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致勝》卡蘿.杜維克、《象與騎象人》強納森.海德特──推薦 你的情緒不是你的情緒
從自豪的美國人、善體人意的日本人到知恥的台灣人,看我們的文化如何創造情緒
方怡潔|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阿 潑|媒體工作者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家、Podcaster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梁藝瀠(YY)|Vidamore 創辦人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恆溫教養》作者
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簡美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齊心推薦 本書感謝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宋文里 審訂 「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文化的產物」 皮克斯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裡,小女孩萊莉的頭腦裡住了五個情緒小人:樂樂、憂憂、驚驚、厭厭、怒怒;他們會彼此較勁,搶著控制小萊莉的行為。電影描繪情緒的方式,詳實展示了許多西方文化脈絡的人是如何理解情緒的──情緒在人之內、屬於心理的、而且是本質式的(特性永遠不會改變)。 如果這部電影是日本、土耳其、甚至是台灣導演拍的,頭腦裡這五個小人分別會對應到哪些情緒呢?
答案很可能是──根本沒有情緒小人存在。 這是因為在許多文化裡,
情緒有可能不存在於人的「內心」,而是在「人與人之間」。 傳統心理學把情緒視為人的內心活動,因此情緒研究也以個人為中心。然而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在大多數的文化中,情緒經常從社交情境中展開,每一個「情緒事件」也都乘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與歷程。 藉由指出另一種看待情緒的方式,作者將帶領讀者看見── ●「羞恥」在台灣是知分寸、懂進退的美德,在美國卻代表個人社交意義上的失敗。
● 經常有興奮感受的美國人更加健康;經常從事平靜活動(如泡澡)的日本人則更長壽。
●「憤怒」讓男性談到更好的薪水,對女性的求職卻毫無幫助。
● 對許多文化而言,「愛」與「快樂」是不值得追求或不重要的情緒。 與他人情緒互動就像在舞池裡共舞,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與周遭的人很可能聽見的是不同的音樂,因而踩著不同的舞步。然而,只要我們能謙遜地放下自身文化對於情緒的假設,解開彼此的情緒,我們仍有能力理解另一種舞步。 跟隨本書,作者將帶領我們跨越文化的邊界,透過相關研究與民族誌,探索世界各地的情緒有何不同、為何不同,並尋找相互理解的可能──
讓我們一起跳出情緒之舞吧!
【各章概要】
第一章 情緒,無法翻譯
作者從小就對心理學很有興趣,後來踏入情緒研究領域。情緒研究大多集中在個人心理方面,但作者發現情緒受文化和環境影響相當大,因此由內轉外,開始探討文化、環境及群體對情緒的影響。 第二章 情緒是「我們的」(OURS),還是「我的」(MINE)?
情緒當然發自個人,但群體的影響也相當大,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個人和群體情緒之間的差異。此外,西方傳統的情緒觀點和目前比較普遍的群體情緒模型也相當不同。「個人」和「群體」解釋同樣「真實」,它們不只是探討情緒的方法,也是表現或體驗情緒的方式。 第三章 教養孩子
兒童成長時,情緒在社會化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照顧者在社會環境協助下,教導孩子以正確的方式表現情緒,也就是傳.達共同的目標和價值觀。 第四章 「正確」與「錯誤」的情緒
談「憤怒」與「羞恥」
第五章 建立連結和感覺愉悅
情緒隨互動、關係和文化而有不同的傳達方式。憤怒、羞恥、愛或快樂等情緒其實沒有共同特徵。它們的生理和神經反應型態、道德內涵和社會後果都隨事例、個人、互動和文化而異。 第六章 言內之意
表達情緒的詞協助我們傳達群體、共同體或文化的共同現實狀況,但不容易跨越不同社會群體間的界線。使用情緒詞可把特定事例和同一語言使用者的集體經驗連結起來。情緒也透過這種方式,使我們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第七章 學跳華爾滋
心理學家正在研究如何學習另一種文化的情緒。好消息是這可以學得來,但可能算是壞消息的是,移民群體可能需要一個世代以上才能完全融入。
第八章 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探索情緒
採取群體情緒觀點是跨越界線及找出共同點的第一步。我們與其他文化(或職位、階層、宗教等)的人士互動時,群體模型可協助我們理解情緒的差異,同時讓我們了解其他文化的價值觀和優先順序。溝通世界上各種不同的理解與行動方式可讓我們更人性化,因為它指出我們都是社會連結的一分子。
~*~*~
審訂|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著有《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以上由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簡介
芭蒂亞.梅斯基塔Batja Mesquita
比利時魯汶大學文化與社會心理學中心情緒與動機心理學教授,研究工作大多集中於文化脈絡在情緒中扮演的基本角色。著作主題多半與情緒的文化差異,以及文化適應和情緒有關。曾擔任《認知與情緒》期刊(Cognition and Emotion)和《情緒評論》期刊(Emotion Review)副總編輯,目前擔任《情緒、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和《社會與人格心理學指南》(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編輯委員會委員。荷蘭皇家人文與科學院、國際心理科學學會、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會、美國心理學學會、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院士。 譯者簡介
王年愷
臺灣大學外文系、臺北藝術大學管絃擊樂研究所畢業,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班肄業,譯著包括《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網路讓我們變笨?》、《戰勝愛滋》、《資訊爆炸之後》(以上由貓頭鷹出版)、《dpi 2013好玩漢字節特刊》(漢生科技出版)、《台灣產業聚落:蛻變與重生》(外貿協會出版)、《深度思考》、《塗鴉學數學》(臉譜出版)等。 陳永祥
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學院電機碩士、輔仁大學心研所社會文化與諮商組碩士。原本是個電腦應用工程師,但一直無法從工作及日常生活中獲得傳說中的快樂及幸福。終於,在年過半百之後才奮然躍出原軌,探問自己以及這個世界到底怎麼了,於是走上一條聽/說故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