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3|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醫療筆記16-疫起

前言

在netflix看到之前就想看的影片-疫起,因為去年的COVID-19把我們弄得人仰馬翻的,所以看到這片子,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醫療白色巨塔錄,金筆敘說醫護書,客從路過與相逢,浪盡天涯人生故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經驗分享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衛教篇
喜歡我的臨床醫療真實故事嗎?可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醫療實況篇
喜歡我的臨床筆記嗎(含民眾更多新知識),可以參考我的-醫療實戰筆記
更多經典的臨床故事分享給路過的你們


回朔疫情(COVID-19)

這要從我們醫療端開始說起,前年和去年的COVID-19真的是醫療人員的一個噩夢,真的是揮之不散的噩夢起。

因為當時大家對病毒的引發沒有這麼了解,且前年當初開始確診時,大家都人心惶惶,只要是送來的病患一律在外頭等候,因為不確定因素太多了,不知道會不會傳染給其他人

然後當時疫情爆發了,首先醫護人員只能先當第一批施打疫苗-AZ,因為要照顧病患及醫院工作的規定,所以當時第一批人員有8-9成以上都打到AZ疫苗,而之後才有出其他廠商:默德納、BNT、Nuvaxovid、高端、次世代等。


疫情爆發後,我自己甚至不敢跟家人接觸,因為工作太多接觸者了,深怕自己在潛伏期傳染給家人,所以都在醫院洗澡,洗完回家在洗一次,避免傳染給家裡。畢竟當時對COVID-19不了解,能準備的我只好多做防護措施!


覺得用餐最可憐的是,醫療人員只能在一個隔間的小房間用餐,且不能太多人,明知道急診病患很多,還要分批來進餐,我當時真的吃超快的,大概5分鐘內吃完繼續回單位工作,因為患者太多了,我們真的沒這麼多人可以進行。


想想當時,偏鄉醫院的人力更是困乏到極點,當然我們也不例外,因為第一線的人力只足夠撐急診內部的,對於外部的病患,我們只好採取了先採檢COVID-19,等到陰性了在放進來,這時候就產生了問題!

  1. 外頭也要抽血、點滴治療,而急診內部也要有護理師,怎麼辦?人力就固定的,沒辦法支撐這麼多患者。
  2. 經常遇到下大雨,而我們第一線護理師要把病患在推床到急診時,只好面對風雨推入,且當時醫院還有裝置過床傘(用鐵條拼成的遮雨傘,因為是不銹鋼條,重量非一般)、氧氣筒(放置床上),加上病患的重量這樣3-4位一起推入。
  3. 外頭氧氣筒則必須有人去觀看,不然流量用盡,病患就沒有氧氣可用

因為太多的因素需要護理人員,所以只好大家加班犧牲休假天數,來確保醫療量能能維持運行。畢竟這也不是大家希望的,所以只好共體時艱。


因為確診流程更麻煩,記得前年到去年的年半,沒到院的基本資料、健保卡、金錢收費等所有工程都要經過紫消燈處理20分後再執行。而花的時間累積的病患越多,你就會處理越久,我記得之前3個班的病患數量曾因確診患者暴增到3-4倍,你們很難想像,夜間10點多到凌晨5點多,確診的人不停的往急診看診的畫面,這真的是有~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

而疫情大爆發的時候,最傻眼的是病患有輕症跟重症,重症就是安養院確診,病患長期臥床呼吸喘的病人,這種要在外頭治療,真的是很艱困的環境。
  1. 要蒸氣吸入藥物,護理師不時要去外頭隔離區更換面罩、吸入器,變成我們有時候要兩頭跑,以免蒸氣吸入藥物吸完,病患仍需要氧氣呼吸等
  2. 在外頭打針,真的是很花時間及困難的場所,因為穿著兔寶寶衣服(全身隔離衣)+防護面罩,滿頭大汗的情況下,流汗不能用手擦拭,只能撐著去做治療,而呼吸時面罩產生霧氣,要打靜脈留置針成更困難的情況,明明可以順利的病患,因環境因素都會多花時間在處理。
  3. 在外頭就會有家屬不停的跑進急診第一道門問:抽血報告好了沒?甚麼時候可以上病房?我可以先回家休息了嗎?還要多久輪到我?體力的壓榨和心理的壓榨,其實護理師已經很過勞了,還要花時間跟家屬解釋!
  4. 確診的病患,還要急診室協助推床至負壓隔離病房,你們知道我們護理師面對多少狂風暴雨下,穿著全副武裝在大雨下推病人嗎?只因為要確保病患的安全,每次脫下隔離衣的時候,滿身大汗,真的像在太陽底下曬的感覺,這種疲勞壓榨真的第一線的護理師,應該更感同身受。


這時間點的同時,又要談到輕症的病患,可能就一般的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結果問下來的原因,大部分如下

  1. 找朋友聚餐、吃飯、唱歌等等
  2. 家裡面有人從XX回來
  3. 平時在外頭沒戴口罩
  4. 因為確診要來急診開診斷書

你就看到這群人在外頭,不停得划手機跟聊天,等內部人員處理他們病摘及出院帶藥,常常會超過1小時,有時候還會被酸

1.你們這家醫院怎用那麼久?我只是要開診斷書而已,太誇張了吧!
2.我還要等多久,我等了2個小時了ㄟ,早知道我去其他醫院算了!

有時候真的很想回這些民眾,但或許當下真的累了,也就懶得理,要哀自己哀,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當時我相信很多醫護人員因該是滿腹委屈的,畢竟醫療病患變多,而護理師仍沒有太大的增加,卻照顧多一倍的病患,外加口罩的限制(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隔離衣的限制(從防水隔離衣變成重複換洗式隔離衣),連有些部分早餐、中晚餐店店家都暫時不外送醫院了,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醫病一條心。

------------------------------------------------------------------------------


好在去年的年半時,因為疫苗的施打,讓大家有鬆綁的機會,但條件限制鬆綁後,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掛急診因為COVID-19快篩陽性,我真的覺得疫苗真的要施打,因為照顧病患這些臨床經驗告訴我們,打疫苗3劑的確實重症機率比較小,當然不包含安養院臥床的,因為長期臥床的免疫功能本來就差,加上先天性肺炎又中獎(COVID-19),難免會有重症機率,但說真的,有打疫苗的安養機構,還是有減少重症的可能(根據我照顧的經驗,雖有實證但僅供參考)


很多人很care的點是有打了3-5劑還中COVID-19,疫苗的本身不是讓你不中COVID-19,而是讓你確診後減少中症的機會,就如同流感重症會有生命危險的,就如現在政府擴大灑剋流感藥物及施打疫苗後,其實也較少聽過流感重症的患者了吧!(我以前加護病房經驗就是有照顧流感重症患者,看到現在的流感,都覺得很輕症了)

------------------------------------------------------------------------------

結論

看到之前SARS的影片,真的覺得我們COVID-19的疫情真的如同當年醫療人員的心情,我覺得護理師真的是醫院一個很重要的產業,希望能夠更多人了解護理師這產業困境,畢竟這產業被現代稱為高學歷低薪的工作,人力要進來的困境越來越高而已,唯有善待護理師,台灣人的健康才能被守護住!


喜歡這篇醫療日記的朋友,麻煩幫我按下愛心,並且記得追蹤我,雖然不如專業部落客寫很多吸引亮點,但這都是我很努力想分享給大家的心得及方式,希望各位路過的民眾,可以更了解我們醫療的生態及醫療常識,有健康才有更好的人生,一起和我加油努力~我們下一篇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醫療金筆客的隨之手筆錄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