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不要再有下一個水俁」集體訴訟,大阪地方法院判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阪地方法院 27 號判定,日本中央須賠償 128 名居住在近畿地區、不符合現行《水俁病被害者救濟特別措置法》賠償對象的原告,成為首例。目前相關訴訟在東京、新潟、熊本地方法院同步進行中,其他地方法院是否會做出類似判決,備受矚目。

窒素公司與水俁病

日本窒素公司 1932 年在熊本縣水俁市設廠,專門生產氯乙烯、醋酸乙烯、乙醛等化工原料。這些化工原料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水銀(aka 汞)作為催化劑,窒素水俁工廠為了節省成本,將未經妥善處理的含汞廢水直接排入水俁灣,這些含汞廢水和水中生物作用後形成有機汞化物,進入生態鏈。自 1950 年代起,先後傳出魚類大量暴斃,食用這些魚類的貓咪、牲畜等行動詭異,接著也有居民陸續出現四肢麻痺、運動失調、言語功能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的症狀。

當地雖然早就發現異狀,但水俁保健所遲至 1956 年才正式對外發表這項「怪病」。熊本大學研究團隊在 1959 年便指出水俁病的原因和有機汞有關,暗指問題的源頭就是窒素公司惡意排放含汞廢水,但卻苦於找出窒素排放的含汞廢水怎麼會變成有機汞化物的決定性證據,遲至 1968 年 5 月窒素水俁工廠才暫停製造乙醛,同年 9 月日本政府才將水俁病認定為公害病,中間浪費了近 20 年的時間。

受害者求償之路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雖然將水俁病列為公害病,但受限於嚴格的認定標準,有不少受害者並無法申請到賠償。日本全國截至目前只有 2,998 名患者取得官方認定,截至 2022 年 11 月的數據,只有 357 人仍在世。

日本最高法院在 2004 年要求放寬認定基準,日本中央因而在 2009 年推出《水俁病被害者救濟特別措置法》,只要同時符合:(1)在窒素水俁工廠排放甲基汞廢水的水俁灣周邊 1 年以上,且(2)在窒素暫定排放廢水的隔年 1969 年 11 月前出生,並出現相關症狀,即可申請 210 萬日圓的補助金。

然而,補助金申請資格有「居住地」與「出生日期」的限制,有些民眾因為不符合居住範圍及年齡限制,而被退件。此外,也有民眾符合申請資格,但卻來不及在新制上路 3 年內提出申請,而沒有取得補助金。當時一共有 4 萬 8,012 人申請,最終只有 3 萬 8,320 人成功領到補助金,意即有 9,692 人申請失敗。

第二次「不要再有下一個水俁」集體訴訟

因此,在《水俁病被害者救濟特別措置法》上路之後,散落在日本各地、沒有辦法(或來不及)申請到補助金的受害者們,向目前居住地的地方法院(熊本、新潟、東京、大阪)發起集體訴訟,要求日本中央(、熊本縣)及窒素公司賠償,稱為第二次「No More Minamata(ノーモア・ミナマタ/不要再有下一個水俁)」訴訟。

「不要再有下一個水俁」集體訴訟爭點有二:

  1. 窒素排放的含汞廢水及其衍伸出來的甲基汞是不是只有污染水俁灣水域,還是連整個不知火海域的水產都受害?(日本政府主張,距離排放地點越遠,污染就越少,不知火海域的漁獲體內的甲基汞沒有累積到會發病的程度,所以拒絕居住地距離水俁灣較遠的受害民眾申請補助)
  2. 自從日本政府官方認定水俁病已過半世紀,早已超過民事侵權行為衍伸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 20 年有效期間。考慮到問題的嚴重性,這起訴訟是否仍可向政府及窒素公司求償?

這次大阪地方政府認定中央該賠受害者,如果同類型訴訟東京、新潟和熊本地方法院分別做出不同判決結果,就可能要上訴二審,甚至三審,由最高法院給出答案。

看到好玩有趣、各種傻眼的日本新聞就會隨手翻翻的日文新聞編譯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年夏天全球話題度最高兩部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被網友合稱「芭本海默」(#Barbenheimer),這次卻在日本踢到鐵板,差點引發公關危機。這兩部片不論是在美國、台灣還是香港都是同一天上院線,唯獨日本只有《芭比》的宣傳開跑,至今仍遲遲未見《奧本海默》上映的相關資訊⋯⋯
7 年前的今天(2016.7.26)清晨,植松聖闖入位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身障機構津久井山百合園(津久井やまゆり園),刺死19名身障人士,並造成26人輕重傷。事發後時隔7年,不論是訴訟進行、案發事後檢討、遺族及倖存者創傷復原,還有津久井山百合園的未來,都還有一路要走⋯⋯
記者奧山俊宏上週發表在日本《週刊經濟學人》的獨家調查報導指出,3.11東日本大地震那一天,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組的門沒關,讓海嘯直接灌進建物讓直流電系統全毀,電力公司在2016年發現此事後,還是很少談論這件事⋯⋯
為什麼18歲就可以投票,但要等25歲才能參選?在日本,一群未滿30歲的年輕人為了要挑參選規定,在昨日(7/10)向東京地方法控告《公職選舉法》的被選舉人(aka 參選人、候選人)年齡門檻違憲,向日本中央求償每人10萬日圓⋯⋯
今天(6/16)對於日本性別運動圈來說,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日子。日本在今天通過了《刑法》性犯罪修正案,把(準)強制性交罪改成「不同意性交罪」,沒有取得當事人同意的性行為就是犯罪。但在同一天,同志團體一直要推的反歧視法案,最後變成了歧視性法案⋯⋯
日本在本日(6/9)強行通過爭議極大的「入管法修惡案」。這次修法內容修了什麼?為什麼它的爭議如此之大?這部法案和台海衝突又有什麼關係?
今年夏天全球話題度最高兩部電影《芭比》和《奧本海默》被網友合稱「芭本海默」(#Barbenheimer),這次卻在日本踢到鐵板,差點引發公關危機。這兩部片不論是在美國、台灣還是香港都是同一天上院線,唯獨日本只有《芭比》的宣傳開跑,至今仍遲遲未見《奧本海默》上映的相關資訊⋯⋯
7 年前的今天(2016.7.26)清晨,植松聖闖入位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身障機構津久井山百合園(津久井やまゆり園),刺死19名身障人士,並造成26人輕重傷。事發後時隔7年,不論是訴訟進行、案發事後檢討、遺族及倖存者創傷復原,還有津久井山百合園的未來,都還有一路要走⋯⋯
記者奧山俊宏上週發表在日本《週刊經濟學人》的獨家調查報導指出,3.11東日本大地震那一天,福島第一核電廠1號機組的門沒關,讓海嘯直接灌進建物讓直流電系統全毀,電力公司在2016年發現此事後,還是很少談論這件事⋯⋯
為什麼18歲就可以投票,但要等25歲才能參選?在日本,一群未滿30歲的年輕人為了要挑參選規定,在昨日(7/10)向東京地方法控告《公職選舉法》的被選舉人(aka 參選人、候選人)年齡門檻違憲,向日本中央求償每人10萬日圓⋯⋯
今天(6/16)對於日本性別運動圈來說,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的日子。日本在今天通過了《刑法》性犯罪修正案,把(準)強制性交罪改成「不同意性交罪」,沒有取得當事人同意的性行為就是犯罪。但在同一天,同志團體一直要推的反歧視法案,最後變成了歧視性法案⋯⋯
日本在本日(6/9)強行通過爭議極大的「入管法修惡案」。這次修法內容修了什麼?為什麼它的爭議如此之大?這部法案和台海衝突又有什麼關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誰會在一日之內折返新宿與河口湖? 有些事情,一輩子做一次就好了,譬如折返這件事。 當初訂票的時候,只搶著訂新宿往河口湖,因為覺得河口湖回返新宿不是問題。 豈料一上富士洄游號,人海如恐懼淹沒我——如果回程沒有位置,我與我的28吋行李箱該何去何從? 上東日本的JR網站訂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乍見書名令人膽顫心驚,並不是為了聳動而刻意下如此標題,語出日本總督府對辛亥大水災的報告資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資料來源: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 我在研究所期間,誤以為寶山水庫的水是給新竹市民的飲用水源,結果因為調查的結果則是頭前溪的水。我目前不確定頭前溪的水是否乾淨,因為有一個「我們要喝乾淨水」的聯盟在我就讀期間發表言論與調查及抗爭,連頭前溪上游的重工業廢水都徹底調查過。很巧合的是,新竹市的高級住宅區
Thumbnail
【山泉水大腸桿菌超標】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傳有上百人出現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台北自來水處初步檢驗水源,發現溪山里的水有大腸桿菌群超標的情形。 不過,溪山里所使用的其實不是自來水,而是山泉水。 是否因地震或大腸桿菌群釀禍,還要再釐清。
Thumbnail
【台灣首次檢出米酵菌酸毒素】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 衛生福利部表示,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
Thumbnail
2023年,日本決定將承載132萬噸核廢水的排放出海洋,然而卻一直存在爭議。環保專家指出,未有全面環境影響評估,只須相信科學,的確不足以解決問題。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在忽視地球生態的變化,這次的核廢水排放是否會被後人視為一樁大錯,值得深思。
Thumbnail
我國預計於本島規劃興建 7 座海水淡化廠以增加水源,由於商機龐大,各家水資源公司可望因此受惠,以即將招標的台南廠和新竹廠為例,預算金額分別為 210 億和 180 億。我相信國內任一家水資源公司都無法獨吞海淡廠商機,透過策略聯盟共同投標會是合理的選項,而國統 ......
Thumbnail
【死刑犯氮窒息】 美國阿拉巴馬州於2024年1月25日, 對一名死刑犯施行「氮氣缺氧」(Nitrogen Hypoxia)處決,讓犯人吸入足以致命的氮氣直至窒息死亡。 此種處刑方式,成為美國、全球史上首例,但方法備受爭議。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京都動畫縱火案發生於2019年7月,死36人輕重傷32人,京都地裁公判22次結審,去年12月檢方求處被告死刑,但審理期間被告“背後另一人”的怪異發言令人困惑。
Thumbnail
【日本臭蟲危機】 根據日本東京和大阪的害蟲防治協會表示,2023年日本主要大都市應對與臭蟲相關的諮詢數量激增,已達到歷史新高。 但隨著強效殺蟲劑的廣泛使用,有些臭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乍見書名令人膽顫心驚,並不是為了聳動而刻意下如此標題,語出日本總督府對辛亥大水災的報告資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資料來源:水利署中文版全球資訊網 我在研究所期間,誤以為寶山水庫的水是給新竹市民的飲用水源,結果因為調查的結果則是頭前溪的水。我目前不確定頭前溪的水是否乾淨,因為有一個「我們要喝乾淨水」的聯盟在我就讀期間發表言論與調查及抗爭,連頭前溪上游的重工業廢水都徹底調查過。很巧合的是,新竹市的高級住宅區
Thumbnail
【山泉水大腸桿菌超標】 台北市士林區溪山里,傳有上百人出現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台北自來水處初步檢驗水源,發現溪山里的水有大腸桿菌群超標的情形。 不過,溪山里所使用的其實不是自來水,而是山泉水。 是否因地震或大腸桿菌群釀禍,還要再釐清。
Thumbnail
【台灣首次檢出米酵菌酸毒素】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 衛生福利部表示,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
Thumbnail
2023年,日本決定將承載132萬噸核廢水的排放出海洋,然而卻一直存在爭議。環保專家指出,未有全面環境影響評估,只須相信科學,的確不足以解決問題。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在忽視地球生態的變化,這次的核廢水排放是否會被後人視為一樁大錯,值得深思。
Thumbnail
我國預計於本島規劃興建 7 座海水淡化廠以增加水源,由於商機龐大,各家水資源公司可望因此受惠,以即將招標的台南廠和新竹廠為例,預算金額分別為 210 億和 180 億。我相信國內任一家水資源公司都無法獨吞海淡廠商機,透過策略聯盟共同投標會是合理的選項,而國統 ......
Thumbnail
【死刑犯氮窒息】 美國阿拉巴馬州於2024年1月25日, 對一名死刑犯施行「氮氣缺氧」(Nitrogen Hypoxia)處決,讓犯人吸入足以致命的氮氣直至窒息死亡。 此種處刑方式,成為美國、全球史上首例,但方法備受爭議。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京都動畫縱火案發生於2019年7月,死36人輕重傷32人,京都地裁公判22次結審,去年12月檢方求處被告死刑,但審理期間被告“背後另一人”的怪異發言令人困惑。
Thumbnail
【日本臭蟲危機】 根據日本東京和大阪的害蟲防治協會表示,2023年日本主要大都市應對與臭蟲相關的諮詢數量激增,已達到歷史新高。 但隨著強效殺蟲劑的廣泛使用,有些臭蟲對殺蟲劑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