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與藝(六)再說詩人・哲人・匠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學藝術之學習,有變有不變。掌握了該門類文藝不變的美的規律,方能迅捷入乎其中,學書似書,學畫似畫,學雕刻似雕刻,學詩文似詩文;掌握了變的創發竅門,方能出乎其外而別開生面。不變,指的是外在普遍、客觀的定則之把握,属於定法,需要的是篤實的「匠人」鍛鍊功夫,即便缺乏師資指引,但憑精勤積習,融會歸納,美成在久,必然各有所得,只是遲速不同而已。所以說「不變」的法度規矩,是可學的。

變,指的是內在特殊、主觀審美情趣潛能的開顯,屬於個別法,需要的是頑皮性臨機應變的「詩人」感悟創造能力,這是一種天賦求生的本能,須靠自己領略,是由本源処自発演繹,無法模仿複製,既不能從外學得,也非父師之所能教導。再高明的教育家,対於學生的助益,充其量也只能啟之発之,無法「灌輸」。所以說「變」的情趣之抒發,是不可學的。

老子說:「知常曰明。」又說「不知常,妄作凶。」常與變對,常,是老實的築基,也是不變的理則;變,是頑皮的展現,也是自我的建樹。變,不可學;不變,可學。不管哪個行業,欲入乎其中而又能出乎其外,非掌握該門道的不變常理不可。而對於這個不變常理之體悟與把握,不但要有過來人的正確指導,還需有長時間的刻意演練學習,所謂習慣成自然,這便是所謂「匠人」的功夫。

蘇東坡說:「從外入者,皆非家珍。」是個極好註腳。至於學人面對一切人、事、物的心靈態度之真誠與矯偽如何,以及其所表現作品境界之高明宏大與否,端視其器識之大小與願力之深淺,需要的是性靈層面虛靜澄明的「哲人」涵養工夫,此則各隨稟性,非可勉強而至。文學藝術皆然,乃至人間百業,亦無一不然。

南懷瑾先生曾說:世間一切最傑出的成就者,都是絕頂聰明又肯下老實功夫的人完成的。偏偏世間越是上等聰明才智者,越加不肯甚至不屑作那看來像似笨人才會去做的死工夫,因而無法經由習慣而入於本能之自由與自然妙境。凡有心學藝或學道者,不能不於此留意致思。


文:沉醉生

avatar-img
23會員
198內容數
主筆:彈劍樓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彈劍樓會客廳 的其他內容
《大寶積經》説:「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縁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在這一切講求時間成本的現代化工商社會裡,大家對於毛筆書法普遍缺乏接觸,自難有深入了解這門藝術的機會。且別說什麼「詩人」或「哲人」的藝術內涵之陶養,光是形式書寫技法的「匠人」本事之操作與掌握,便已是一大挑戰,一大難題了。
佛經上說:「清浄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無主宰,非自然,亦非因緣生。」
因誌公令人傳語曰:「何不下山教化眾生,目視雲漢作麼?」師曰:「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更有什衆生可教化?」——《指月錄》
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景德傳燈錄》
參禪念佛本來同, 看破分明總是空。 功到自然全體現, 春來依舊百花紅。
《大寶積經》説:「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縁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在這一切講求時間成本的現代化工商社會裡,大家對於毛筆書法普遍缺乏接觸,自難有深入了解這門藝術的機會。且別說什麼「詩人」或「哲人」的藝術內涵之陶養,光是形式書寫技法的「匠人」本事之操作與掌握,便已是一大挑戰,一大難題了。
佛經上說:「清浄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無主宰,非自然,亦非因緣生。」
因誌公令人傳語曰:「何不下山教化眾生,目視雲漢作麼?」師曰:「三世諸佛,被我一口吞盡,更有什衆生可教化?」——《指月錄》
勿輕未悟,一念迴機,便同本得。——《景德傳燈錄》
參禪念佛本來同, 看破分明總是空。 功到自然全體現, 春來依舊百花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字美好貴在心,詩詞絕妙意在仙。 我雖不如詩中人,貴在常修自我善。 巧奪天工雖不易,事難不到有心人。 必需完成詩三百,比不上仙重生中。 我寫詩比不上詩仙,這是一定的,但文字要美好貴在用心。常修自我善的人,要戰勝天然不容易,要難倒有心人也不是一種可能,我必需完成詩三百,比不上詩仙但在重生中了。
Thumbnail
武道訣: 靈。性。悟。感。逸。靜。道。 靈。天人合一元神通真。 性。天命歸性情性本真。 悟。心電頓悟正心天罡。 感。感而遂通。 逸。輕鬆快速。 靜。仁者樂山。 道。日月寰中止一心斗。古字行日月合抱日月寰中止亙卦(周朝籀文)。 道被竄改。 老子的道。被竄改。
無巧不成書,規律成自然。 心中所向生,何做大炮仙。 一步一腳印,徒步走天涯。 原生思想中,次生成規律。 規律是哪裡來的?從自然學習而來的。心裡有感動,就不會去做一個說大話的人。無巧不成書,文字演化上一步一腳印徒步走天涯。在不知真假善惡的世界裡,修復不知已成了我的規律。
文字改革原生,文化人。 次生思考進行,妙性人。 漢字妙生可能,愛生人。 妄想分別執著,魔性人。 在文字進行道路上,文化人就是要一直找到養分,這樣才是沿續生命的可能。我的小道脈要茁壯,就是應該保持初心,不能因為得失而失衡自己,那麼長青樹就是一種可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老實和尚一食一禪,禪中之有妙之覺。 爭先棋手一步一進,進中之有棋之品。 高僧行者一拜一揖,揖中自得自之在。 藝匠工人一鑿一刻,刻中之有藝之魂。 我寫了次生新活法,好像對僧人大不敬。僧人怎麼可能和棋手和藝匠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能?是不是真如我說,僧人在這個時代,無法做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有些人走路就是一副風自飄零水自流的瀟洒風流模樣;而有些人就是四平八穩的官樣。而這些很難從模仿學習中得到,硬要學,可能只是邯鄲學步,怎麼看怎麼彆扭!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少都累積了一些經驗,現在看到一個人走路的樣子,約摸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個性,有時連品性也抓得岀來了! 畢竟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會決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文字美好貴在心,詩詞絕妙意在仙。 我雖不如詩中人,貴在常修自我善。 巧奪天工雖不易,事難不到有心人。 必需完成詩三百,比不上仙重生中。 我寫詩比不上詩仙,這是一定的,但文字要美好貴在用心。常修自我善的人,要戰勝天然不容易,要難倒有心人也不是一種可能,我必需完成詩三百,比不上詩仙但在重生中了。
Thumbnail
武道訣: 靈。性。悟。感。逸。靜。道。 靈。天人合一元神通真。 性。天命歸性情性本真。 悟。心電頓悟正心天罡。 感。感而遂通。 逸。輕鬆快速。 靜。仁者樂山。 道。日月寰中止一心斗。古字行日月合抱日月寰中止亙卦(周朝籀文)。 道被竄改。 老子的道。被竄改。
無巧不成書,規律成自然。 心中所向生,何做大炮仙。 一步一腳印,徒步走天涯。 原生思想中,次生成規律。 規律是哪裡來的?從自然學習而來的。心裡有感動,就不會去做一個說大話的人。無巧不成書,文字演化上一步一腳印徒步走天涯。在不知真假善惡的世界裡,修復不知已成了我的規律。
文字改革原生,文化人。 次生思考進行,妙性人。 漢字妙生可能,愛生人。 妄想分別執著,魔性人。 在文字進行道路上,文化人就是要一直找到養分,這樣才是沿續生命的可能。我的小道脈要茁壯,就是應該保持初心,不能因為得失而失衡自己,那麼長青樹就是一種可能了。
Thumbnail
原文: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凌釋;礦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除清?孰能安以靜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猶兮若四鄰;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品行與德行好的人與有智慧的人做起事來,總是深不可測,但
老實和尚一食一禪,禪中之有妙之覺。 爭先棋手一步一進,進中之有棋之品。 高僧行者一拜一揖,揖中自得自之在。 藝匠工人一鑿一刻,刻中之有藝之魂。 我寫了次生新活法,好像對僧人大不敬。僧人怎麼可能和棋手和藝匠一樣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什麼不能?是不是真如我說,僧人在這個時代,無法做一個最好的人?因此
有些人走路就是一副風自飄零水自流的瀟洒風流模樣;而有些人就是四平八穩的官樣。而這些很難從模仿學習中得到,硬要學,可能只是邯鄲學步,怎麼看怎麼彆扭! 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少都累積了一些經驗,現在看到一個人走路的樣子,約摸就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個性,有時連品性也抓得岀來了! 畢竟在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會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