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刻意練習(十三):標題命名

麟左馬-avatar-img
發佈於逼人讀書|閱讀策展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由於我的短篇小說〈最慘的一天〉入圍《第21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就有了跟其他作家肩並肩出版的機會。其中第五篇的篇名字數是14,第一篇篇名卻只有4個數字,只是人家零頭。於是14字的作者對篇名感到後悔,討論了一下小說命名,尤其是推理小說。

《第21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

《第21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作品集》


老實說,我這短篇的命名也是被編輯嫌棄毫無亮點,跟14字充滿亮點但失焦的標題比起來沒有比較好,只是比較容易做封面而已。

明明做廣告文案的日子,命名過的產品多如牛毛,這個短篇的命名還是完全忘記市場考量。不過,從商品命名方法來看,推理小說命名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 不要看起來像別本書。
    不只是其他推理,其他書籍,或甚影劇作品也一樣,要考慮既有產品。例如取名《H的悲劇》或者《晴空殺人事件》都有種別人系列作的感覺。
  2. 消費者瀏覽時至少定睛一次,且能輕易復誦,下次看到也還能辨識出來
    長的例如《有五個姊姊的我就註定要單身了啊!》;短的例如《群》。在這條件下,京極夏彥簡直典範,都有特殊關鍵字做亮點;伊坂幸太郎則是可遇不可求,如《死神的精確度》般精確漂亮;G.K. Chesterton 則是顯然沒在管。
  3. 內容與標題的感受要能相互觸及
    以推理小說為例,我就很喜歡《模仿犯》的命名。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殺人雙曲線》。模仿犯是故事關鍵亮點,而殺人雙曲線是詭計整體描述。前者以小見大,後者以大涵括,都有完整代表整個故事的氣勢。
  4. 1+1 的小技巧,用兩個已知簡單概念足成一個易懂但獨特的標題
    14字標題這則短篇加太多一,失焦了。而〈最慘的一天〉則是沒用上這技巧,而且也沒有滿足 2,導致平淡到如同無名。例如《推理要在晚餐後》,使用常識裡不相干的概念融成一個新情境。情境鮮明可懂很重要,例如  Christmas Card from a Hooker in Minneapolis 這歌名,本身就是一個故事的開頭。

另一個中英文書名我都很喜歡的書是《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英文原書名是“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兩種命名都使用了多種技巧配合書本內容,而且效果佳。

最近剛好在跟編輯討論新小說的書名。我寫的長篇政治寓言一開始下標為《深層賭博》,但這雖然有使用技巧4,但獨特性跟口吻都平淡到如同字級12的新細明體白紙黑字。正在往不同的方向嘗試命名,目前傾向使用動詞。

寫作愉快。

avatar-img
280會員
242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很少有機會知道故事的靈感來源,甚至怎麼擴張成一整篇故事吧?這就是了。
如果你的故事有人物設定問題,或甚你也有需要刻意練習的寫作力,希望這篇是好個參考。
科幻小說常糾出現實裡潛伏的衝突,拋一個科幻擰轉來引爆,讓衝突開花。寓言只要寫得夠符合人性和體制,總有一天成為預言。
故事的核心,是人如何難以被他人理解。整部故事的真意是:要能理解別人的處境,只有將心比心還不夠。
K-pop 可不是從站上世界高點的防彈少年團開始。世界看見 K-pop 之前,最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不是紅遍亞洲的 Super Junior 和少女時代,而是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不是每一點星星之火都有燎原的潛力,但在演藝圈,每一顆星火都更容易擴大。演藝圈是最強的放大鏡、擴聲機,社會也需要它。以前老覺得娛樂產業太膚淺,我才膚淺。能讓人在忙亂不堪的生活裡,有一段心情變好的時光,非常了不起。
很少有機會知道故事的靈感來源,甚至怎麼擴張成一整篇故事吧?這就是了。
如果你的故事有人物設定問題,或甚你也有需要刻意練習的寫作力,希望這篇是好個參考。
科幻小說常糾出現實裡潛伏的衝突,拋一個科幻擰轉來引爆,讓衝突開花。寓言只要寫得夠符合人性和體制,總有一天成為預言。
故事的核心,是人如何難以被他人理解。整部故事的真意是:要能理解別人的處境,只有將心比心還不夠。
K-pop 可不是從站上世界高點的防彈少年團開始。世界看見 K-pop 之前,最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不是紅遍亞洲的 Super Junior 和少女時代,而是 1997 亞洲金融風暴。
不是每一點星星之火都有燎原的潛力,但在演藝圈,每一顆星火都更容易擴大。演藝圈是最強的放大鏡、擴聲機,社會也需要它。以前老覺得娛樂產業太膚淺,我才膚淺。能讓人在忙亂不堪的生活裡,有一段心情變好的時光,非常了不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4。 我一直很喜歡推理類的小說,算是半個偵探迷。 來介紹一個推理小說的作家──綾辻行人。 綾辻行人,京都府京都市出生,本名內田直行,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新本格派的開創者。 
Thumbnail
以往我寫長篇小說,在開始寫之前便已經定好小說名,而且基本上定好之後便不會再改,因為寫的時候都會圍繞著這個名字來寫,可是這次寫的《死啊,又不是第一次》,小說名卻一改再改,而且怎麼改都不滿意,即使最後我改了這個小說名,依然不算最好。 然而,我已經無法再想到另一個書名,反正編輯接受了沒有要求我更改,那就
Thumbnail
東野圭吾是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曾榮獲多項文學獎項。文章介紹了他創作的《解憂雜貨店》的內容,並提供一些讀後感受。
Thumbnail
說到小說家的末日,一般人直接能想到的就是靈感枯竭?書名是推理小說家的末日,讓不瞭解小說家的我燃起了一絲探究的好奇心。 ▇ 三個角色,作家、出版社主編及實習編輯,擔任本書平行時空的故事主角 看了作者的前言得知,本書主要登場人物為推理小說家太刀田、主編柄刀、實習編輯小Q,而書中舉出推理作家於創作過程
總是聽到作家好話,我覺得有點無聊。 之前與書友約定一起寫「說東野圭吾壞話」這個主題。他選《解憂雜貨店》,我則是《嫌疑犯X的獻身》。書友未能完成,表示原來認真說壞話是很難的,是個難得的體驗。我之後去圖書館借《解憂雜貨店》,看完認為他選錯書。《白夜行》(雖然我沒看過)或《當祈禱落幕時》以犧牲弱勢者的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特殊設定推理」這稱呼過去一年在華文推理圈越來越廣泛,出現不少相關文章、講座、專訪等延續相關討論,更已有人開始直接用來討論華文推理作品。 特殊設定推理的故事必然超現實,且每部作品的架空規則都不一樣。那麼,有沒有一套共通準則去評價這些作品呢?
Thumbnail
這篇是【我喜歡的作家】系列文4。 我一直很喜歡推理類的小說,算是半個偵探迷。 來介紹一個推理小說的作家──綾辻行人。 綾辻行人,京都府京都市出生,本名內田直行,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新本格派的開創者。 
Thumbnail
以往我寫長篇小說,在開始寫之前便已經定好小說名,而且基本上定好之後便不會再改,因為寫的時候都會圍繞著這個名字來寫,可是這次寫的《死啊,又不是第一次》,小說名卻一改再改,而且怎麼改都不滿意,即使最後我改了這個小說名,依然不算最好。 然而,我已經無法再想到另一個書名,反正編輯接受了沒有要求我更改,那就
Thumbnail
東野圭吾是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曾榮獲多項文學獎項。文章介紹了他創作的《解憂雜貨店》的內容,並提供一些讀後感受。
Thumbnail
說到小說家的末日,一般人直接能想到的就是靈感枯竭?書名是推理小說家的末日,讓不瞭解小說家的我燃起了一絲探究的好奇心。 ▇ 三個角色,作家、出版社主編及實習編輯,擔任本書平行時空的故事主角 看了作者的前言得知,本書主要登場人物為推理小說家太刀田、主編柄刀、實習編輯小Q,而書中舉出推理作家於創作過程
總是聽到作家好話,我覺得有點無聊。 之前與書友約定一起寫「說東野圭吾壞話」這個主題。他選《解憂雜貨店》,我則是《嫌疑犯X的獻身》。書友未能完成,表示原來認真說壞話是很難的,是個難得的體驗。我之後去圖書館借《解憂雜貨店》,看完認為他選錯書。《白夜行》(雖然我沒看過)或《當祈禱落幕時》以犧牲弱勢者的
Thumbnail
真是令人生氣的一本推理小說! 我是第一次看這樣類型的小說,我從來不知道可以用這種方式和讀者互動,甚麼叫做給讀者的挑戰書:直到最後都不宣布兇手是誰!兇手是誰!兇手是誰! 等我稍微冷靜下來之後,我再重看了一次,心浮氣躁邊看邊思考著文字的細節,邊推敲可能的線索,想著最後加賀警探丟出來的關鍵:三張照片,
Thumbnail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因為最近都在看小說,但是因為是推理劇,如果有說到劇情感覺會破壞人的閱讀體驗,所以只說說對於上面那幾部小說我讀完後對作者的感想。
Thumbnail
「特殊設定推理」這稱呼過去一年在華文推理圈越來越廣泛,出現不少相關文章、講座、專訪等延續相關討論,更已有人開始直接用來討論華文推理作品。 特殊設定推理的故事必然超現實,且每部作品的架空規則都不一樣。那麼,有沒有一套共通準則去評價這些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