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讀研究所後開始在學校做一些兼任助理的工作,這些助理工作有個特性,就是不穩定也不固定,不同的助理工作有不同的薪水、不同的入帳時間、時長不同、計畫期間也不一定。此外,一個人通常會在研究所裡兼任各種不同的助理工作,才可能負擔得起生活費(一份助理工作薪水4000-8000不等)。
因為這樣的工作模式與特性,影響到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由於助理的工作通常不是需要端坐在辦公室的型態,多是處理老師的交辦事項,所以會有時薪很高的「錯覺」,之所以會說是錯覺是因為助理需要隨時處於待命狀態,但即使處理的事務都不是很急的事,未完成清單也會成為隱形壓力,造成日常生活的規劃必須隨工作的變化而異動。
消費習慣的影響則可能緣於我對數字的不敏感,也因為每個月工作的消長,所以薪水總是有高有低,多的時候一個月領了三萬多,少的時候也可能只有幾千元。這樣的處境使得我必須花費心力去控管日常支出與儲蓄,否則很有可能這個月過爽爽,下個月就喝西北風。
話雖如此,這段時間算是我比較能夠運用金錢的時期,因為錢不夠了還能想辦法找新工作來填補,也因此在消費上還是會比過去大手大腳,看到喜歡的就想買,發現便宜的也忍不住下手,久了以後我開始反思「我到底在花錢買什麼」?
現代社會與過去不同,大部分的人不會有吃不飽穿不暖的窘境,更多的是永無止盡的流行與消費欲望。我最有感覺的就是「大創」這個品牌,每次去都會被花花綠綠的東西吸引,又因為它平價的特性所以常常失心瘋買了一堆,恨不得把所以心動小物都帶回家。
幾次之後我才發現,撇開真正「需要」的東西,在沒有想清楚自己和物品的聯繫時,就硬是把可愛的筆筒、漂亮的收納盒、精美的碗盤帶回家,會發現自己花了49元買回家的好像只是「擁有」這件事,而不是讓物品來讓生活更美好。
說得誇張一些,如果我們想的話,其實我們能夠把大創所有心動小物都帶回家,但有必要嗎?這是我們想要的嗎?在消費主義的洪流裡,我們想擁有物品的念頭變得過於簡單粗暴,「這好便宜」、「這我好像需要」、「不買會後悔耶」、「雖然沒用但我還是想要」而失去沉下來思考的機會。
我們無法阻擋消費主義的發展,但卻能在消費時靜下心來問自己:「擁有這個東西以後,你成為你心中想要的自己了嗎?」
那個擺飾很可愛,放在書房裡一定能讓人心情愉悅。但同時我也想到,我的書房總擺著滿滿的書,我真的能讓它適得其所嗎?同時你也能問自己,是否我真的很喜歡這個擺飾,所以我願意為了他好好整頓書房,讓他們能夠共處呢?
那間衣服不錯看,價格也便宜。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彷彿對自己有了新的美好期待,但衣櫃裡是否有類似款了呢?同時你也能想想,這間衣服是否承載著對某個型態的樣貌有期許,所以渴望駕馭這件衣服呢?
這樣簡單的反思會讓自己和物品之間的聯繫更加深厚,也能夠更加精準地明白自己需要、期待什麼,也能在過度消費的主流文化裡找到一絲喘息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