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被動投資前必做的三大關鍵

因家庭背景的緣故,父母皆是生長於傳統農業大家庭,自幼童即被灌輸節儉的觀念,老爸用閩南語對我說「要節儉一點」,這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小時候的零用錢是一天拾塊錢,科學麵一包伍塊、沙士糖一顆一塊,而我最喜歡吃蓋奇巧克力棒,印象中一條拾塊,但每每總是在拿到零用錢的時候,就把它投到存錢筒去。還好人緣不算太差,去補習班肚子餓的時候,同學會分一點吃的東西給我。此時,只能自嘲一下,可能是生肖屬牛的關係,特別會忍耐,哈哈哈。

也是本身的怪異個性,沒什麼娛樂慾望及需求,一個弟弟會買電視遊樂器,一個弟弟會買衣服、帽子,我至多就是希望有一雙11代喬丹鞋,而自始至終卻從來沒有成真。

有了穩定工作以後,就是不停地存錢,結婚成家以後更是這樣、從不間斷,總是告訴自己薪水要存一半以上。108年擁有自己的起家厝之後,開始著手學投資理財。

投資新手和老手一樣的毛病

觀看YouTube 上的理財影片,到圖書館借了理財書籍,進到了門檻最低的股市,總是告訴職場上的學弟,就算再如何不懂理財規劃,那就存金融股、中華電信,每年都有不錯的殖利率表現。可笑的是,自己卻從來沒有這麼做,說的容易、做的難。話說到底就是犯了最醜陋的人性之一「貪」。因為讀了技術分析的相關資料後,心底想著並不難嘛。

選定了每年不錯的配息殖利率公司,股本大於20億以上的,一口氣就買了十張,沒多久股價就往下,還持續加碼攤平,還是新手的我,最後怎麼可能耐得住性子,就賠錢出場了。中途就這樣自以為是的又交易了一些,導致新手的第一年果然不出所料,慘賠收場。不僅失去當初只是為了要領息而存股的目標,還倒賠了自己辛苦存下來的錢。這就是新手「自信過度」所產生的後果,也是老手容易犯的錯誤。

歸零心態

由於第一年的失敗,以至於後面的兩、三年縮手,現在回過頭來檢視,實在錯失了大好機會。如果當初能夠多點耐心的話,現在還是有選到不錯的存股標的。

但是,從今年開始,夢想依舊遠大,只要能改變,機會永遠始於足下,華語有句諺語:「種植一棵供人乘涼的樹,最好在二十年前,但過了那個時間,再來的最佳時刻就是現在這個當下。」

「砍掉重練」告訴自己從頭開始,該有的理財觀念、知識及方法,一樣透過影片、書籍再學習,相同的東西、不同的時空,果真產出不一樣的收穫。

首先,我自己的第一步是「記帳」,這是以前我認為最不需要的事,因為我只要能先存下一半的薪水就夠了。但在我觀賞完Ramit Sethi的《致富攻略》影集後,所認清的事實是要記帳。專家會先讓你自己清楚所有的財務狀況,有多少債務(含卡債、學貸)、有多少收入、有多少生活開銷。

接著釐清自己的財務目標是什麼、怎麼做、多久會達到,並學會配置財務,不是非要你節省開銷或娛樂,這也是記帳後的必修課,我學會的第二件事情「財務分配」。

耐心等待豐碩成果

懂得「記帳」、「財務分配」以後,第三步就是設定自己的「財務自由目標」,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了,更何況財務自由目標。

我自己的目標是設定被動收入等於生活支出,此時我就財務自由了,可以不用為了錢工作,可以為了興趣、為了貢獻自己而生活,讓自己的生命更加有價值、意義。

這也是我為什麼開始寫東西的原因,希望有人因為我寫的東西,而相信自己、相信改變,讓自己脫離低潮,現實是殘酷的,抱怨是無助於事的。

「記帳」、「財務分配」、「財務自由目標」,做完這三項工作後,最後就交給「時間複利的力量」,不過,還是有一些細項涵蓋在財務分配、財務自由目標以及投資方法,之後再談談我目前的做法吧。

投資理財是人生無法避免的科目,既然是對的事情,就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方式,持續且堅持下去,跟投資健康去運動一樣。

最後分享最近關於投資的一句話,「高度不確定年代,危機與轉機並陳,掌握趨勢與品質,追求長期穩定回報」—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


我是冰淇霖,謝謝你的閱讀,希望對你有些幫助,彼此都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加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被動收入等於生活支出,邁向財富自由之路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