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信自己就無從體驗,最廣大莊嚴的自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書院晨音】🍀
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把我們這顆心,所有的念頭,執著執持的所有觀念全部通通放下,當下就是見道,當下就在道中,所以才叫大道至簡。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一體的,我們都是一體的,
不信神,不信自然,只信自己就無從體驗最廣大莊嚴的自性。
源頭是源源不絕的,
教育只訓練我們成為資本社會的一顆螺絲釘。
如果你努力工作,甚至加班,只是為了擁有夢想中的新車、新電腦
或其他任何更好的東西,
你就錯過人生在世做事的整個重點。
當你選擇生活,而不是謀生,
才證明了,你給這世界豐盛的禮物,
同時也從生命中獲得豐盛的禮物,
你的靈魂所渴望的體驗,
並非來自於你做什麼事,
而是你是處在什麼樣的存在狀態來做這些事。


#見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chuan Huang的沙龍
22會員
36內容數
Cchuan Hu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Thumbnail
2023/07/26
【書院晨音】🍀 只要打破我們知見上的執著,就是什麼?就是無狀之狀,就是無相之相,自然萬法就合而為一了。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說清楚一點,究竟來說, 我們一點也不在乎「事物」, 你真正渴望的是「體驗」, 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如此, 物質的東西只是創造體驗的工具。
Thumbnail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Thumbnail
2023/07/25
【書院晨音】🍀 道家不是消極的,是積極的。難道用執著去觸碰執著嗎?活在執著中,永遠都有局限,坑坑巴巴的,把自己開放通透了,這個才是妙智慧。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最大的人生功課:體驗你的無數種面向, 你渴望的是體驗,不是擁有, 沒有任何東西比體驗本身創造出更多
Thumbnail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Thumbnail
2023/07/23
【書院晨音】🍀 要能執道而行,首先先放下這些執著,先超越,超越物質界,所以儒釋道三家都很重視要約簡,要減少慾望,這樣自然就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_節錄 老子書第16章 知常復命 ∷∷∷∷∷∷∷∷∷ 減少欲望,分享是個好方法 要讓你了解到幸福人生所需要的一切資源是永不匱乏的, 其中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Thumbnail
自古以來,所有的智者都在世間歷事煉心,不問世事躲在書中當一個哲學家,頂多稱作為自了漢。 做事的目的是為了修練自己的心,不要總是去關注結果,結果並不是做事的目的, 況且,結果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我們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無我境界的根源與「道可道,非常道。」如出一轍,都是在實際給予的歡喜裡,使得良性循環生生不息,當自然就正大光明,卻成為一種約束與要求時,我們是否真的變得更文明? 如果不是要求,那麼特別寫出來是什麼原因? 至此! 總算知道「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的循環真諦。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無見本性,學法無益 ★我們要回歸本源,要如何在本源修? 修行不是在本源修,因為你找不到本源   佛說:【從萬物修】 從萬物的感受中去修   電影:「美麗人生」 小孩子的心境, 當你把萬物的一切當做是遊戲 就進入到天真本性的天真生活   所有的一切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Thumbnail
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 身心幻垢 對離幻垢 是真菩薩 圓覺淨性:每個人的真心都是清淨無染,具有無量功能 現於身心:真心(如來)創造了我們執著的身,以及執取的森羅萬象 隨類各應:真心隨我們的意識,求仁得仁,求貪得貪,同頻共振 身心幻垢:當我們愛我們的身體,取有對錯好壞好惡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