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與壓抑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百多年前佛洛伊德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主張人們遭遇創傷時會受到壓抑,然後完全忘了這些事件直到在精神分析的治療過程裡被釋放出來,他這種說法,到現在還有許多人深信不疑,許多電影也不斷地拍出這樣的情節。

    但是據現在的研究認為,嚴重的心理創傷,只有在創傷導致當事人昏迷或是腦部受損,或是發生在年齡太小還沒有形成長期記憶的孩童身上,這些創傷才會被當事人遺忘,其他情況下,創傷不太可能受到壓抑而完全遺忘,大部分研究記憶的科學家也都認為,遺忘的創傷記憶又回復,是非常非常罕見的。

    而且若是以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主張的,認為可以完整找回童年時被壓抑的記憶,在腦神經生理學來看,似乎也令人懷疑,因為記憶是儲存在大腦的組織裡,而大腦組織是不斷地在新陳代謝中,也就是會有損傷,衰退和死亡,也不斷再生與發育,所以認為所有過往的記憶與痕跡都能原封不動地像圖書館的檔案般,儲放在某個地方,永遠存在而且沒有變動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研究認為,每當我們召喚一次某個記憶,大腦就會對它稍加修改,也就是會依據我們當下的理解或關注,重新詮釋一次記憶,為這件往事賦予新的面貌。

    若以神經科學的細胞層次來看,喚起記憶就像是將它重組並且再次鞏固,藉由新的蛋白質的加入,形成新的合成物,然後形成新的結構。

    換句話說,當我們記起一件事時,其實是同時也在創造一個新的記憶,這個記憶跟之前的不同,因為它受到從上次那件事之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其他事件的影響。

    因此,所有的記憶都不太可靠,至少不是當初那個原汁原味的真實感受。美國著名的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曾說:「我年輕的時候,什麼都記得,不管它有沒有發生,可是我漸漸老了,要不了多久,我便只記得沒發生的事了。」

    其實對我們個人來說,當初的記憶是真或假,這個客觀事實,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賦予這個記憶的意義才會對我們的人生產生影響,換句話說,我們選擇留下什麼記憶,選擇如何詮釋這個記憶,就是為自己選擇什麼樣的人生。

也因為現在的結果會影響當初的記憶,所以羅馬劇作家塞內加會說:「那些難以忍受的,將甜蜜地被回憶」。人生就是不斷在創造自己的回憶,但是只有自己越變越好,後來的成就才能將原本難以負荷的過去經驗變成甜蜜的回憶。

   若是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每天平均會有十萬個腦細胞死去,也就是記憶的痕跡不像電腦裡的資訊,永久保存在沒有變動的環境下,相反的,記憶受制於神經細胞的死亡與再生,大腦比較像是一個水氣蒸發,然後形成雲朵降雨,不斷循環的雨林,而不是圖書館或檔案室,但是包括很多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的人,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大腦中會永久儲存著所有經驗,只是我們一時想不起來,或許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過想起遺忘的記憶的經驗。

    因此百年來,對於創傷是否會壓抑而遺忘的問題,支持與反對的專家持續在激烈辯論中,因為臨床上的確一直有患者要花很大工夫才能回想起過往創傷的記憶,但是單一的個案是否具有代表性,也因為結果無法複製,也就是無法以實驗方法加以驗證,所以反對的人認為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而且若以曾經遭遇重大災難的人,比如地震、空難、重大車禍、火災、被綁架……等等,長期追蹤這些不幸的人,沒有一個人之後會發生創傷的壓抑,相反的,這些人往往會在腦海中不斷地回憶這個經驗而形成困擾,乃至於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個專有名詞的產生。

    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創傷後某種程度的遺忘的確存在,以至於某些細節會在記憶裡消失,然後記憶會變得模糊,但是記憶並不會被壓抑,其實以人類生存演化的機制來說,創傷後大腦給記憶的指令,應該是要它們反覆出現,提醒自己小心類似狀況,而非壓抑它們。

    不過也有學者提出比較中庸的觀點,認為只遭遇一次重創的倖存者,會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但是假如是受到長期且重複性的虐待,卻又逃脫不了無法反抗,這時為了忘掉痛苦的經驗讓自己得以生存,就可能產生壓抑導致完全遺忘的結果。

    這三種不同的觀點,你比較支持那一種呢?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住在都市裡也可以帶著孩子進行這樣的「定點觀察」,不管是巷子附近的小公園,或者河堤附近的矮樹叢子裡,在一年四季不斷地去記錄去觀察……    原本我們和大部份上班族一樣,住在交通便捷而且生活機能較方便的都市裡。自從生了雙胞胎女兒之後,先是搬到都市的邊緣,也就是內湖與汐止交界處的白馬山莊。不過,那兒
      星期假日下午與就讀高中的雙胞胎女兒AB寶在社區的後山步道散步。   眼尖的B寶看到山澗對面樹上掛著一個蜂巢,想求證地問:「爸爸,是不是虎頭蜂的窩啊?」   我尚未回答,A寶就搶著回答:「虎頭蜂的蜂巢很容易辨認的啦,外觀是完整的封閉球狀,只保留著很不起眼小小蜂群出入口的通道。而且虎頭蜂的巢可以
    許多家長希望藉由出國旅行讓孩子有國際視野,可是我認為所謂「國際觀」,並不是讓孩子認識幾個國外著名的景觀或建築物,也不是參加一些夏令營,和國外的孩子一起在營隊裡玩遊戲,或者一大群台灣去的孩子到國外教室上幾堂英文課,就能有更開闊的視野。   國際觀也不只是知識上對外國的首都、物產、人口如數家珍,甚至即
     這些年來出了不少書,但是幾乎都沒有在自己的臉書或朋友圈中宣傳,頂多出版後告知一下,(除了去年出的「退休進行式」,因為我覺得這個議題很重要,所以在臉書上跟朋友們介紹了這本書,但好像也只提過二次),但是明天將出版的這本「想讓你看見我眼中的世界」倒是破天荒的在臉書預告,甚至辦贈書的活動,主要也是想透過這
    法國思想家李歐塔是「後現代理論」的領導者,他不僅促成所謂後現代哲學的形成與發展,而且推動了文化後現代主義的開展,他在1973年出版了「飄流的思想」,其中提到某些觀點很值得NGO的朋友參考。   李歐塔認為,否定和批判最終還是會安於現狀,回歸主流思想  (這也恰恰描述了儒家救世濟民的矛盾;不滿現狀,
    第一次看「惡魔教室」這部電影,是雙胞胎女兒考完國中基本測驗的暑假,我們家裏沒有電視機,看影片都是用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像到戲院看電影一樣,全家人一起專注的看。   「惡魔教室」播完,我拉開窗簾,AB寶還是靜靜坐著,似乎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過了一會兒,A寶有點不可置信的問:「這是真的嗎?這
    其實住在都市裡也可以帶著孩子進行這樣的「定點觀察」,不管是巷子附近的小公園,或者河堤附近的矮樹叢子裡,在一年四季不斷地去記錄去觀察……    原本我們和大部份上班族一樣,住在交通便捷而且生活機能較方便的都市裡。自從生了雙胞胎女兒之後,先是搬到都市的邊緣,也就是內湖與汐止交界處的白馬山莊。不過,那兒
      星期假日下午與就讀高中的雙胞胎女兒AB寶在社區的後山步道散步。   眼尖的B寶看到山澗對面樹上掛著一個蜂巢,想求證地問:「爸爸,是不是虎頭蜂的窩啊?」   我尚未回答,A寶就搶著回答:「虎頭蜂的蜂巢很容易辨認的啦,外觀是完整的封閉球狀,只保留著很不起眼小小蜂群出入口的通道。而且虎頭蜂的巢可以
    許多家長希望藉由出國旅行讓孩子有國際視野,可是我認為所謂「國際觀」,並不是讓孩子認識幾個國外著名的景觀或建築物,也不是參加一些夏令營,和國外的孩子一起在營隊裡玩遊戲,或者一大群台灣去的孩子到國外教室上幾堂英文課,就能有更開闊的視野。   國際觀也不只是知識上對外國的首都、物產、人口如數家珍,甚至即
     這些年來出了不少書,但是幾乎都沒有在自己的臉書或朋友圈中宣傳,頂多出版後告知一下,(除了去年出的「退休進行式」,因為我覺得這個議題很重要,所以在臉書上跟朋友們介紹了這本書,但好像也只提過二次),但是明天將出版的這本「想讓你看見我眼中的世界」倒是破天荒的在臉書預告,甚至辦贈書的活動,主要也是想透過這
    法國思想家李歐塔是「後現代理論」的領導者,他不僅促成所謂後現代哲學的形成與發展,而且推動了文化後現代主義的開展,他在1973年出版了「飄流的思想」,其中提到某些觀點很值得NGO的朋友參考。   李歐塔認為,否定和批判最終還是會安於現狀,回歸主流思想  (這也恰恰描述了儒家救世濟民的矛盾;不滿現狀,
    第一次看「惡魔教室」這部電影,是雙胞胎女兒考完國中基本測驗的暑假,我們家裏沒有電視機,看影片都是用投影機打在牆壁上,像到戲院看電影一樣,全家人一起專注的看。   「惡魔教室」播完,我拉開窗簾,AB寶還是靜靜坐著,似乎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   過了一會兒,A寶有點不可置信的問:「這是真的嗎?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記憶的不可靠性,並提到人們會修改和創造記憶,造成與客觀事實不相符的情況。另外也提到記憶的形成與人的狀態有關,造成不同的觀點。最後還討論了一般記憶與創傷記憶的不同之處。文章指出記憶的奇妙之處,觀點可能因人而異。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
    Thumbnail
    如果你常閱讀創傷相關主題的文章,應該會常接觸到一個專有名詞,叫做「解離」。「解離」是指在個人壓力已經超出當下能承受的範圍時,個人的認知思考、情緒、身體感受三者分離的狀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記憶的不可靠性,並提到人們會修改和創造記憶,造成與客觀事實不相符的情況。另外也提到記憶的形成與人的狀態有關,造成不同的觀點。最後還討論了一般記憶與創傷記憶的不同之處。文章指出記憶的奇妙之處,觀點可能因人而異。
    「重複的創傷記憶不受控制地爆炸成未經處理的經驗碎片,冷不防投擲在脆弱的人們身上。」 Peter A. Levine 博士在他的書中《記憶裡的傷,要如何好起來》寫下了這段話。 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寫照嗎?我們總是被過去的創傷記憶不斷襲擊,以致於我們時常不知所措,固著於過去的生活和經驗之中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從小開始,遺忘是為人最大的不是之一。讀書忘了內容是不用功;工作忘了不重要的細節是不用心;忘了朋友生日或情人間的紀念日更是死罪。但其實遺忘,是大腦的自我保護機制。這本書從科學中大腦的組成和運作開始,講述記憶的形成到遺忘的成因。作者更告訴你痛苦愈想忘記愈難放手不是詩,而是你自己一手造成。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傷與身體的關係,並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創傷故事。文章中強調了身體在創傷發生時所扮演的角色,並提出將害怕轉個彎以協助身體放鬆的觀點。文章帶有個人故事的溫暖情感,並說明如何正確回應自己的身體感受。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無法進入寬恕的狀態,因為傷口太深、太痛。文章探討了遭受指責、憤怒、受傷情緒等問題,並提出了與自己、與他人和解的方式,並提倡坦誠表達感受。此外,文章也提到創傷的治療需要時間,應以冷靜的方式面對激動的情緒。最終呼籲讀者用時間和坦誠共勉,淡化情緒的創傷痕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心理創傷及潛抑作用的影響。當內在的心理創傷累積越多,會使處理和整合創傷性記憶和情感更加困難。這被潛抑的內容暫時性的潛伏,隨時可能重新浮現,影響我們的判斷、行為和情緒。
    Thumbnail
    即使我們表面看似正常,心裡的創傷仍可能繼續導致情感痛苦和困擾。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心理與身體的挫傷經驗;而有沒有可能,兩者間有著類似的修復機制?這篇文章將探討心理與身體創傷的連結,以及如何思考「傷」;期待我們所處的世界,有更多溫暖的接觸與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