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無法確定其他女孩們在轉為人母後,令她們最深刻而難忘的感受是什麼?也許是喜悅,是滿溢的母愛,是疲憊還是痛苦。

我初為人母最深刻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被卡進一座孤島。

半夜不睡的孩子,調整不過來的作息,鄰居的紙條,Terrible3莫名的哭鬧吼叫,一打三的疲憊,婆婆只出一張嘴的建議….每每都讓我無助又絕望,多希望最好有座孤島,把我和孩子放進去,如此我就不會因為害怕吵到婆婆或鄰居,強迫哭泣的孩子必須馬上停止她的傷心;我也可以不再神經兮兮,害怕她們半夜玩鬧會打擾別人,永遠只能把她們關在房間裡看電視;甚至為了別人一句輕飄飄的話,就把睡著的孩子們硬是吵醒,母女都疲憊不已,哭成一團,只為了「白天能醒著」。

這種不被人理解的情況,總能瞬間把我關進另一個形式的孤島,無助而壓抑,對自己的現況感到沮喪苦悶,求救、哭嚎都沒有用處,我卡在那兒,日復一日,疲憊的應付孩子們無止盡的需索;別人沒有辦法理解我的感受,他們認為已經提供了許多建議,讓我可以「解決」,只是我每次都沒有做好,但執行失敗的結果,我的難處與疲累,不在他們關注的範圍。

豬爸爸在家的時候,我有時可以休息充電,好好的睡上幾個小時,若夜班時期剛好在假日,白天他會讓我們好好睡,晚上幫我準備夜班點心和飲料,短暫的把我從孤島拉出來喘口氣。

這個社會對「母親」有著過高的期待,孩子沒辦法坐下好好吃飯、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孩子晚上不睡覺、孩子在家裡跑動⋯⋯我們總是期望媽媽使用愛的教育,但又要能夠「馬上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期許,最後化為層層疊疊的壓力,逼得人喘不過氣。

我們真的知道打擾了其他人,我相信正常狀況下,大家都會覺得很抱歉,可是教育的難處就在它是日積月累,無法立即見效的,倘若教育是好好講一次就可以完成,哪個媽媽會故意放任吵鬧惹人嫌呢?

網路上充斥著各種教養文章,每位專家說的都極有道理,但是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資源不一定足夠,孩子的狀況也各有不同(豬豬王根本不用特地調整,就能達到正常作息,而烤豬肉、美滋滋無論怎麼調整都還是日夜顛倒),部份狀況下,教養文章確實提供了最佳方案,可惜人生課題不是1+1=2,每個家庭執行後,難保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

有次我帶著烤豬肉和美滋滋去附近的學校跑跑跳跳,她們不願意回家,直接躺在校門口,我去抱美滋滋,烤豬肉就躺下去,反之亦然,重複好幾次,不管怎麼約定、好好說都沒用,周圍的路人都在盯著我們看,最後是一個陌生女孩子,主動靠近問我是否需要幫忙,講話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把怕生的她們嚇的乖乖牽手跟我走,後來她跟我說,我才知道是媽媽界的「學姊」,見我一個人面對孩子們,想起當年的自己,才忍不住主動幫忙;就是這樣的經歷,才讓我想要在網路上寫一點什麼,如果有任何一個被困在孤島的媽媽看到,能夠感受到你不孤單,那麼就是給我最大的禮物。

也希望未來的我,能夠永遠記得對還在努力的爸爸或媽媽們,多一些寬容和耐性,不要把她們關進孤單絕望的島嶼上。

avatar-img
2會員
14內容數
工作日常故事,講系統分析,講訪談,講職場,講心得,但不講對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搖滾蛋黃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很明確的知道,我們就是討厭小孩,那一定是「戴套上路,千萬別生」,為了懶得避孕、長輩的期望或世俗的眼光去生寶寶,對我們自己、也對孩子不公平。
美滋滋是我最難以描述的一個孩子,她很百變。 幼時的美滋滋,常常把自己當成貓,講話都是「喵~」或是奇怪的發音。
烤豬肉身體自帶香氣,淡淡的,說不上來是什麼味道,但聞著自然就會想起「軟玉溫香」這個詞,她的皮膚也特別軟嫩,個性也比較嬌氣,徹頭徹尾的女孩子樣。
他在一歲六個月時,就能自己到自己的衣櫃裡,挑選他要出門穿的衣物,堅持把自己穿成一根香蕉。
如果很明確的知道,我們就是討厭小孩,那一定是「戴套上路,千萬別生」,為了懶得避孕、長輩的期望或世俗的眼光去生寶寶,對我們自己、也對孩子不公平。
美滋滋是我最難以描述的一個孩子,她很百變。 幼時的美滋滋,常常把自己當成貓,講話都是「喵~」或是奇怪的發音。
烤豬肉身體自帶香氣,淡淡的,說不上來是什麼味道,但聞著自然就會想起「軟玉溫香」這個詞,她的皮膚也特別軟嫩,個性也比較嬌氣,徹頭徹尾的女孩子樣。
他在一歲六個月時,就能自己到自己的衣櫃裡,挑選他要出門穿的衣物,堅持把自己穿成一根香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又重播一些劇,人嘛,總是會找同溫層,在同溫層裡取暖,說說怨氣,聊聊不公不平之事。 " 星漢燦爛 "劇中的女主,打一出生就被放養在老家,其他孩子則是跟著父母披甲上戰場,無論多小。 一個從小就沒有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是不是就像以前老一輩的說,有些國家的小孩,一出生就把嬰孩丟入水中,會掙扎努力活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真正的孤獨源於「無法逃脫自我的存在」。對於這些母親來說,她們被困在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中,無法展現真實的自我。這種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種存在的處境。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每一個在婚姻中受苦的女人,委屈都像一座山,在吞忍與不忍之間數度徘徊,都是為了孩子。那些受苦的女人也不是因為善知識幾句話,幾次勸慰就能想開或是從此心開意解,而是因為知道與其在家坐困愁城,不如出門轉換心境, 讓痛苦暫時消失幾個小時都好。 受盡苦楚的女人,傷口太深需要善知識牽引轉念,就算是心不在焉的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最近又重播一些劇,人嘛,總是會找同溫層,在同溫層裡取暖,說說怨氣,聊聊不公不平之事。 " 星漢燦爛 "劇中的女主,打一出生就被放養在老家,其他孩子則是跟著父母披甲上戰場,無論多小。 一個從小就沒有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孩子,是不是就像以前老一輩的說,有些國家的小孩,一出生就把嬰孩丟入水中,會掙扎努力活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真正的孤獨源於「無法逃脫自我的存在」。對於這些母親來說,她們被困在社會對「完美母親」的期待中,無法展現真實的自我。這種孤獨不僅僅是一種情感狀態,更是一種存在的處境。
曾幾何時,我只要聽到母親的聲音,看到母親的訊息,我就煩躁起來。由內而外,從頭到腳的厭煩。 她依然是世界上最棒的母親,可是我就是煩躁,忍不住想甩開。 我討厭她打來的電話沒有重點,漫無邊際地把整個故事講完,但我的耐性就像壽命將盡的電池,疾速減少。 我只想知道重點。 我討厭她分享的訊息缺乏
Thumbnail
失望性情感隔離是一種對父母期待一直落空產生的心理防禦機制。作者發現每當必須回娘家的當天自己整個人都會變得很煩躁,一點都不期待與爸媽相聚,對作者來說,這跟孝順無關,單純的只是因為親情關係很淡薄,淡到產生了納悶的情緒。而父母親從小的忽視也讓作者感覺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十分尷尬,卻也慶幸仍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看過動畫《龍貓》嗎?有一幕是小月和小梅的媽媽躺在床上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往往更讓人心疼。」畫面裡的母親,表情裡有很多的不捨。因為她明白當孩子表現得成熟懂事,代表內心壓抑了想耍賴、想偶爾不乖、想隨心所欲成為自己的渴望,並且盡量不惹人厭、不造成別人的麻煩。乖巧聽話的好處,是孩子換得了他人的喜愛;但付出
Thumbnail
每一個在婚姻中受苦的女人,委屈都像一座山,在吞忍與不忍之間數度徘徊,都是為了孩子。那些受苦的女人也不是因為善知識幾句話,幾次勸慰就能想開或是從此心開意解,而是因為知道與其在家坐困愁城,不如出門轉換心境, 讓痛苦暫時消失幾個小時都好。 受盡苦楚的女人,傷口太深需要善知識牽引轉念,就算是心不在焉的
Thumbnail
我能理解先生出於對孩子的疼愛而展現出的 #捨不得,那份對於孩子捨不得的心,身為媽媽的我,其實也完整擁有,身為孩子的母親,我一樣在睡眠調整的過程中,充滿捨不得,更有滿滿的掙扎,這也是為何帶著我走上追逐何謂 #安全依附關係 的起點,因為我真的好想清楚知道,到底,我們真的無恙嗎?
Thumbnail
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我去了一趟商場經過母嬰店的時候百感交集,那是我內心渴望但又害怕的面向。我想靠近孩子,但又害怕自己與孩子處不來。我渴望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早日在地球相見,可我現在感受到的全是恐懼、我童年的恐懼,那個我靠近不了自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