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气场调整(杂谈 2022/07/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求神拜佛去保佑大家这事应该不难听到。随着大家的认知逐步提高。也认识到神佛仙只是一些能力比我们强,走得比我们前的人。那么,当我们去求他们时,其实等于你去求一个比你厉害的人去帮你。

现在我们整天都在说天地大道,在讲天道法,修天道加持。既然我们会去求神拜佛,那我们又有没有可能求到天道呢?

答案是可以的。确实有“天道许愿”这一件事。

所以这世上,会有一些众生,我们就发现他们会对一个花草树木在说话,在许愿。而在不知道作用的话,那确实就是一个精神病。但这种对大自然的许愿其实是非常有用的。

当一个人能真正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向大自然,向花草树木,向山川湖海许愿,最终那确实是可以达到个人磁场的平衡。

比如说我发现现在好多人婚姻有问题。然后我就去发愿,我的愿就是希望是能够解决众生婚姻上和家庭上的问题,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时候,尽管边上没有什么神佛仙,但是当你真诚地去发愿的时候,这种发愿必须不能是利益自己,而是真的是利益其他众生,不能对自己有任何的奢求。在这种情况下,天道是可以听得到的,天道会选择根据你的念去帮你调整相应的个人磁场和气场。

这样的话,当你再去渡化众生的时候,这种磁场和气场就会很有帮助了。

这个跟到庙里去许愿有什么区别呢?比如说大家想解决婚姻问题,其实也可以去庙里去求,对吧?但是这种情况,你就别随便逮一个神仙或者佛菩萨你都去许愿。

像婚姻归谁管的,你就跑去那边去求;婚姻是归月老管的,那我们就到月老那块去许愿。

比如说你想去解决经济问题,那你得把这个愿望发到财神那里,财神就会去想办法按你的福报去调整你的东西。

你若希望众生快乐,福报都增加的,那就跑到弥勒佛祖那块去许愿。

希望众生平平安安的,就跑到观音菩萨那里去许愿。

希望大家身体健康的,就跑到药王、药师佛处许愿,包括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也没问题。

而想让孩子学习更好,提升孩子学业的,那你就跑到文昌那边去许愿。

所以就是你想调整什么,你就去找相应的人去提出。

然后如果有些东西,你不知道归谁管的,但你又想去增加一些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希望有更好的智慧和能力去帮助更多的家庭解决婚姻问题,希望他们的和和美美。

那只要是和大自然有关系的,那你都可以对着发愿。这样的话,天道就能够听得到。当天道听得到之后,他就会有匹配的一些东西去给你进行调整。

而大家不知道这种事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很少有人能没有任何利益私心的去帮助别人,所以也很难去发现这种变化可以。

另一个冷知识是,其实一个地方的气场也很重要,大家不要小看一些寺院里面的气场,比如说这里安一个观世音菩萨,那边安一个弥勒佛祖,那边又安一个阿弥陀佛,这边又弄一个三清,然后那边又放财神,这边又摆月老,在某个地方又安一个送子观世等,其实那都是有讲究的。我跟大家说,那摆放的位置都是天地气场的结合点,所以很多寺庙都是三界的交叉点,你不要小看那个位置,那个位置是很厉害的。

所以的话,你在那里去发愿,去祈求,效果就会好很多,三界都能听得到。但是你这种发愿是不能为自己发,你要为自己发的话,那肯定就没人搭理你。

你要是为的是众生去发,不仅天道能听得到,相应的神佛也能听得到,他们都会调整你的气场,把你的场调得更好之后,你会发现同样你在说一句话的时候,几天前说和现在去说,那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个就是属于是场的力量,包括你说话的时候,很有可能你的声音就别人怎么听着就那么愿意听,就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我们经常也要去许愿。反正说真的,说不定哪句话就被谁听到了,然后你是为了众生在许愿的话,久而久之之,你会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气场就会很强。然后如果你又真的实现了你的愿望时。那你的能力和气场就会提升得更多,自然会不停地增长了。

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这种许愿不能私用,一私用就完蛋了,那是完全没有整调的。
这种许愿,我们就叫做“众生愿力”,反正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事情,一般人都知道跟相应的神佛许愿而已。这个也是一个冷知识。


avatar-img
8會員
18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善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为什么有的人客户那么多?有的人没有客户呢?答案就是累劫轮回下的众生善缘多和少。 而众生同宗同源,众生的本源是连接的,也就是说众生彼此都有缘,区别只是那层的缘有多高而已。 所以大家在渡化众生,利益众生时,不必说执着自己在人间界里有多少众生善缘,这不重要。只要自身的能量足够高,就能连接到上面的不同层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前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是怎么理解呢?这是一个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出自于《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的内容: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
核心认知就一个:异层思维(异维思维) 以“俄罗斯套娃”的方式去说佛经和道经,而非单一同层水平思维看佛经和道经。 也就是说,天外有天,世界外有世界,系统外有系统。
我们先说一下仙家这个事情。 仙缘: 仙缘有先天,也有后天。先天就是自家的本命仙。 本命仙怎么来的?有两方面,1是报恩,2是同修(旧相识),天界背景。 就是天界背景,这种人比较少,反正一般人就这两种。 仇仙就不算仙缘,那是阴债问题。 后天的仙又怎么来的? 自己修为心性和行动结果吸引来的。
其实命运=命局+福报+因果业力(含阴债)+智慧(含心性、认知水平) 这四种因素下,影响着人的选择(官禄宫),心态(福德宫),人际圈(交友宫)和平安(迁移宫)。影响着人命运的多样性。 那人的命运能不能改变呢?答案是可以的。 常说命局不能变,谁说不能变的?命局是天赋予的。那么天自然能大笔一挥就改变。就看
为什么有的人客户那么多?有的人没有客户呢?答案就是累劫轮回下的众生善缘多和少。 而众生同宗同源,众生的本源是连接的,也就是说众生彼此都有缘,区别只是那层的缘有多高而已。 所以大家在渡化众生,利益众生时,不必说执着自己在人间界里有多少众生善缘,这不重要。只要自身的能量足够高,就能连接到上面的不同层
若是拋开修行的次第(阶段)来说,修行佛法最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要求),基本上还是来自于《金刚经》。因为《金刚经》毕竟是整个佛教的根本,核心中的核心基本上就在《金刚经》。我们得按正规的东西去要求自己,具备按照这些修行的要求去进行修行,甚至要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包括意识习惯。 应无所住,而生
前言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个是怎么理解呢?这是一个同学的问题,实际上是出自于《金刚经》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的内容: “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是法
核心认知就一个:异层思维(异维思维) 以“俄罗斯套娃”的方式去说佛经和道经,而非单一同层水平思维看佛经和道经。 也就是说,天外有天,世界外有世界,系统外有系统。
我们先说一下仙家这个事情。 仙缘: 仙缘有先天,也有后天。先天就是自家的本命仙。 本命仙怎么来的?有两方面,1是报恩,2是同修(旧相识),天界背景。 就是天界背景,这种人比较少,反正一般人就这两种。 仇仙就不算仙缘,那是阴债问题。 后天的仙又怎么来的? 自己修为心性和行动结果吸引来的。
其实命运=命局+福报+因果业力(含阴债)+智慧(含心性、认知水平) 这四种因素下,影响着人的选择(官禄宫),心态(福德宫),人际圈(交友宫)和平安(迁移宫)。影响着人命运的多样性。 那人的命运能不能改变呢?答案是可以的。 常说命局不能变,谁说不能变的?命局是天赋予的。那么天自然能大笔一挥就改变。就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世間有很多的善神護法會保佑人民,你跟祂求財......現在運勢比較低、經濟比較差,求祂會保佑你、幫你一把,或者賜一點福給你。只要是善神都希望你能夠積極向上,也以幫助別人的愛心、慈悲心,自己如果度過了經濟的低潮、人生的低潮,站穩腳跟以後再去幫助其他眾生。這是人同此心,神也同此心了。
寫在最前面尊重任何形式的信仰跟世界觀.諷刺的始終是人加諸給別人的勒索 [你兒子天生帶天命要來救苦救難][妳女兒是佛祖坐前的燈心要來找有緣人???][貴公子與神有緣,神明要他去西天取經???][他體質就是神明指定人間御用][他靈性超群空靈出眾???][他這樣的聰明才智就是為了跟我們這場所結緣
Thumbnail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順其自然的改變現狀? 我不喜歡的現實, 就不要接受好了。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Thumbnail
世間有很多的善神護法會保佑人民,你跟祂求財......現在運勢比較低、經濟比較差,求祂會保佑你、幫你一把,或者賜一點福給你。只要是善神都希望你能夠積極向上,也以幫助別人的愛心、慈悲心,自己如果度過了經濟的低潮、人生的低潮,站穩腳跟以後再去幫助其他眾生。這是人同此心,神也同此心了。
寫在最前面尊重任何形式的信仰跟世界觀.諷刺的始終是人加諸給別人的勒索 [你兒子天生帶天命要來救苦救難][妳女兒是佛祖坐前的燈心要來找有緣人???][貴公子與神有緣,神明要他去西天取經???][他體質就是神明指定人間御用][他靈性超群空靈出眾???][他這樣的聰明才智就是為了跟我們這場所結緣
Thumbnail
《大寶積經》卷第八十六〈大神變會〉第二十二之一中記載,爾時商主天子白佛言:「世尊,如來常以幾種神變調伏眾生?」有一個商主天子問佛陀,佛常以幾種神變、幾種神變的方法,來調伏眾生?佛回答天子說:「我以三種神變調伏眾生,一者說法,二者教誡,三者神通。」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