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現世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事情是這樣的。 

平常要不是我雞婆地分享文章給朋友們,就是我跟某個媽媽說,有一篇不錯的文章可以參考。再不然,主動列印文章給有教養困擾的朋友們也是我常做的事。  當然,老是翻到某本書的某篇文章,請兒子或是女兒,或是老公讀讀,也是總是免不了的。但是今天事情有了轉變。 

就在一個半小時前,我的兒子,對,就是我的兒子指定我去讀某篇文章。 

起因在於,當兒子有些情緒地跟我說起他的國文老師。說起,老師如何地想用最難的題目考倒他們,情緒激動之下,他用「雞巴」形容了老師。話一出口,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我,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早,於是瞪大了眼睛,倒抽一口氣,完全忘了照顧兒子的怒火,插口問兒子說「兒子,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還滿髒的!」衝出口的話還在耳邊,我心裡就知道完了。 

因為接下來,兒子沉下了臉來,說了句「那不是機車的意思嗎?厚,你不知道啦」轉身就走了。我趕緊趁他身影未離,喊了句「我知道你生氣了,我還想聽,沒別的意思啦」又過了半分鐘,兒子走了回來,撂下另一句話「《我的資優班》那本書你不是看過?記得那一篇嗎?」我快問「哪篇啦,那麼久以前讀的,我都不記得了。」  (補充一下,兒子因為我的推薦,把那本深得他心的書讀得滾瓜爛熟。)  兒子沒好氣地說「『就是屌』」 

聽完他說的篇名,我就知道他想要告訴我什麼了。趁熱趕快跟兒子說「我知道我小題大作了。現在馬上去翻書看喔。」 

拿著書坐到兒子床邊讀著他指定的那一篇文章。原來,底下這段話是兒子想要提醒我的。 

「當然字面解釋是完全不堪的,即使當做無意識的青少年口語,都是不雅的。換成同樣意義的,『很帥』『很酷』都比『很屌』好。現在的學生講『很屌』就是單純的『很帥,很有勇氣呀,很拉風』甚至帶著點『我佩服你怎麼有這種沒有大腦的膽量』的意味。心裡根本沒有一點點邪念,如此而已。字面上的不雅是另一回事,大可諄諄教誨學生知道有些字不是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該用的,這樣也就可以了。教育要容許學生實驗和犯錯。實驗過程中的逾矩是必要之惡,沒有被燙過怎麼會知道端鍋子要小心?」 

看完文章,我跟兒子小小道了個歉,我說,「我知道你沒那個意思,但我確實嚇了一跳」然後竟又把我對所謂髒話的想法少少說了一下(因為兒子提醒我要閉嘴了)。然後,我們又閒聊了關於國文老師,道了晚安,關上兒子房門。 

心裡甜蜜蜜的,兒子願意對誤觸地雷的我,適時說出自己的不舒服,或許一時說不清楚,卻能從「資料庫」找到文章說清楚他的心聲。我只能說,兒子,我知道你總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媽媽多慮了。 

原始文章 2011-12-01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我老是想到女兒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 女兒幼稚園中班的某一天,老師打電話問我,當天早上是不是買了巧克力讓她帶去學校。我告訴老師「沒有」,接著我從老師那裡聽到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個孩子一早到學校就哭了,老師趨前詢問才知道,媽媽早上買的巧克力被我女兒當著面吃掉了。老師向女兒求證時,女兒說「我吃的是
    連著幾年,我都會向朋友的孩子推薦各式假期時有趣的營隊活動。那孩子去了兩三次,但漸漸地就不願意再去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見面,我向他詢問以往參加活動的心得,所得到的答案竟是簡短的「我不知道」。這時,朋友在一旁叨唸了起來,說是那孩子不論問什麼,總是回說「不知道」,有時候被逼急了就會說「無聊」,想再聽
    自從為人母以來,因為某種「為了孩子好」的情結,一廂情願地為孩子做了某事或買了某物,卻沒有得到預期回應的狀況實在不少。 所幸,我並不會因此強迫孩子接受我的好意,進而引起一場拉鋸戰,多半情況下,我會摸摸鼻子獨自承擔自己一頭熱的結果。那結果雖然令人傷心,卻並不傷及我跟孩子之間的感情。而且我越來越確定,那樣
    一 「你再把腳伸出來,試試看!」 「……」 二 「我們戴口罩,好不好?」 接著是一聲拍打在皮肉上的響聲。 「……」 以上兩段對話紀錄,是我某兩日在公共場所的見聞,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原本應有的兩人應對卻只有一人唱獨角戲,而另一方的回應超乎我預期的靜默。好奇查看之後,發現第一個孩子只有六七個月
    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 有一家四口:年輕的爸爸媽媽與兩個學齡前孩子,一起坐火車出遊。在車上兩個孩子高聲玩樂,爸媽屢勸不聽,最後說出「再不聽話,到站就回家不玩了」的警告。結果,兩個孩子依然故我地玩到火車到站,一下車,爸爸立刻往購票口去,買了回程票直接帶孩子們到月台,要坐上回程火車。這時,兩個孩子如大夢初
    最近同事正在如火如荼地編輯一本關於「懷孕生產育兒」的百科。仍舊未婚的她,會不時拋出許多相關的疑問。那些疑問不斷地搖晃著我的腦袋,而那些原本包裹著「懷孕很甜蜜」、「小寶寶超可愛」糖衣的最真實記憶,隨著糖衣剝落而逐漸浮現。 「對厚!原來還有那麼多慌張與焦慮的心情,我都忘了。」於是,我想起了,兒子剛出生
    最近,我老是想到女兒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 女兒幼稚園中班的某一天,老師打電話問我,當天早上是不是買了巧克力讓她帶去學校。我告訴老師「沒有」,接著我從老師那裡聽到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個孩子一早到學校就哭了,老師趨前詢問才知道,媽媽早上買的巧克力被我女兒當著面吃掉了。老師向女兒求證時,女兒說「我吃的是
    連著幾年,我都會向朋友的孩子推薦各式假期時有趣的營隊活動。那孩子去了兩三次,但漸漸地就不願意再去了。 記得,有一次我們見面,我向他詢問以往參加活動的心得,所得到的答案竟是簡短的「我不知道」。這時,朋友在一旁叨唸了起來,說是那孩子不論問什麼,總是回說「不知道」,有時候被逼急了就會說「無聊」,想再聽
    自從為人母以來,因為某種「為了孩子好」的情結,一廂情願地為孩子做了某事或買了某物,卻沒有得到預期回應的狀況實在不少。 所幸,我並不會因此強迫孩子接受我的好意,進而引起一場拉鋸戰,多半情況下,我會摸摸鼻子獨自承擔自己一頭熱的結果。那結果雖然令人傷心,卻並不傷及我跟孩子之間的感情。而且我越來越確定,那樣
    一 「你再把腳伸出來,試試看!」 「……」 二 「我們戴口罩,好不好?」 接著是一聲拍打在皮肉上的響聲。 「……」 以上兩段對話紀錄,是我某兩日在公共場所的見聞,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為,原本應有的兩人應對卻只有一人唱獨角戲,而另一方的回應超乎我預期的靜默。好奇查看之後,發現第一個孩子只有六七個月
    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 有一家四口:年輕的爸爸媽媽與兩個學齡前孩子,一起坐火車出遊。在車上兩個孩子高聲玩樂,爸媽屢勸不聽,最後說出「再不聽話,到站就回家不玩了」的警告。結果,兩個孩子依然故我地玩到火車到站,一下車,爸爸立刻往購票口去,買了回程票直接帶孩子們到月台,要坐上回程火車。這時,兩個孩子如大夢初
    最近同事正在如火如荼地編輯一本關於「懷孕生產育兒」的百科。仍舊未婚的她,會不時拋出許多相關的疑問。那些疑問不斷地搖晃著我的腦袋,而那些原本包裹著「懷孕很甜蜜」、「小寶寶超可愛」糖衣的最真實記憶,隨著糖衣剝落而逐漸浮現。 「對厚!原來還有那麼多慌張與焦慮的心情,我都忘了。」於是,我想起了,兒子剛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那根很粗的東西橫插出制服褲拉鍊,視覺效果滿分,而且他的屌跟他的膚色一樣粉而紅潤,沒有包皮蓋住的龜頭看起來像一顆沾了果糖的巨型草莓,的確會讓人有種想摸的衝動,然後我的手就不聽使喚的摸過去握住了,不得不說那根雞巴握起來真的粗,而且一握住之後青筋就通通浮起來,邊擼就觸感滿滿,真是根好物。
    Thumbnail
    我跟兒子的很多對話都很有詩意,我想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兒子有天說要給我「火箭口味的蛋糕」,這句話停在我腦袋裡很久很久,一直想練習用文字來形容它,卻始終找不到適合的字句~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涼爽的午後, 我和好友在校園的走廊邊聊著大兒的升學去向。 「哎呀!那是她的小孩呀!不見得適合你兒子。聽聽就好~」 「就像我不喜歡一些育兒書,特別是那種憑藉著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就產出一堆理論的⋯」 「就是個人的經驗談嘛!又不見得適用在每個孩子!有些看了覺得浪費時間,還製造恐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孩子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不雅字句」而感到尷尬?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他們會好奇的探索語言的各種可能,包括那些讓大人們臉紅心跳的詞彙。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或困擾,但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黃金的教育機會? 閱讀全文,理解孩子探索語言的自然過程,探討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他那根很粗的東西橫插出制服褲拉鍊,視覺效果滿分,而且他的屌跟他的膚色一樣粉而紅潤,沒有包皮蓋住的龜頭看起來像一顆沾了果糖的巨型草莓,的確會讓人有種想摸的衝動,然後我的手就不聽使喚的摸過去握住了,不得不說那根雞巴握起來真的粗,而且一握住之後青筋就通通浮起來,邊擼就觸感滿滿,真是根好物。
    Thumbnail
    我跟兒子的很多對話都很有詩意,我想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兒子有天說要給我「火箭口味的蛋糕」,這句話停在我腦袋裡很久很久,一直想練習用文字來形容它,卻始終找不到適合的字句~
    Thumbnail
    昨天去早市吃麵時,遇到了以前的學生家長。 他的小孩我印象很清楚,小時候被家長寵壞,變成是一個只知道讀書卻缺乏生活自律、甚至生活能力的學生。 我第一天教他就對家長講我會關注在生活能力部份,意思是訓練他有能力生存在社會上不會處處碰壁,家長很相信我,於是就開始進行改變性格大作戰了。 首先就是請他整理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媽媽對長子國中會考的心情與期待的文章。從長子的成長與努力,到媽媽對他的期待與自我反省,表達了母子之間的愛與成長。
    Thumbnail
    涼爽的午後, 我和好友在校園的走廊邊聊著大兒的升學去向。 「哎呀!那是她的小孩呀!不見得適合你兒子。聽聽就好~」 「就像我不喜歡一些育兒書,特別是那種憑藉著自己養育孩子的經驗,就產出一堆理論的⋯」 「就是個人的經驗談嘛!又不見得適用在每個孩子!有些看了覺得浪費時間,還製造恐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孩子無意間脫口而出的「不雅字句」而感到尷尬?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他們會好奇的探索語言的各種可能,包括那些讓大人們臉紅心跳的詞彙。 面對這樣的情況,許多父母的第一反應是尷尬或困擾,但有沒有想過,這其實是一個黃金的教育機會? 閱讀全文,理解孩子探索語言的自然過程,探討如何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Thumbnail
    孩子上了小二以後複習功課、練琴,不喜歡媽咪在旁邊,總是指定爸爸。我很納悶,是兒子崇拜爸爸?兒子已經脫離跟媽咪撒嬌的階段?亦是男人間建立了秘密對話?可是兒子才八歲耶! 要稱作男人應該還早吧!
    其實小孩一直都在學身旁大人的一切,尤其是主要照顧者的小言小行,這些只是還不會馬上表現出來而已,不代表他沒學起來。 而且小孩真的只學「你所做的」,而不一定會聽「你所說的」,身教真的重於言教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