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長達三小時的片子。跟星際效應看完的感想類似:是好電影,有缺點,但瑕不掩瑜。實際上不需要拍到三小時這麼久,除了挑戰進電影院的觀眾膀胱,以及要維持長期的專注力之外,有些橋段其實本是多餘而可刪減的。
這邊挑幾個點出來分享,以個人觀感為主,建議看完電影後再往下閱讀,也歡迎提出你的看法。
缺點:後半段疲弱拖沓破壞整體電影節奏
電影開頭已經點題,影片定位這位主角奧本海默如同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帶來火,卻因此永遠受罰。所以前半段曼哈頓計畫的成功,後半段勢必得有一位敵人來陷奧本海默於不義,去展現出那種民族英雄兔死狗烹、你愛的國家反過頭來迫害你這類對照與諷刺。然而姑且不論反派的塑造過於薄弱(動機以及前半段出現在劇情的篇幅都薄弱,雖然這人的存在應該是依據史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後面冗長而一再重複的安全檢查會議讓整個節奏變的拖沓而想睡。
前面計劃如此緊湊,從討論、小組建立到試爆(開始種下憂慮種子)、選投放地點到投放與投放後(種子開花),一氣呵成,但這一慢下來的節奏,尤其在三小時的電影院體驗來說,讓人開始想睡。
不確定是否是為了讓觀眾也帶入奧本海默在那彷彿永不結束、一再重複讓人生厭的安全檢查會議的視角,不然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做。
因此,後半段花費這麼多篇幅可能是為了:
(1)讓反派更有力道>>>但如前所述,動機與存在都太薄弱,導致毫無力道
(2)藉由(1)讓”你愛的國家在利用完你後反過頭來迫害你”更強烈>>>這算是有成功
(3)讓觀眾帶入奧本海默本人視角體驗永不結束的折磨(負面感受)>>>這有成功,但就有點不耐煩
(4)單純讓觀眾更能帶入整體故事背景,但對劇情推進、人物刻劃等幾無幫助>>>也因這一大段都很疲弱,從安全會議到聽證會的反轉(名聲的洗白)其實幾乎沒有那種劇情轉折帶來的心理補償的滿足感。
故事是到末尾回到愛因斯坦最後與奧本海默的片段,再拉起一波高潮,收的很好。
但片長來說,本以為是因為傳記想說的太多,看完才發現實際上感覺兩個半小時就可以講完故事了。
同時期上映的《不可能的任務致命清算》之所以兩個半小時,是因為它故事篇幅本來就這麼長,需要花到上下兩集才講的完,相較之下這端出來的三小時與預期有所落差,觀影時不會感覺時間過很慢變成一種折磨,單純覺得沒有必要。
而且現在片長超過一定時間電影院還要加錢餒(也可能一直都有,只是很少超過)。
另外還有像藉由女配角帶出奧本海默讀梵文與講出那句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的名言,在安排上顯得輕率且刻意,可以理解是為了建構出這位主角的多面向(風流、會梵文、講出名言在一個片段中講完,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但這樣的輕率與刻意完全是負分的處理。
優點:觀影體驗很像是預告的延伸,一台性能良好的跑車
電影本體敘事模式就是預告的敘事模式,又預告已經把幾個重要的片段剪輯出來了,導致看奧本海默的時候感覺像是在看一部很長的預告。這算是第一次有這種觀影體驗,滿微妙的。
但我認為這是優點,代表他在敘事的節奏是流暢舒服的,像是一台跑車維持在好的狀態奔馳,而這樣的節奏在預告與正片中都有完美保留。
也是這樣的敘事節奏,才能抵消大部分下半場審問篇帶來的疲倦感,不然會更糟糕。我認為差異比較像是場地的不同,上半場是適合跑車奔馳的場地,兩者相得益彰;下半場則不然,但這不妨礙其仍是一台性能良好的跑車的事實。
片段賞析:晉見總統
我認為當中最重要的一段戲是晉見總統的片段。凸顯科學家與政治人物在立場個性與觀點決裂性的不同導致的毫無互相理解的可能,也是本片奧本抵達高峰即將開始下墜的轉折點,安排上頗為巧妙。
這段有點像前陣子常看分析影片提到的《投名狀》,當大哥終於打進權力核心的紫禁城,他進宮想到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勸諫減稅,這類違反當局利益、同時逾越權力階級的發言。
奧本海默類似的發言,出發點竟是自己那微不足道的罪惡感(對杜魯門來說)。彷彿自己才是雙手沾滿鮮血的人,也是因為這樣的恐懼……對於杜魯門來而言簡直可笑。他說:
“大家根本不會知道你是誰,只會知道是我下的命令去投放原子彈。”
以歷史來說確實是這樣,奧本海默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歷史課本上,要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我根本沒有聽過他。
最終會議不歡而散沒有結論。
“別讓我再看到這個愛哭鬼了。”只留下這段送客甚至近乎逐客的輕蔑語句。
作為跟隨奧本在恐懼逐漸擴大終於鼓起勇氣告解,獲得的完全不是寬慰或釋然,而是最被潑了好大一盆冷水 的觀眾,那個帶入感是很強的。是以認為這是一場重要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