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傷,療傷:身體都記得些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嚴格說起來是我的閱讀心得,讀 #身體記得 時腦中閃過很多很多曾在案主身上聽見的困難,而在了解心理生理學的概念與創傷在身體記憶上的意義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告訴那些在創傷與創傷後承受著愧疚與自責的人們,創傷使身體與心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何以我們會如此,何以治療師會說,這一切真的不是你的錯。


「為什麼我當時沒有逃走/反抗?」

  中學基礎生物告訴我們,生物在面對威脅會分泌腎上腺素,讓我們獲得比平時更大的力氣來面對危險,啟動「戰或逃」反應,但基礎生物沒有說的是,當感知到面對的危險過於巨大,躲不掉逃不了也無法防衛時,會瞬間啟動另一種反射性的本能——凍結(假死):感覺時間變慢、失去感覺、身體像僵住一樣沒有反應。

  有些學者推論這或許是更原始的生物本能,當被獵食者抓住時假死可能有機會讓獵食者失去興趣而藉此逃生,但在創傷事件中這樣的反射則變得無法以常理理解,「為什麼我當時沒有逃走/反抗」則成了往後的生命中難以釋懷的內疚與羞愧,忍不住怪罪自己為什麼沒有盡力保護自己或其他人。

  當時無法做出防衛不是你沒有盡力,而是所有人、所有的生物的求生本能,那是理智無法控制卻無比強大的能量。


「為什麼過了這麼久我還是像當初一樣?」

  工作中經常聽見案主苦惱明明過了這麼久,為什麼當碰觸到相似的情境或特定人事物時,仍然像當時一樣恐慌無助?於是產生了認定自己毫無長進的自我厭惡以及擔心永遠好不起來的無力無助。

  事實上,在面對極大壓力時,大腦裡掌管記憶的部分難以發揮功能,因此創傷事件無法被完整的記憶,變得支離破碎,也失去在時間感知上的起點與終點。於是每當創傷記憶被喚起時,我們感覺到的是彷彿再次發生、彷彿從未結束。

  不是你在原地踏步,而是創傷影響了大腦的功能,讓我們無法像往常一樣順利的運用理智往前進。


「為什麼我好像反覆讓自己陷進同樣的困境裡?」

  有些人在經歷創傷事件多年後回頭看,驚覺自己似乎反覆陷入類似的困境中,像是一場無法逃離的噩夢,甚至懷疑是不是我有問題才會一直遇上這樣的事情。

  回答這個疑問的方向有許多,容我先說明其中一種就好,接續前面提到的,大腦失去判斷創傷事件結束的能力,因此承受過創傷的人經常處於充滿驚恐不安的狀態裡,而恐懼作為生物原始的情緒,代表的生存意義是透過感到恐懼讓我們懂得辨識、進一步避開危險的情境,因此當恐懼代表的警鈴一直響,便無法區分安全與危險的差別,警鈴喪失了原本應該具備的功能,而反覆陷入辨識不出的危險情境當中。

  反覆陷入類似的困境可能的因素有許多,可能是原本具備避開危險的能力暫時失靈,必須比其他人花費更多的心力去建立有效的策略。

  

  最後,也許我們沒辦法很快的進展到如何安穩有效的療傷,但在療傷開始之前,我認為說明這些事情很重要,我們該了解到,某些內疚自責羞愧的念頭除了真的幫不上忙之外,也真的不一定合理,於是我們才能夠更公平的對待已經遍體鱗傷的自己。

  理解自己的傷與困難其來有自,對自己說聲辛苦了,真的不是我們的錯,真的不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下班心理師的沙龍
80會員
21內容數
心理師偶爾也想不務正業,分享喜歡的動漫作品心得或一些小小的觀察,充滿個人喜好與偏見:)
2024/02/28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Leonard Cohen 但那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4/02/28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Leonard Cohen 但那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Thumbnail
2023/06/30
關於MeToo,身為一個心理師的觀察與思考。 對他人的痛苦更有想像力。 不輕易批判、評價他人的痛苦,那是一個人僅有一次的人生。 獨孤與社會的排拒會讓人走向邊緣,如果可以,別讓受傷的人持續孤單,試著伸出手。
Thumbnail
2023/06/30
關於MeToo,身為一個心理師的觀察與思考。 對他人的痛苦更有想像力。 不輕易批判、評價他人的痛苦,那是一個人僅有一次的人生。 獨孤與社會的排拒會讓人走向邊緣,如果可以,別讓受傷的人持續孤單,試著伸出手。
Thumbnail
2023/05/30
重獲詮釋,也就是你擁有權利,重新擺放這件事在你生命中的位置,你能重新命名、重新給予它理解與意義。從彷彿只能看著它闖進你的生命中、擾亂你的生活、在你身上留下痕跡,到你能夠自己決定,把被剝奪的控制權重新拿回來,那是你的人生,你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2023/05/30
重獲詮釋,也就是你擁有權利,重新擺放這件事在你生命中的位置,你能重新命名、重新給予它理解與意義。從彷彿只能看著它闖進你的生命中、擾亂你的生活、在你身上留下痕跡,到你能夠自己決定,把被剝奪的控制權重新拿回來,那是你的人生,你是最重要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Thumbnail
遭遇創傷的人都會有這種經驗: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創傷的記憶會一次次重複湧上心頭。那些影像、聲音、味道,甚至觸碰的感覺,都以如此真實的方式再次展現,而我們卻無法擺脫這些痛苦的回憶。
Thumbnail
創傷是什麼? 為什麼會解離? 什麼又是解離? 會什麼罹患創傷後壓力的人有時像是斷片一樣呢? 用五分鐘,讓我告訴你何謂創傷記憶吧 ~
Thumbnail
創傷是什麼? 為什麼會解離? 什麼又是解離? 會什麼罹患創傷後壓力的人有時像是斷片一樣呢? 用五分鐘,讓我告訴你何謂創傷記憶吧 ~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是我的閱讀心得,讀 #身體記得 時腦中閃過很多很多曾在案主身上聽見的困難,而在了解心理生理學的概念與創傷在身體記憶上的意義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告訴那些在創傷與創傷後承受著愧疚與自責的人們,創傷使身體與心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何以我們會如此,何以治療師會說,這一切真的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是我的閱讀心得,讀 #身體記得 時腦中閃過很多很多曾在案主身上聽見的困難,而在了解心理生理學的概念與創傷在身體記憶上的意義後,決定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告訴那些在創傷與創傷後承受著愧疚與自責的人們,創傷使身體與心靈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何以我們會如此,何以治療師會說,這一切真的不是你的錯。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書本的主軸是以歐普拉與創傷專家的培理醫生為對話式並搭配相關的科學證據。就連自己都可能不太了解自己,那又要別人多了解自己呢?因此,時常我們都會碰到不懂為何對方要這麼做,彷彿總是陷在相似的關係漩渦中,或是碰到類似的問題就會開始逃避。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受創者記得太少,卻又記得太多」(p.193),這或許是我閱讀完《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最喜歡的一句話。傷痛、受創,都是我們不願意去憶起的過去,所以我們將這些往事塵封於心底,不去觸碰,以為這樣我們都會好起來,但這種逃避的方式,換來的不是讓自己好受點,而是身心靈的持續折騰和苦痛。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過去發生的每一個經驗都累積成為現在的自己,而過去發生了什麼事也解釋了我們何以害怕、何以痛苦,只要理解,就能帶來寬慰與痛苦後的人生智慧。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Thumbnail
怎麼辦情緒崩潰了,但又不知道怎麼控制,這是我們難免會遇到的狀況,不管是自己還是身邊的朋友,有時會帶著一些責備,說道為何這樣呢?有這麼嚴重嗎?觸碰到情緒地雷的那一刻,其實是反射反應,並不是這麼容易可以控制,過多的責難反而會讓狀況更加失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