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台灣港人速寫日記#185:移民生活歲月無聲消逝 偶爾倦透倦極或會說負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想像中的移民究竟是怎樣一回事?香港移民界最近有些小風波,其實這些小風波由2020年至今未停過:究竟我們這些海外港人應該怎樣為香港出一分力?有人認為人已不在香港,可以有話直說,不要避忌些什麼⋯也有人認為海外港人要團結一致,等待創造歷史的時機。

初來台灣時每日快活過神仙

初來台灣時每日快活過神仙

但事實往往是殘酷的,移民者並非大家所想的風光自在,不是過著每天遊山玩水享受人生的日子。移民他方的人往往自顧不暇,為新生活而苦惱,為適應新環境而出盡九牛二虎之力,又哪有能耐兼顧更多?像我們這些移民多年的海外港人最能明白,顧好自己已經不容易了。

翻閱2015年剛來台灣時的文章(最初並不在方格子發表,但我們有放部分文章在這裡),那時候我們每天都充滿新鮮感,例如在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三個仔女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237會員
271內容數
一位普通不過的爸爸,分享生活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三個仔女 的其他內容
香港暴雨,整個城市仿如末日,水浸眼眉,黃大仙(站)都自身難保。而天爸在新竹,也是在同一個雨天的早上,身體不適,從課室走出來請老師代課,返回座位拉開椅子時暈一暈,眼前一黑,隱約聽到「不要硬撐」「躺下來」⋯⋯據說天爸當時扶住椅子在晃,所以老師們馬上過來扶住,以免天爸跌倒地上。 天爸失去片刻意識⋯⋯
移民台灣滿八年了,時間就像滴水成流,一點一點不知時日已過。其實已經是台灣國民很久了,但還未能自稱台灣人。生活上或許已經盡量適應,然而文化上的身份認同,是法律永遠規範不住的線。我們當然盡忠於台灣,國民該負的責任一點不少,然而我們還是未能稱自己為台灣人,根不在此,或許要兩三代才能移根成功。
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台灣跟朋友聚餐的時候,台灣朋友很喜歡點臭豆腐。對香港人來說,聚餐時吃臭豆腐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然而台灣朋友卻是自然得很,或許這就是台港之間不同的飲食文化。
回想起小時候的夏天,顏色總是白色的。那是80年代的香港,學生哥穿著白色的裇衫西褲,女同學就穿著白色連身裙;在公共屋邨溜達的中年阿叔,也是穿著一件白色的背心底衫四處逛;當然烈日驕陽也曬出讓人頭暈目眩的慘白。現在住台灣,在大熱天時會去吃一碗豆花冰,也令我回想起香港那雪白的豆腐花。
台灣新聞最厲害之處,是可以把一件茶餘飯後的閒聊小事,變成全城熱話。前陣子有台灣熱炒店老闆向媒體投訴某大學學生27人,把兩桶約六七十人份的免費白飯吃光,學生有意澄清,但已引起網民責罵,此一稱為「白飯之亂」事件。沒想到小小一則無聊新聞會有媒體報道,更造成全城討論,真正重要的事倒是莫不關心。
台灣metoo浪潮終於由政界連橫引爆到娛樂圈,而且一浪接一浪。每一個都是當年某人的人生最黑暗最痛苦的時刻,也是現在坐在電視前,或者看著手機張口結舌的每一個人,發現偶像真實人生的時刻。仿佛整個娛樂圈都黑暗無比,每一個藝人都有揭不完的壞事,只差在誰比誰更壞。
香港暴雨,整個城市仿如末日,水浸眼眉,黃大仙(站)都自身難保。而天爸在新竹,也是在同一個雨天的早上,身體不適,從課室走出來請老師代課,返回座位拉開椅子時暈一暈,眼前一黑,隱約聽到「不要硬撐」「躺下來」⋯⋯據說天爸當時扶住椅子在晃,所以老師們馬上過來扶住,以免天爸跌倒地上。 天爸失去片刻意識⋯⋯
移民台灣滿八年了,時間就像滴水成流,一點一點不知時日已過。其實已經是台灣國民很久了,但還未能自稱台灣人。生活上或許已經盡量適應,然而文化上的身份認同,是法律永遠規範不住的線。我們當然盡忠於台灣,國民該負的責任一點不少,然而我們還是未能稱自己為台灣人,根不在此,或許要兩三代才能移根成功。
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台灣跟朋友聚餐的時候,台灣朋友很喜歡點臭豆腐。對香港人來說,聚餐時吃臭豆腐真的有點不可思議,然而台灣朋友卻是自然得很,或許這就是台港之間不同的飲食文化。
回想起小時候的夏天,顏色總是白色的。那是80年代的香港,學生哥穿著白色的裇衫西褲,女同學就穿著白色連身裙;在公共屋邨溜達的中年阿叔,也是穿著一件白色的背心底衫四處逛;當然烈日驕陽也曬出讓人頭暈目眩的慘白。現在住台灣,在大熱天時會去吃一碗豆花冰,也令我回想起香港那雪白的豆腐花。
台灣新聞最厲害之處,是可以把一件茶餘飯後的閒聊小事,變成全城熱話。前陣子有台灣熱炒店老闆向媒體投訴某大學學生27人,把兩桶約六七十人份的免費白飯吃光,學生有意澄清,但已引起網民責罵,此一稱為「白飯之亂」事件。沒想到小小一則無聊新聞會有媒體報道,更造成全城討論,真正重要的事倒是莫不關心。
台灣metoo浪潮終於由政界連橫引爆到娛樂圈,而且一浪接一浪。每一個都是當年某人的人生最黑暗最痛苦的時刻,也是現在坐在電視前,或者看著手機張口結舌的每一個人,發現偶像真實人生的時刻。仿佛整個娛樂圈都黑暗無比,每一個藝人都有揭不完的壞事,只差在誰比誰更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離開故鄉後,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作者分享了他離開臺灣15年後回到臺灣的心情,以及某首歌曲對他的情感觸動。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和歌詞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作者的情感為讀者締造了共鳴的可能。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離開故鄉後,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作者分享了他離開臺灣15年後回到臺灣的心情,以及某首歌曲對他的情感觸動。文章通過個人故事和歌詞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作者的情感為讀者締造了共鳴的可能。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華人移居世界各地不是新鮮事物。早於清末年代已經有華人被「賣豬仔」(註一)到海外做苦工。當然許多年以後,這一段歷史被史學家形容為華人血淚史,因為華工生活淒慘,客死他鄉的個案更如天上繁星,數不勝數......
Thumbnail
「幾個月前去台灣找你還說着無法再習慣香港,半年不到竟然回來了。」朋友家中生變,暫時離開移居的苦寒國度,回港處理事務。他人緣好,連連筳席,累過返工。這日他約舊友入長洲BBQ,拍了張維港的照片,害我也有點想回去看一看。 離港一年又四個月,身分安定下來,第一時間去火車站買全月通。去年行政院推出T P
Thumbnail
「剛剛的鹿肉飯很好吃」我聽到路人說廣東話 「咦,你們是香港人?」我問 「對啊!你也是香港人?一個人來的嗎?」 「嗯,我剛到阿寒湖,沒想到五點多,大部分店鋪已經關門,我還在找餐廳」 「老公,過來看看,這位年輕人一個人來到海北道!」 看著前面的六人團,這句話揪著我心。 我原本並非一個人來北海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回到香港後,我並沒有太感知到一切有沒有變,因為好像我也不知不覺的忘掉了離開前的香港曾是怎樣,即便中間其實只隔了一年。 其實好像我也沒有說離了哪個地方不能生活,離開前雖預想了會呼天搶地的思鄉,而事實上也的確無時無刻在批評宜居的移居地沉悶乏味,但卻一直沒什麼要必定要回去一趟的衝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離鄉的經歷?人在異鄉時,跟回憶中相似的麵包香氣、鈔票的錢味,只要有些許熟悉,不論是多麼莫名其妙的東西,都能引起你對家的思念,而當遇到同樣背景的人,心裡的喜悅是擋不住的… 來到這裡的你,可能未曾讀過我前篇的文章,在此前情提要,我是一名香港人,2019年居台至今,從學生身分轉變為職場新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