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到印尼只聯想到傭工的國家,是不配談國際化的
這是我去日惹藝術踩點幾天的極大感觸!
短短幾天走馬看花,要奢談一個文化城市的藝術面貌,是不自量力。但畢竟去參觀了藝術節、畫廊、替代空間,也因策展人好友引介,與當地藝術家有些許互動,所謂「常譚勝不譚」,總是有些值得分享的pleasant surprise.
首先,日惹的國際化,至少文化與藝術圈來說,勝過台北市。就我參訪所見:所有的藝展與空間都有詳盡的英文說明,藝術家與接待人員英語溝通順暢尚稱餘事,展覽邀請國外藝術家、策展人、畫廊有國外據點、甚至就是外國人老闆的--我說的還不是知名國際連鎖畫廊--比例高過台北市。最特別的是:有相當的藝術界人士是生為歐洲人歸化為印尼籍的。這種可就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以為白種人來掠奪弱勢亞洲,反而是植根在地促進交流的。
日惹之國際化與其殖民歷史以及觀光名勝固然有關,但全球有世界文化遺產的歐洲前殖民地城鎭多矣,可不見得都是藝文搖籃。我認為真正的關鍵,是在藝術家、藝術團體與組合的企圖心,以及行動力。現在是日惹觀光旺季,國立藝術館進行著ArtJOG,多家空間聯合舉辦Art Week; 事實上同一時段有86個展!一個不到五十萬人口,鬧市中心才四線道馬路的小城,藝展比超過千萬人口的北台灣還多!印尼政府對藝術活動投入資源少之又少,我確實也鮮少看見展覽看板有什麽文化部、市政府大剌剌盤踞「指導單位」的。印尼藝術家當然不僅以本土市場為目標。以我的見聞,他們互通情報、抱團打群架、邁大步出大門,戰鬥力強大。或許也因為不靠政府補助,目標設定在國際,所以創作題材與方式反而開闊,不像此間不少藝術家迎合本地官民主旋律的狹窄套路。也因為面目多樣、生產者多、產品多,再配合國際人流,形成藝術產業的國際化,水到渠成,反饋藝術家的,是更大的機會、以及更深厚的創作能量。
另一個很令我這種略有觀展資歷的人印象深刻的,是印尼人創作與布展的細膩到位。以ArtJOG 為例:一樓是成熟且指標型藝術家,二樓是較年輕的藝術家,三樓是初出茅廬或者學生的展覽。但是所有的展件,完成度與細節都是拳拳到肉。即使是二、三樓的布展,從展板、塗裝、照明、線路、音響、標示、現場說明人員,都不但不遜於台北雙年展,且在襯托產品價值感與氣氛上,是超過國美館台灣雙年展。而印尼藝術家的繪畫與裝置作品,看得出是一絲不茍。策展人朋友說:他在台灣與印尼佈展最大的反差,就是台灣的工班很難控制品質,而且經常趕工了事,不在乎收尾與細節;印尼的工班看似慢條斯理,但佈線、木工打磨、油漆,則是確確實實。必須說:我在台灣看展最洩氣的,就是即使是國家大展,也偶能發現「露出馬腳」的尷尬--或是藝術家,或是佈展公司,比起吃八寶飯時咬到一顆小石子,還要煞風景。
有人問:照這樣看,豈非日惹的藝術已經超越台北?倒不能這樣講。比方,我看了這些展,沒見到數位藝術與科技裝置;攝影錄像作品尚可,複合媒材比例較低。策展論述還是較保守。但這也可能由於這不是雙年展,不能貿然以為日惹沒有「前衛」作品。別忘了!卡塞爾文件展破天荒請Ruangrupa策展,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是雅加達的保守本土藝術團體。日惹乃至全印尼的藝術家迄今借Ruangrupa光環闖盪國際仍比比皆是,而外國藝術界,包括區區在下,因而動念去印尼履勘的,尤不在話下。我們的鄰邦韓國藝術圈就早就拓展了印尼網路,我也在日惹目擊韓國藝術家佈展,主視覺光明正大列出韓國文化觀光體育部贊助的字樣。綜合各方條件以及發展潛力考量,一個歐洲的畫廊、策展人、藝術家,到遠東來考察、駐村,跳過台灣,直趨印尼,我認為是非常合理的選擇。
此間各界建立自信心的方式,是慣於摭拾別人的缺點,大肆宣揚,做為自己不必進步的藉口。基本教義派更愛用「人家那麽好,你就搬去啊!」來鞏固台灣難波萬的信仰。對此,我只能說:一個不願知己知彼的社會,是註定要落伍掉隊的!
#印尼
#藝術收藏
#藝術市場
#國際化
#ruangru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