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釀影評|持續蛻變的方寸江湖──從《聖石傳說》到《素還真》看霹靂布袋戲的影視革命與衰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raw-image

掌中乾坤化萬千,以《雲州大儒俠》為首的布袋戲旋風於 1970 年席捲臺灣,使布袋戲成為台灣野臺戲文化中最廣為人知的代表。隨著時代更迭,《雲州大儒俠》的完結卻未使布袋戲就此消失於文化舞臺,黃家後輩以黃強華、黃文擇、黃立綱、黃文耀等人為首,繼續以電視平臺、出租影音乃至串流平台承接家族世代相傳的布袋戲產業。

自黃俊雄將布袋戲搬上電視平臺,開啟了戲偶和影視特效逐步走向精緻化的時代以來,黃家體系所引領的布袋戲風潮一直秉持求新求變的精神,不斷推動布袋戲產業走向另一個高峰,黃強華、黃文擇創造出全新的霹靂宇宙,黃立綱則承襲經典,繼續以史艷文和藏鏡人為要角鋪墊《雲州大儒俠》後的故事;黃文耀開創的天宇宇宙雖相對冷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07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執起導演筒的莒哈絲,同樣拒絕陷入男性導演的創作思維,她把攝影機當作鋼筆、把聲音和影像當做文字,繼續執行著顛覆性的文學實驗,藉由聲音和畫面的分離,用「痛苦的書寫」解構傳統電影用時間和空間建立的線性敘事,引導觀眾進入私密的女性內心世界:跳動的慾望、擺動的歡愉、死亡的驅力。
在環境、性別、種族議題下長大的 Z 世代觀眾,往往也重視電影背後包裹的議題,以及對於時代的映照──單純的砍砍殺殺、裝神弄鬼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Z 世代觀眾與創作者追求的不是高深莫測,但也不甘於單純的無腦血漿,即使有些老一輩的創作者嫌棄 Z 世代難搞,但如此的訴求確實造就了新一波的恐怖片浪潮。
第一代移民的孩子長大以後,遂將複雜的家庭史拍成了電影。《夢想之地》是回望長輩與自己的差異,以及在隔閡裡仍不滅的緣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則紀錄下在異地成長之艱辛與尋根之旅;《之前的我們》的書寫發生在更久的以後,第二代移民已經長成大人、成為「道地」的紐約客後,與闊別十二年的韓國青梅竹馬重新聯繫上的因緣。
這些故事有著滿載爆發力的跌宕情節、高度原創性的設定、主要人物都透著一份迷人但難以穿透的曖昧性,海史密斯這個名字多年以來,也就連結著這些作品的膾炙人口。書「太好看」了,那麼環環相扣又緊湊,那麼無一絲鬆懈的連續性,以致於讓人們忽略了在這些書頁後頭,竟是一個在某種意義上不相像、拼湊不起來的崎嶇靈魂。
作為非典型愛情作品,《戀夏500日》劍走偏鋒,雖然試圖挖掘愛情的醜陋,卻又把它包裝成一則尋常的失戀故事,然後在敘事的過程中,持續埋下各種不對勁,讓人開始懷疑失戀者的說詞,甚至開始思考「失戀」是否就代表毫無過失?純粹的受害者,會不會只是一廂情願?
我們都難忘《愛情影片》將偷窺暗戀的情意刻劃得絲絲入扣,情節的轉折更是神來一筆,毫無疑問是當年最佳電影。但《雙面薇若妮卡》與後來的「藍白紅三部曲」更是奠定他在台灣市場藝術片大師名聲的重要作品。本文將從他九〇年代的這四部作品切入,來淺談奇士勞斯基在創作生涯最後階段的作品。
執起導演筒的莒哈絲,同樣拒絕陷入男性導演的創作思維,她把攝影機當作鋼筆、把聲音和影像當做文字,繼續執行著顛覆性的文學實驗,藉由聲音和畫面的分離,用「痛苦的書寫」解構傳統電影用時間和空間建立的線性敘事,引導觀眾進入私密的女性內心世界:跳動的慾望、擺動的歡愉、死亡的驅力。
在環境、性別、種族議題下長大的 Z 世代觀眾,往往也重視電影背後包裹的議題,以及對於時代的映照──單純的砍砍殺殺、裝神弄鬼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Z 世代觀眾與創作者追求的不是高深莫測,但也不甘於單純的無腦血漿,即使有些老一輩的創作者嫌棄 Z 世代難搞,但如此的訴求確實造就了新一波的恐怖片浪潮。
第一代移民的孩子長大以後,遂將複雜的家庭史拍成了電影。《夢想之地》是回望長輩與自己的差異,以及在隔閡裡仍不滅的緣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則紀錄下在異地成長之艱辛與尋根之旅;《之前的我們》的書寫發生在更久的以後,第二代移民已經長成大人、成為「道地」的紐約客後,與闊別十二年的韓國青梅竹馬重新聯繫上的因緣。
這些故事有著滿載爆發力的跌宕情節、高度原創性的設定、主要人物都透著一份迷人但難以穿透的曖昧性,海史密斯這個名字多年以來,也就連結著這些作品的膾炙人口。書「太好看」了,那麼環環相扣又緊湊,那麼無一絲鬆懈的連續性,以致於讓人們忽略了在這些書頁後頭,竟是一個在某種意義上不相像、拼湊不起來的崎嶇靈魂。
作為非典型愛情作品,《戀夏500日》劍走偏鋒,雖然試圖挖掘愛情的醜陋,卻又把它包裝成一則尋常的失戀故事,然後在敘事的過程中,持續埋下各種不對勁,讓人開始懷疑失戀者的說詞,甚至開始思考「失戀」是否就代表毫無過失?純粹的受害者,會不會只是一廂情願?
我們都難忘《愛情影片》將偷窺暗戀的情意刻劃得絲絲入扣,情節的轉折更是神來一筆,毫無疑問是當年最佳電影。但《雙面薇若妮卡》與後來的「藍白紅三部曲」更是奠定他在台灣市場藝術片大師名聲的重要作品。本文將從他九〇年代的這四部作品切入,來淺談奇士勞斯基在創作生涯最後階段的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在《霹靂劍蹤》中主導劇情的骨簫,心狠手辣達到殘暴、變態的程度,擅長用迷魂簫聲迷惑催眠敵人,原來這種武學設定早在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已經出現⋯⋯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是現存的早期電視布袋戲劇集,共十三集,由黃俊郎主演,製作人劉文雄,王卿、稻草人編劇,陳碧珍編審⋯⋯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2023年初,我在朋友的介紹下看完了霹靂布袋戲的《霹靂劍蹤》,又看了不少有關霹靂的訪問和報導,漸漸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了。
Thumbnail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正展出於鹿港十宜樓的掌中戲傳統木作戲台,是由人間國寶李秉圭老師帶領藝生完成的傳習作品。「鹿溪文史工作室」安排了一系列現場使用此戲台演出的傳統掌中戲活動。 我在上週六觀賞了由「彰藝園掌中劇團」出演的《鄭和下西洋》之〈撒髮國〉戲齣,驚嘆裡面有眾多與道門修練相關的符碼,正好來一篇久違的觀後心得。
Thumbnail
在《霹靂劍蹤》中主導劇情的骨簫,心狠手辣達到殘暴、變態的程度,擅長用迷魂簫聲迷惑催眠敵人,原來這種武學設定早在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已經出現⋯⋯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是現存的早期電視布袋戲劇集,共十三集,由黃俊郎主演,製作人劉文雄,王卿、稻草人編劇,陳碧珍編審⋯⋯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2023年初,我在朋友的介紹下看完了霹靂布袋戲的《霹靂劍蹤》,又看了不少有關霹靂的訪問和報導,漸漸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了。
Thumbnail
在霹靂布袋戲這種融合仙俠、傳統武俠、武俠化科幻/奇幻的特殊劇種裡,與「龍」有關的戲劇元素不勝枚舉。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