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菸草與煙具

    菸草與煙具

      玉煙嘴是很多古玉新手入門都會購買的玉器,卻對煙具的歷史不甚瞭解,本文就從菸草的開始談起,介紹抽煙的流傳與煙具。

      人類使用菸草的歷史很早,如古代文明宗教儀式上的燒香、美洲巫師的焚香,都可能是吸煙的起源。1493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伊斯帕尼奧拉島(西班牙島)的阿拉瓦克人(Arawak)印第安人向他介紹了菸草。16世紀初菸草被引進歐洲,最初只是做為麻醉藥物用,之後才有點燃菸草的抽煙、放在鼻前嗅聞的鼻煙、放在嘴內咀嚼的嚼菸等不同的使用方法。這些菸草使用方式各有許多愛好者,19世紀時美國甚至是以嚼煙為主,但20世紀初捲菸這種抽煙方式就成為菸草使用方式的主流。

      據傳菸草是明代嘉靖年間由菲律賓、越南、朝鮮三條路線傳入中國。最早文字記錄是明代姚旅(福建莆田人,生卒年不詳,生活於萬曆、天啟年間)所撰寫的《露書》卷之十、錯篇下:「呂宋國出一草,曰淡巴菰,一名曰醺。以火燒一頭,以一頭向口,煙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且可闢瘴氣。有人攜漳州種之,今反多於呂宋,載入其國售之。」  呂宋即是菲律賓。淡巴菰是菸草的西班牙語tobago音譯。

      明晚名醫張介賓著《景岳全書》提及「此物自古未聞也。近自我明萬曆時,始出於閩、廣之間。」

      明末清初名醫張璐撰寫刊於1696年的《本經逢原》載:「始自閩人吸以祛瘴,向後北人藉以闢寒,今則遍行寰宇。」

      清代嘉慶年間陳琮輯錄的《菸草譜》記載:「乾其葉而吸之有煙。故曰『煙』。」  明末崇禎皇帝朱由檢看到菸草的危害,頒布禁菸令,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由朝廷發出的第一道禁菸令。當時在遼東帶兵對抗胡爾哈赤的兵部尚書洪承疇反對禁菸,並上奏說「遼東士卒,嗜此若命」。崇禎只好適度放寬,導致禁菸令流於形式,反而造成抽煙的流行。

      這個情形在明末清初人士王逋於1702年刊行的「蚓菴瑣語」就有提到:「煙葉出自閩中,邊上人寒疾非此不治,關外人至以匹馬易煙一觔。崇禎癸未,下禁煙之令,民間私種者問徒。法輕利重,民不奉詔,尋令犯者斬。然不久因邊軍病寒無治,遂停。是禁,予兒時尚不識煙為何物,崇禎末,我地遍處栽種,雖二尺童子莫不食煙,風俗頓改。」

      滿清皇太極以及入關後的康熙、乾隆均曾發佈過戒菸令,乾隆二年宮廷內朝廷大臣就禁菸酒與反禁菸酒的問題,展開過激烈論辯。乾隆晚年對菸草的態度已比較開明,乾隆六十年( 1795 年),他在雲南巡撫江之蘭《請禁蒸酒》疏中有一段批示:「民間釀酒種煙等事,所在皆有,勢難禁止。從前科道中曾有條陳禁止種煙者,以其不達事體交部議處。」

      嘉慶年間朝野上下也時有禁煙的呼聲,但政府對民間種煙和吸煙已不再沿用前朝的禁例予以干涉。而後隨著清朝國勢日益衰落,禁煙令也成一紙空文,吸煙成為普遍現象。

      吸煙須要工具,如前面提到的「露書」所述,火燒一頭、一頭向口。世界各地使用的吸煙煙具略有不同,明清時期中國抽煙並不流行使用歐美人士愛用的煙斗,基本上中國人慣用的煙具是由三個部位組合而成(圖一),分別是放置煙草以便點燃的煙鍋,就口吸煙的煙嘴,以及位於中間的煙桿,用以連接兩頭的煙鍋、煙嘴。

      製造煙具的材料不外乎竹、木、牙、角、金屬、玉、石等,依煙鍋、煙桿、煙嘴部位的不同,選用適合材質製作。上世紀五十年代於北京海淀區發掘兩座明代皇嬪妃墓,分別是天啟、萬曆的皇嬪合葬墓,墓葬雖曾遭盜擾,但亦出土數百件隨葬器物,其中有一隻玉煙嘴,是已知年代最早的煙嘴(圖二)。雖然煙嘴只是煙具的一部份,這種煙嘴的形狀一直沿用到現代。只是缺乏詳細挖掘報告,無法確認是天啟或萬曆的皇嬪墓出土。可以證明最晚萬曆時期,抽煙的習慣已經傳入宮廷,並且會用珍貴的和闐玉製作煙嘴。

      從清末的老照片可以看到,上至王公貴族(圖三),下至平民百姓(圖四),還流行叼著煙具拍照,可見抽煙的流行。富戶貴族甚至以收藏各式煙具為樂,因此清代遺留至今的煙具數量龐大,除了完整的三件式煙具外,更有大量的煙嘴單獨存在。這是因為煙鍋要放置菸草點燃用,因此煙鍋的材質以金屬為主;而煙桿必須中空,所以主要採用竹、木製作。煙嘴使用的材質最廣泛,金屬製應該最普遍,而以和闐玉來製作煙嘴,除了實用性之外,也是價值的象徵(圖五)。在金屬可回收再利用,竹木易腐朽損壞的情況下,玉煙嘴就成為存世數量最多的煙具部位,其次瑪瑙、象牙煙嘴也有不少。

      現代人抽的捲菸(香菸、紙菸,英語:Cigarette)是19世紀初期才出現的抽煙方式,剛開始是手製捲菸,19世紀中期才有製造捲菸的電動機器出現。1883年美國邦薩克設計出較為先進的捲菸機,每小時可生產捲菸15000支,相當於每分鐘250支,捲菸工業迅速發展。捲菸於1890年傳入中國,設廠製造則始於1893年,因為捲菸抽煙方便,隨著製造捲菸的機械改良進步,生產速度越快、產量越大,降低成本壓低售價搶佔市場,逐漸取代菸桿煙具的吸煙方式,導致菸桿煙具退出市場。

      1987年底台灣開放至大陸探親,間接引發台灣的古玩收藏風氣,由於距離民國成立的1911年不算久遠,加上大陸文物法規有超過一百年才算古董文物的規定,當時古玩市場幾乎不把清代的民生器物視為古董。已故古董商許仁豐先生曾說過,大陸經濟改革開放初期他就進內地收購瑪瑙巧雕煙嘴(圖六),再顧工將巧雕的圖案部份切割下來改成項鍊墬子,在香港市場銷售,深受歐美觀光客歡迎。隨著歲月流逝,縱使是民國初期的煙具也都成為百年文物。現在沒有人捨得這麼做了,甚至市場上還有以廣義和田料製作冒充清代的煙嘴仿品。

      須注意的是抽菸絲的煙具和抽鴉片的煙具不一樣,鴉片煙具較粗壯,特別在煙鍋和煙嘴部分,形狀有明顯差異。

      世界各國抽煙使用的工具不盡相同,清代中亞地區亦有使用和闐玉製作煙嘴,這區域的玉雕清代稱為「痕都斯坦玉器」。中亞的玉煙嘴略粗,穿孔也略大一些(圖七、八)。  二十年前玉煙嘴市場價值不高,容易入手,有些玩家喜歡隨身帶隻質地好的玉煙嘴,在購買白玉時做為比對之用。藉此勸告新手,萬丈高樓平地起,小東西大學問,玉雕工藝是判斷新老的重要方法之一,玉煙嘴雖然樣式單純,但縱使是素煙嘴,可以藉以研究古代玉器的拋光,與小孔桯鑽、大孔管鑽的工藝(圖九)。有些收藏古玉的人,看不起煙嘴,其實是連煙嘴都看不懂。

      近年隨著新疆和闐玉的價格飆漲,質地好的玉煙嘴也水漲船高,不少人喜歡收藏玉煙嘴,老煙具更成為一個收藏主題。藏家們還會精心設計,將玉煙嘴做成各種隨身飾品,讓煙嘴煥發新風采,成為古玩與生活結合的好例子(圖十、十一、十二)。


    吸煙有礙健康。本文僅就文物歷史角度講述菸草與煙具的歷史,不鼓勵抽煙。

    原文刊載於2023年10月29日星期日出刊的中華日報古董藝術賞玩專刊。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897823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