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剛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寫於2023/7/15。

在台北的繁瑣事務告了一個段落,今天是南下的日子。

今天也是某個親戚出殯的日子,他的葬禮讓徐家四散的家人又再度聚集在了一起,可是我沒有和大家相聚,因為直到昨天,我都還在臺北苟延殘喘。

當初在收到訃聞的那一刻,雖然這份哀傷離我非常遙遠,我仍詫異命運的無常,我也才驚覺生命的脆弱。回憶起從小到大收到訃聞的當下,每次我都會花些時間思考死亡這件事,這次當然也不例外,可是我仍舊沒有想透。

客運上,望向窗外的天空,耳機裡播正播著莫文蔚的《飛》

關於死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和依據,而我在想的是,佛陀說近的一方是輪迴,彼方為涅槃。生命是痛苦,輪迴是痛苦,走向涅槃才是極樂,而我們要花上許多的輪迴才得以走向涅槃。那麼死亡豈不是修煉的一環,並非解脫?


「這是最後一夜了,面對面坐著沒有終站的火車。」


手機突然震動,跳出來安溥正在直播的通知,點進去後她正在唱《飛》

「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


這是第二個剛好,我嘗試在這之中尋找關聯性,可是有時候剛好就只是剛好,也許我需要的是停止對於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思考,享受現在的剛好。

avatar-img
19會員
35內容數
關於我自己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徐瑋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昨天(七月六日)是芙烈達的冥誕,我想起了書櫃上那本《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我和這本書在高中時相遇,書裡用各種不同的顏色來講述芙烈達的各個人生階段。 芙烈達在六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十八歲遇上嚴重車禍,鋼筋刺串了她的子宮,成年後又前後經歷了流產、被宣告無法生育。芙烈達命運的矛盾就好像他一點也
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作息後,發現生命中時常出現巧合,這些剛好都非常神奇,第一個剛好,是我到紀州庵文學森林參加川本三郎老師的座談會。當時是我第一次到紀州庵,這裡對我來說很陌生。 到沒去過的地方感到陌生是正常的,我們不可能會在新環境中感到自在,因為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感官就會受到不同頻率的刺激,任何聲音、影
記憶中的媽媽是什麼模樣?長髮?溫柔?在紀錄片《日常對話》中的媽媽,留著一頭男生短髮,不愛笑,甚至在的孫女問:「阿嬤,妳愛我嗎?」的時候,回了句;「你那麼壞,我還要愛妳?」她煮飯,卻在將菜端上桌後出門找女朋友,空留女兒(本片導演)及孫女在家。 《日常對話》是由最平凡的日常所組成的一
第一眼見到你就說好了 我們注定要牽手
愛麗突然想起一件事,於是從床上坐起,但站了起來後,卻忘了自己要幹嘛。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可以帶人穿越時空,一是氣味,二是音樂。
昨天(七月六日)是芙烈達的冥誕,我想起了書櫃上那本《世上沒有純粹的黑:芙烈達的烈愛人生》我和這本書在高中時相遇,書裡用各種不同的顏色來講述芙烈達的各個人生階段。 芙烈達在六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十八歲遇上嚴重車禍,鋼筋刺串了她的子宮,成年後又前後經歷了流產、被宣告無法生育。芙烈達命運的矛盾就好像他一點也
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作息後,發現生命中時常出現巧合,這些剛好都非常神奇,第一個剛好,是我到紀州庵文學森林參加川本三郎老師的座談會。當時是我第一次到紀州庵,這裡對我來說很陌生。 到沒去過的地方感到陌生是正常的,我們不可能會在新環境中感到自在,因為每到一個新的環境,感官就會受到不同頻率的刺激,任何聲音、影
記憶中的媽媽是什麼模樣?長髮?溫柔?在紀錄片《日常對話》中的媽媽,留著一頭男生短髮,不愛笑,甚至在的孫女問:「阿嬤,妳愛我嗎?」的時候,回了句;「你那麼壞,我還要愛妳?」她煮飯,卻在將菜端上桌後出門找女朋友,空留女兒(本片導演)及孫女在家。 《日常對話》是由最平凡的日常所組成的一
第一眼見到你就說好了 我們注定要牽手
愛麗突然想起一件事,於是從床上坐起,但站了起來後,卻忘了自己要幹嘛。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可以帶人穿越時空,一是氣味,二是音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一早收到某親人昨天意外離世 人生的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來 人生的尋常我們倒是習以為常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足也 知道自己的根本才能長長久久 或許~~~ 萬般都是緣,聚散不由人 一切只能順應天意的安排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另一伴突然離世,已經快九年了,時間可以治療一切,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不那麼一回事了,現在是時候讓我回顧一路走來的心情。 當一個人要離開都是有預兆的,我還記得最後一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慢動作呈現,你交代每個金融卡密碼,但因為我不貪錢,所以根本沒有認真聽,你還跟我拿列舉項目的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未聽過可先去聽聽:https://yewtu.be/watch?v=df96t5EzZWI (好像找不到官方版本,所以這是附有歌詞的。若有人找到,請放到留言區,不勝感激。)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20240109 小姑姑告別式 週二下午的時間,天氣晴朗完美的平日,站在花蓮車站大廳,看著窗外的山景和藍天白雲,台灣好美,腦中想的卻是五小時內發生的事情。 時間推回到兩週前,家中群組傳來姑姑出車禍的消息,昏迷指數很低,爸媽連夜趕去花蓮,兩天後的週六換我和姊姊跟著爸媽一起出現在加護病房看姑姑。
一早收到某親人昨天意外離世 人生的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來 人生的尋常我們倒是習以為常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足也 知道自己的根本才能長長久久 或許~~~ 萬般都是緣,聚散不由人 一切只能順應天意的安排
Thumbnail
25歲服役退伍那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場葬禮,那時我以孝子的身分參與了家父的告別式,經歷死亡,方能切身理解箇中之味;才剛剛成為職場的新鮮人,行禮如儀的陌生場面,尚未社會化的我,面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著實上了一堂「再見,再也不見」的先修課。 五一勞動節起了大早,南下出席家祭告別式,遇見多年未曾
因為入殮與火葬時辰是老師看過的,所以必須很快完成家祭與公祭,看到新竹的朋友凌晨就開車下來,很感動,無法多說話,因為必須馬上從彰化飛奔到南投,趕在中午休息前進爐。 依照禮俗,我無法跟著去火葬場,不懂為什麼,以現代人孩子只生一個孩子或是沒有子嗣,那往生後不就變成沒有兄弟或是子女可以完成這儀式?! 總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距離另一伴突然離世,已經快九年了,時間可以治療一切,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不那麼一回事了,現在是時候讓我回顧一路走來的心情。 當一個人要離開都是有預兆的,我還記得最後一晚所有的事情,都是用慢動作呈現,你交代每個金融卡密碼,但因為我不貪錢,所以根本沒有認真聽,你還跟我拿列舉項目的
Thumbnail
許多人談及死亡,總感覺害怕,與自己至親的家人告別的時候,也讓人感覺悲傷。然而,不去談死亡,並不會讓死亡消失,反而我們應該去珍惜與家人的相處的時光,因為生命短暫,必須把握每一次的相聚。死亡並不是人生的盡頭,死亡只是生命的一個階段,越過死亡,是生命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未聽過可先去聽聽:https://yewtu.be/watch?v=df96t5EzZWI (好像找不到官方版本,所以這是附有歌詞的。若有人找到,請放到留言區,不勝感激。)
Thumbnail
我曾以為,摯親的死別會有時間準備。 我曾以為,生老病死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邁長的蘊釀,好讓我們接受,準備好進入下個階段。 我從沒想到,摯親會突然撒手而去,即使是病逝,一切來得令我不知所措。 突如其來的人生噩耗,我知道,我需要整理好我的悲痛,才能坦然重回正常軌道。
Thumbnail
今天 過凌晨12點了 應該說昨天 完成我爸告別式及花葬儀式 人生正式走入‘’孤兒‘’階段 都知道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過程。 孤單寂寞是沒有的, 莫名空虛倒是在黑夜襲來。 我的父母來到世上走一遭花了七十餘年, 得到了什麼? 失去了什麼? 開心與否? 痛苦與否? 在蓋棺論定時
20240109 小姑姑告別式 週二下午的時間,天氣晴朗完美的平日,站在花蓮車站大廳,看著窗外的山景和藍天白雲,台灣好美,腦中想的卻是五小時內發生的事情。 時間推回到兩週前,家中群組傳來姑姑出車禍的消息,昏迷指數很低,爸媽連夜趕去花蓮,兩天後的週六換我和姊姊跟著爸媽一起出現在加護病房看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