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雜學類】評《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人文社會學者的廣博學習法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人文社會學者的「通儒」典範。

書籍封面

書籍封面

  書中諄諄教誨人文社會學科的後進研究者該當如何,分析人社學科又應如何學習,「一方面需要對社會的敏感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嚴謹的邏輯推理」,故應先廣博而後專精
  接著他闡述該如何廣博──依自己的興趣而讀,並舉例余英時大師的「不住相閱讀」,讓他在七十多歲時寫出《朱熹的歷史世界》這本巨著;
  第五封信朱院士自首年少的叛逆事實,並與知識創新連結,得出一個假設性的結論:只有調皮搗蛋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才會有好點子與創新,朱院士舉「生物能量分配與哺乳類停經」似與「經濟學的分工」相關連,以茲證明胡思亂想有多麼重要。

  不過,說了這麼多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我必須以一般人,甚至是工程師的角度來「反駁」朱院士的觀點。在這個匆忙的社會,一般人從事的工作都非教學研究相關,加上公司的步調都很快,相當於一天中有八小時都賣給公司。這時怎麼能不為特定目的讀書,又要怎麼廣博呢?這是時間的問題。

  若以金錢的角度來說,若非真心想要以全人理想來廣博,否則我只要專注在我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就好,什麼小說、科普書、勞保健保為何快崩壞、護理師和蛋為什麼越來越少等等議題與我何甘呢?接觸這些東西能給我錢嗎?在亟需要錢的當下,刻意讀書就是必須的。

  第三個問題是我自身的問題,由於我年輕時的教育頗為成功,洗腦得較徹底。導致就算我有心不刻意讀書,但總不能如意,偏要奮力將買來、借到的書讀完方可罷休。但讀完是讀完了,卻也忘得極快,倒不如先放著待日後有興趣再閱讀。

  總之,若是從事人文社會研究之人或是有心想了解通儒境界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會提供您不一樣的眼界。倘若是像我一樣的平凡上班族,此書的作用不大,或許不必刻意讀之。嗯,這也是不刻意讀書的一種吧!

  註:朱院士在 〈2015(104年度)高中人社班專題研習營隊朱敬一院士:四十年前 我懂個屁(上)〉這場演講中有舉出此書一些例子,演講輕鬆詼諧,雖然有趣卻也向觀眾展現學者風範,誠心推薦大家觀賞,親炙大師風采。



avatar-img
13會員
130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覺得朱敬一院士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貢獻是展現現代知識份子的可能。   在現代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我們很輕易,或者說不自覺地讓短影片侵入我們的大腦,或者利用網路搜尋引擎來找尋我們的疑問,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的知識破碎化。這情況不能說不好,更準確地說,是這世代的「快」讓知識不得不如此傳播。因此,我
  我覺得朱敬一院士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貢獻是展現現代知識份子的可能。   在現代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我們很輕易,或者說不自覺地讓短影片侵入我們的大腦,或者利用網路搜尋引擎來找尋我們的疑問,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的知識破碎化。這情況不能說不好,更準確地說,是這世代的「快」讓知識不得不如此傳播。因此,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碩博士生如何有效讀書與做筆記】 ── 1. 專業書籍的理解 2. 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3. 紀錄與反思的最佳方法 作為碩博士在學學生,讀書的方式與大學階段有很大不同。讀書不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深入理解專業領域,並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學術資產。引用倉下忠憲的觀點,讀書的基本紀錄是「書籍
昨日,我試著使用粉絲專頁的應用軟體以感謝長年來讀友們的支持,今天下午,就收到了留學日本朱子文醫師感性溫馨的留言。毋庸置言,讀到這則鼓勵的話語,我甚為高興並獲得新生的活力,因為這是所有受到祝福的人,最順乎真情的感受。   在此,與諸位讀友談點我在社群媒體的寫作史。2016年下半年起,我開始在臉書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金惟純在《活學》一書中指出,一輩子只有一個功課,就是把自己活好。文章探討了人生的苦與苦的狀態,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接受或行動。強調降低欲望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性,並警示內耗的危害,主張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Thumbnail
前言:要寫也要活 作家吳鈞堯曾經寫給我的一句話是「多寫也要多讀」,讓年少時候的我不太服氣。隨著年紀漸長,遇見了一些曖曖內含光的人們,發現的確自己搆不上兩腳書櫥。然而,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則評論文學獎的評審感言,題目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活」。與其使用太多二三手資料和感觸,不如好好的品味生活,然
Thumbnail
  會認識朱鈞先生是因為他是我臉書好友,某天他主動加我(不知是小弟哪篇拙著引起他的興趣),因我向來都是來者不拒,也就不疑有他的加了。然而,過年期間逛書店時,翻到這本書,才赫然發現這位已86歲,與漢寶德、李祖源成大建築同窗、同等級的人物,竟是我陌生的臉友,遂引起閱讀的興趣。   關於朱鈞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碩博士生如何有效讀書與做筆記】 ── 1. 專業書籍的理解 2. 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3. 紀錄與反思的最佳方法 作為碩博士在學學生,讀書的方式與大學階段有很大不同。讀書不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深入理解專業領域,並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學術資產。引用倉下忠憲的觀點,讀書的基本紀錄是「書籍
昨日,我試著使用粉絲專頁的應用軟體以感謝長年來讀友們的支持,今天下午,就收到了留學日本朱子文醫師感性溫馨的留言。毋庸置言,讀到這則鼓勵的話語,我甚為高興並獲得新生的活力,因為這是所有受到祝福的人,最順乎真情的感受。   在此,與諸位讀友談點我在社群媒體的寫作史。2016年下半年起,我開始在臉書發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金惟純在《活學》一書中指出,一輩子只有一個功課,就是把自己活好。文章探討了人生的苦與苦的狀態,以及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接受或行動。強調降低欲望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性,並警示內耗的危害,主張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Thumbnail
前言:要寫也要活 作家吳鈞堯曾經寫給我的一句話是「多寫也要多讀」,讓年少時候的我不太服氣。隨著年紀漸長,遇見了一些曖曖內含光的人們,發現的確自己搆不上兩腳書櫥。然而,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則評論文學獎的評審感言,題目很簡單,只有一個字:「活」。與其使用太多二三手資料和感觸,不如好好的品味生活,然
Thumbnail
  會認識朱鈞先生是因為他是我臉書好友,某天他主動加我(不知是小弟哪篇拙著引起他的興趣),因我向來都是來者不拒,也就不疑有他的加了。然而,過年期間逛書店時,翻到這本書,才赫然發現這位已86歲,與漢寶德、李祖源成大建築同窗、同等級的人物,竟是我陌生的臉友,遂引起閱讀的興趣。   關於朱鈞
Thumbnail
在我的研究生階段,曾經和師長合寫過一些推廣教育著作,比如説《國學導讀》(全 三册)、《國學常識》、《國學常識精要》,拿到很優厚的稿費,既貼補了家用,也能買些自己需要的電腦設備,感謝我的指導教授邱燮友教授,待我真是恩重如山。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