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宣示戒菸這件事情,我始終保留,因為我認為只要開口就要努力做到。所以我以前「戒菸」大多都是默默地說──一段時間少抽、甚至幾乎沒抽,然後破戒。
假裝沒人知道。
以前我曾經有兩段戒菸的印象,其中一段是多年前健康檢查發現肺部有白點。我在報告出爐後嚇得戒菸,前往雙和醫院掛號胸腔內科,只記得掛到幾個禮拜後的門診,胸腔科醫生表達再照一次X光與MRI。,只記得掛到幾個禮拜後的門診,胸腔科醫生表達再照一次X光與MRI。
MRI報告出爐後,醫生告訴我,我的肺部比多數非吸菸者還要健康。
「你有運動的習慣?」醫生問我。
「對。」當時我有跑馬拉松,至少每個月都練跑100至150公里。
「跑步是好習慣,要繼續維持呀!」
雖然有抽菸,但我也有運動,所以肺部甚至比一般人還要健康呢!那我何必戒菸呢?於是,我出診間後就去買菸了。
我記憶中,此種戒菸大概維繫了三個月。
後來還有一次戒菸,是將近三年前,因為當時家裡發生點事情,我不知道未來有沒有機會公開地說。總之,我家也是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原本住家裡爽爽用一整層的我,不得不考慮購新屋。因為開始看房子,被房價嚇到吃手手所以戒菸。
以戒菸而言,當時並不是個好時機點,因為是被迫戒菸不是真心想要戒菸。加上當時我情緒狀況不怎麼理想,只記得戒菸戒了兩個月,後來決定恢復抽菸,改去諮商,從根本解決心理議題。
(結論:諮商排解壓力比抽菸有效)
又過了三年,其中歷經家母自殺(但是沒死)還有家父腦瘤開刀——這兩位目前是分居狀態,而我仍然頻頻地因為兩人,無論是個別或者共同的事情容易有情緒漩渦。
這裡是認真的理論了哦,任何習慣、行為的改變都可以套用此模型
心理學家James Prochaska曾提出行為的變化階段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模型如下:
(不過我喜歡稱為「行為改變的五階段」。)
一、改變前期階段(Pre-contemplation):此階段,行為人(下稱我們)並沒有改變意願,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需要改變。
二、沉思階段 (Contemplation):我們進入考慮改變的階段。終於意識行為帶來的問題,同時也理解改變會為自己帶來進步。不過,此階段的我們單純空想,還在思索是不是真的要改變既有行為,所以才會叫做沉思期。
換言之,多數人如果仍維持惡習(不管是暴飲暴食、嗜喝飲料、抽菸、甚至是劈腿等),是因為仍處在改變前期,也就是第一階段,並無意識到現在的行為有任何問題。所以,當你有朋友有任何惡習,你當然可以善意提醒,但他如果沒有回應,實在沒必要多說惹人厭。他想改變的話,勢必是因為某些事件,讓他自己體認到應該改變(讓行為人「自己」意識應當改變是重點),屆時他自然會進入「沉思階段」。
我想多數人都在第一階段跟第二階段之間搖擺,少數人踏到第二階段,但因為沒有鼓起勇氣或者支持不足,所以無法進入第三階段。
所謂的支持:「我認為你說得很好,我們不應該每天訂飲料!」、「其實我也覺得抽菸對你不好,還是我陪你去戒菸門診?」、「我們一起去運動吧!不要每天都在家裡吃零食好了!」
三、準備階段 (Preparation):此時,我們在沉思過後覺得應該改變,也總算下了決定,並開始準備要在短期內開始執行改變計劃。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因為會影響到行為改變的持續可能性。
四、行動階段 (Action):開始具體行動,更正舊有行為,行為並已經持續地有所改變。在這個階段,我們仍然容易有鬆懈,所以更需要身邊人大量的支持和鼓勵,才能夠堅持下去。
五、維持階段 (Maintenance):我們終於完全戒除過去的習慣,而新習得之行為已經持續半年或以上,但還是很容易讓舊有行為復發。
以上五個階段包括了正向改變涉及的歷程,但還有一個最關鍵的階段──
六、復發階段 (Relapse):我們的新行為隨時有回復舊狀態的可能。
若不幸復發階段,要檢討並重新評估改變的動機和阻礙,採取更強的執行力來維持所得的改變。
這張圖片真的很殘酷,Relapse也在循環裡面。「復發階段」本來就是戒除任何惡習的「必然發生階段」。
以減肥來看,減來減去,到最後你還不是要繼續吃大餐?(無誤)
所以,戒菸確實是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因為當你復發,重新回到尼古丁跟焦油的懷抱──選擇用嘴巴去吸汽車排氣管,就等於前面的行為改變全盤無效。其實戒菸的行為與禁絕復發的特性,可以想像它跟戒毒沒有兩樣!
理論終於結束了,掌聲鼓勵鼓勵!
說回我的戒菸,只能說有些過於倉促:我想要戒菸已經好一陣子。自從從三年前那次短短戒菸後,就一直有在思考了。
事實上,我有計畫在今年生日前後戒菸(我7月6日生日),後來剛好撞到家父住院開刀,大致告一段落後。我7/31突然決定要立即戒菸,8/1把最後一包菸抽完就當下開始戒菸。不過8/4因為家裡又發生事情,我氣到跑去買菸抽,抽了幾根就扔進垃圾桶。
但這次的破戒讓我發現光靠自己的意志力不夠,事前「準備階段」並不充足——光靠閱讀《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可能不夠。
我回想起以前心理學教的「行為改變五階段」,8/5起我又重新進入準備階段。
查找功課、加入戒菸成功社團汲取經驗、在戒菸打氣社團閱讀戒菸鬥士們的經驗、哪裡有戒菸門診、台灣的戒菸補助怎麼計算、目前常見的戒菸方式、戒菸藥物各有甚麼特性?
我打了好幾通電話,最起初的計畫是去戒菸藥局,因為我以為這樣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去領藥,省去戒菸「門診」的麻煩。但是戒菸藥師的排班時間反而變成需要在每次就診跟回診前先確認,畢竟藥局的戒菸門診是跟著戒菸藥師走,所以根本沒有比較靈活──藥局不會公告戒菸藥師的排班。再者,戒菸藥師常有離職問題,而台灣的戒菸補助規定一年有兩次療程,每一次療程限制要在90天內完成(8週),而且需要在同一醫療院所。
很多戒菸者竟然反應,因為藥局的戒菸藥師離職而療程被迫中斷。
接著我考慮配套比較完善的大型醫院,大型醫院通常另外設有專責的戒菸個管師,可以定期進行關心追蹤,支持力道比較大。此外醫院的戒菸藥品、替代尼古丁很多元,戒菸經驗也比較充足。
不過大醫院回診費時,一次療程的八次回診,總不可能去擠8次晚診,或請8次上午或者下午的假,畢竟大醫院一次看診至少就要兩個小時。
最後我決定去診所,週六電話或訊息打擾了鄰近的幾間診所:一位醫生說以前有合作戒菸門診,現在則沒有了;另外一位醫生則沒有我想要使用的替代尼古丁產品。我最後選擇去離家3公里遠的內科診所,該診所在戒菸社團的風評不錯,重點是戒菸產品齊全。
換言之,並不是每一間有戒菸門診的診所都會有所有的戒菸產品跟藥品,就連衛生福利部公告的戒菸門診清單,有部分早已沒有戒菸門診──其中藥局有將近1/3都已不再合作(推測跟藥師的離職率有關係,病人常撲空反而會對藥局有負面評價)。
建議你如果有確認想要戒菸的門診標的,最好一間一間詢問,「你們現在還有戒菸門診嗎?」、「你們有提供什麼樣的戒菸藥品?有尼古丁貼片嗎?有口嚼片嗎?有尼古丁噴霧嗎?」——尤其是你若已經有心有所屬的戒菸產品了。
於是,我經歷了兩天「準備階段」,立刻進入「行動階段」,週一就前往戒菸門診了。
事實上,早先的戒菸計畫確實草率,就連《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都建議邊抽菸邊閱讀:一邊抽菸的時候反思書上提到的「抽菸的好處」——根本沒有好處,再一邊閱讀吸收新觀念,扭轉自己的錯誤認知,並抽臭死人的菸時一邊思考,才會讓你真的下定決心跟作者一起戒菸。
《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雖然是作者的個人戒菸經驗談,但可以在閱讀時發現他偏向的戒菸策略是心理學理論中的「認知行為療法」,藉此引導閱讀者戒菸──改變抽菸者的非理性性念。不過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太複雜,未來有機會再另開話題。
關於《1000萬人都說有效的輕鬆戒菸法》最諷刺的是,其作者因為肺炎過世,他畢竟也曾經當了33年的老菸槍。
他說:「這樣也好,我的死能幫助更多人戒菸。」
太座問,我幹嘛去戒菸門診。
我說,我經歷過戒菸的戒斷症狀,我知道再來的抽菸欲求會更強,與其「預期」失敗破戒不如提前準備。
我前往就診戒菸門診的診所是內科診所,專做成人健檢。按照診所的慣例,診所替我做了半套的健康檢查。加上上個月公司才做了完整的健康檢查,當時我還課金加了不少檢查——大部分是跟肺部有關的。
診所醫生看了報告,順便統整我的健康狀況。
「你的身體狀況很好,無論是身高、體重、BMI、體脂肪、飯後血糖、血壓、脈搏等。加上你說上個月出爐的健康檢查報告沒有紅字,又一週運動三天。你的生活習慣跟身體狀況幾乎毫無問題,你也沒有任何抽菸的後遺症,比方說咳嗽、心血管疾病,甚至之前你確診covid-19,我也看得到你幾乎是無症狀。我很好奇為什麼你想要戒菸?」
事實上我的健檢報告有指出膽囊有息肉,不過息肉這兩年似乎縮小了 (可能跟我這一年來改以麥片當早餐有關係)。而我滿滿的四頁健康檢查報告,確實沒有任何紅字,這在我們辦公室十幾個人當中,幾乎可以說是唯一。
而我大概從開始跑步以後,幾乎都是保持無紅字狀態。
(疫情中間有一年沒跑步、重訓,立刻出現幾項紅字。但恢復跑步跟運動後又沒紅字了!)
「我今年37歲。我是19歲開始抽菸的,如果我繼續抽下去,那我抽菸的生命就會比沒抽菸的生命長,我不想要這樣。」
醫生聽完我的戒菸理由後,愣了一下,他笑了出來。
「這個理由不錯。」他補充道:「至少我從來沒聽過。」
夢想終於實現了!
我一直有個夢想。
長期以來,我上班時大多去馬路對面的超商買菸,買到女店員看到我就會預先拿菸出來並掃碼,再等我的手機載具。
今天我早上休兩小時去戒菸門診,進辦公室先去超商買咖啡。女店員依然熟練地替我拿菸出來。
我終於能夠說一直想說的那句話了——「謝謝,但香菸不用,我戒菸了。」
(其實不過戒菸一個禮拜,其中有一天還破戒。)
女店員聽到我說戒菸,她先是慌亂地把菸收起來,然後笑了一下。
「你的夢想真的有夠廢!」
其實我很害怕,因為就我有印象,開始獨立思考……甚至寫作、部落格,還有去年恢復的小說連載、投稿出版、新簽其他出版合約,我幾乎都是在有抽菸的情況下完成的。
不過,這應該不是不戒菸的理由。
再者,我相信我走到現在,仰賴的不是尼古丁──而是自己的努力。
我會繼續加油。
我知道這一切都不容易,因為我正在對抗尼古丁的戒斷症狀──每個人的症狀均不相同。而我提到過去兩次戒菸的記憶,其中一次我根本無法從記帳資料找到資料——我從出社會開始用excel記帳,每個月的菸錢數量一目了然,猜想當時八成只是減量少抽菸而根本沒有戒菸。而另外一次真實存在的戒菸,其實只維持了40天不到。
我竟然喜孜孜地在戒菸門診自稱曾經戒菸失敗兩次,一次維持三個月、一次維持兩個月。其實我只嘗試戒菸過一次,另外一次根本就是我幻想出來的。
不過,至少這次我沒有幻想。
我會加油的!!
然後,我最後的戒菸選擇是尼古丁噴霧(戒菸門診拿的)、喉糖(靠嘴巴吃飯所以本來就有準備)、大量的冰水(想抽菸就去灌冰水,害我半夜一直起來尿尿),還有塞鼻子的薄荷條。
反正沒事多喝水,嘴巴癢就去含喉糖,突然想抽菸我就用薄荷條塞鼻子。尼古丁噴霧我備而不用,畢竟我還是想要戒除尼古丁。之所以會去戒菸門診拿噴霧,除了可以省下自費的1000元外,是我料想,當瞬間壓力爆棚,復又想要用以前的紓壓方式臭臭菸時,可以噴尼古丁過過乾癮!
這樣可以少掉破戒的可能性。
我準備可是很齊全的!!!!
如果你也想戒菸,那麼一起吧!
不要給自己找理由了,做點準備,我們一起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