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從靈魂談二元相對觀

平衡及平等、比較及差異、分別心及同理心,這些品質常常在身心靈中被提及。
在這個兩元世界,有著日夜、有著陰陽、有著男女,整個世間都是相對及比較組合而成的。
沒有比較我們看不到差異性的美好,看不到衝突的火花,也看不到自己以及他人的美好。
但當我們在皈依靈性的道路上,我們終究會明白,比較只是某段過程,但是最後我們不再需要。我們最後只需要靜靜的"觀"著這些現象即可。
在世間上,我們要求無論是相上,還是質上的完全平等是不可能的。我們想把許多不同的獨立個體,在不去干涉其自由意志的狀態下,將其調整成平等,何其容易?
以身去看,不同DNA、不同境遇。
以心去看,不同思路、不同喜好。
以靈去看,不同藍圖、不同契約。
在萬般"不同"上,以邏輯來說是無法建立"同"這件事。
因為只要有任何微小的差異存在,就必然有比較的存在。
那麼為什麼靈魂們皆不是相同的呢?
首先要理解靈魂及靈性兩個詞的意思。
起初我們每個意識都是同源,都是來自於一,所以靈性上和本質上完全相同。
但當靈性開始產生意識後,就分出好多個靈魂體,靈魂們經過各自發展(輪迴以及每個選擇)就絕對不會是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到我們這個維度(這個世界),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後,必然有不同(無論差異性大與小)。
而出現”比較”這個概念與詞彙,這就變成必然且自然的現象。
試想,
某個能量瞬間迸發,開始從一去分化,初期只有兩個靈魂存在時。
兩個人都覺得他們是勇敢的。
那問題來了呀!
如何證明他是擁有勇敢這個特質的?以及他到底勇敢到什麼程度?
一個初生的靈魂,像嬰兒一樣,他甚至不明白勇敢是什麼概念(勇敢能吃嗎?!)
對於勇敢,他們是純然的以為。
所以他們是如此,但也不是如此。
因此他們決定,想體驗看看,想理解勇敢到底是什麼感受,是什麼樣的能量品質。
這時候自然會衍生我們所謂的考試、分數、分級、量化...等等。
它的產生不是惡意,不用因此而排斥或厭惡。它並非如我們現在現實社會中的,那樣一套想去彰顯優越或打壓他人的制度。而是所有意識都還在學習摸索,或是大家都有共識並共同決定的方法而已。
所以如前面舉例的那兩人,可能會先討論,勇敢應該是如何、應該如何展示勇敢。
後來他們決定看誰先打敗猛獸,誰就是勇敢。所以他們先幻化出猛獸,也就是投身到有猛獸的星球~
雙方覺得合理,於是同意開始進行這樣的試煉。
其中一個人在快要擊敗猛獸時,突然覺得,這樣好像很殘忍,猛獸的死亡只為了證明我們的勇敢與否嗎?好無辜的猛獸呀!他最後決定犧牲性命,替猛獸擋了致命的一劍。
於是另一個人理解,或許單純的勝負及力氣,不完全代表勇敢。他學習到了勇敢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被表現出來。
就兩個人而已,想認識及證明勇敢的動機是相同的(也就是靈性階段),但選擇不同,心念不同,方法不同,作法不同,感受不同(也就是各個靈魂的發展階段)。倘若第三個人出現,加入這場體驗,他可能不覺得替猛獸擋劍是勇敢,而是笨,那我們則多了一個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見解、不同的感受及矛盾、衝突等等。何況現在我們的世界有多少人呢?
最後誰是勇敢,誰來評斷?他們倆個還是猛獸?還是那第三個人?還是看故事的我們?到這個環節才是我們平常斷章取義所說的:不需要比較。
因為永遠比不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在某一個程度而言,我們是需要比較的,因為差異性確確實實就存在,我們不能蒙著眼睛視而不見或是自欺欺人,也不能強制全世界人的價值觀變得完全一樣。
每個靈魂有了差異性去比較,是因為想學習,想認識自己是什麼,想成為某個樣子的自己,也是讓我們在每一個環節有機會去選擇想不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覺得自己是勇敢的(或是任何內在品質,愛、善、智慧...等等),那你即是。不需要任何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去你肯定,或是找個誰幫你打分數。
而當你疑惑: 我這樣算是勇敢的嗎?
不用擔心也不用急,那就繼續在接下來的生命歷程中體驗及覺察。
直到願意肯定自己,相信自己。
每個人的靈性本來就有這個品質(如前面所提及,大家靈性同源所以相同的), 只是我們靈魂的旅程經歷太多、太久,而忘記了。
在認識”它”以後我們才明白:我本來就擁有,本來就俱足,且完美。
無須比較,也與比較無關。
讓自己的身心靈合一,憶起之後,去肯定自己的一切美好吧!
Isatta made by Canva
Isatta made by Canva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Isatt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