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從一位心理醫師朱利斯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只剩下一年的時間開始,他的反應如同我們看過的眾多戲劇、小說一般,從一開始的震驚、絕望到接受、面對,似乎又是個老生常談的故事。然而,作者安排讓主角以他從事了20多年的工作「反過來」協助他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此我用「反過來」一詞,是指他從事一輩子醫治他人的心理諮商工作,卻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反過來療癒了他,沒有曲折離奇、人生驟變的戲劇性安排,反而是呈現一次又一次的團體治療進行過程。團體中的每個人都有需要被醫治的心理狀態,卻同時具有能夠療癒別人的能力,因而也鼓勵了身為讀者的我,相信自己也有能治癒他人的特質,這也種下了我分享閱讀心得的種子。
整本小說的結構從心理醫師朱利斯得知自己患病作為起始,以尋回過去最失敗的病患菲利普為契機,開展了團體治療及哲學家叔本華2條故事線的交叉論述,最後以菲利普另闢一個新的團體做結尾。作者歐文.亞隆身為一個心理治療師,技巧性的藉由不同角色人物的經歷,安排許多哲學思想及心理治療技巧於故事中,包括朱利斯於獲知絕症之初重讀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度離開團體治療的潘蜜於印度隱修之旅、3年心理治療未獲成果的菲利普因認識叔本華而獲得救贖,而團體中將朱利斯的心理治療技巧運用得最透徹的反而是學歷最低的藍領階級湯尼。
藉由上述4位角色的經歷,以下針對本書給我的啟示,加以論述之──
1.朱利斯的最後一年
我喜歡小說中啟發朱利斯選擇用最喜歡的心理諮商工作,作為最後一年好好運用的生活方式,雖然這代表和過去一樣的生活方式,但是朱利斯透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所提到的:「我們是否願意在永恆中,一再重複原有的生活。」體認到尼采希望人們:「能在生活中活出自己願意在永恆中,不斷重複的相同生活。」讀到此時,我立刻連結到《流浪者之歌》一書,悉達多於溪流旁反覆觀察水流的千變萬化,進而找到能安適其中的道理。佛陀能擺脫輪迴之苦是因為他體悟到人的苦處來自於執念,呼應了尼采所言,凡人正是因為放不下執念,因而未能找到讓自己的靈魂永遠得以處之安然的方法,故肉體期限一到只能在下次輪迴中重新找尋。這項體悟同時激勵我在有限的資源中(包括生命、經濟能力、家庭牽絆),去追尋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2.潘蜜的印度隱修之旅
在讀到潘蜜的印度隱修之旅時,心想怎麼所有探索內心的人都要出走一次,這讓我立刻聯想到多年前看「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書及電影,忘了當時是因為先看書還是先看電影,總之當時的我非常嚮往如同主角一樣的出世生活,但經濟能力不足的我在極度想探索自我的情況下,嘗試自己看書練習靜坐冥想,卻一直無法靜下心進入冥想狀態,一度認為自己沒有慧根或沒有好的導師引導,探索了好長一段時間未有成果只好放棄。10多年後,有機會接觸到「希塔療癒」及閱讀到《當下的力量》一書,才體驗到原來不需要遠離人世,也可以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靈魂修行,此書中的潘蜜也是在隱修中體驗到心靈的平靜,但一回到現實生活中,10日隱修學習到的技巧又回歸到起點。這也讓我肯定自己,這段時間在現實生活中進行修行的成果,正因為無法脫離我們所處的環境,因此透過省視自己長久以來堅信不已的信念,選擇接受、改變或放下,最後讓自己安適其中,我仍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自我修行,因為我相信累積了40多年的信念,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間就化解。
3.菲利普&叔本華
在讀完此書後,我如同朱利斯和潘蜜一樣,並未因為菲利普的推崇而有想進一步認識叔本華的衝動,作者將叔本華的故事軸穿插於每次的團體治療中,當然是為了讓讀者更了解菲利普,但讀到後來我甚至很想跳過叔本華的故事呢!菲利普能從叔本華的論述中獲得救贖,是因為他們擁有相似的靈魂,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藉由叔本華汲取生命的養分,菲利普一開始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因此一廂情願地認為面臨死亡的朱利斯或團體治療的成員都像他一樣需要叔本華的治癒,而不斷的引述叔本華的理論。這也提醒自己,即使我能從閱讀、冥想中獲取生命能量,但不代表就適合所有的人,成為一個接納別人活出自己的人生,包括我的家人、孩子,這是我想努力的方向。
4.藍領階級湯尼
湯尼在團體中屬於學歷最低的一員,在生活中對自己身為木匠深感自卑,然而當他處在有著哲學博士、英國文學教授、小兒科醫師、律師、心理治療師的團體中,反而能自在地發表自己的言論,遇有聽不懂的專有名詞,不會不懂裝懂,反而是直接展現自己的無知,並請求他人給予解答,我想這是朱利斯成功經營團體治療的功勞。後來湯尼反而成為唯一掌握朱利斯醫師心理諮商技巧的人,不僅運用於所處的團體治療中,最後還透過進修讓自己成為團體諮商的協同帶領者。這是故事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湯尼像一顆海綿不斷地吸收新資訊,並從一個需要被治療的人,變成一位有能力治癒別人的人,而這正是我想要做的事,以此為目標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