑,並祈求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初二習俗:回娘家
Thumbnail
正月初九,是大家俗稱的「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傳言在「天公生」這天許願會特別靈驗,因此有許多信眾都會在這天大事祭拜,祈求在新的一年裡可以平安順遂;當晚午夜也會聽到響徹雲霄的炮竹聲響,炮聲連連好不熱鬧。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
這個節日只剩下了潤餅,卻是我從小到大慢慢才看懂的一樁歷史、人心! 春秋時,晉國亂,公子重耳出逃。而後回國,是為晉文公,成春節五霸之一。在逃亡時,過不慣野菜疏食的日子,重耳撒潑了,硬是要吃肉。歷史上美化成什麼生病吃藥要以肉為藥引;什麼餓到昏迷,所以介之推割了一塊自己大腿的肉,烤的也好,煑成湯也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