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劇評《有生之年》:在出境之前,好好活著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老了呢?或許是體會到青春的一切逐漸崩落,比如《六人行》的馬修派瑞、《那年,雨不停國》的導演陳慧翎,都曾以影視作品在回憶佔有一席之地。雖然與他們非親非故,但當他們登出人生,依然會因為這層神秘連結的斷裂感到悵然若失。


看完《有生之年》有段時間了,整體滿喜歡的。賦予接地氣的家庭日常些許戲劇性,從來都是許肇任導演的拿手好戲,這次從一心尋死的中年魯蛇視角出發,事業、感情雙卡關的高嘉岳展開回鄉旅程,由此道出一家五口各自的生活碎片,但在潦草到近乎流水帳(是好看的那種)的情節中,又隱含著一言難盡的人生大哉問。


/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算是不錯了」


這句台詞,來自男主角高嘉岳寫了又擦、擦了又寫的遺書。高嘉岳總讓我想起《俗女養成記》的小叔叔:同樣都是由吳慷仁飾演,看似漂泊灑脫、說穿了卻是逃避責任,這樣的自私則是建立在家人的寵愛與默許之上。不過小叔叔只有一集戲份,離開後便成為小嘉玲童年的傳說,而高嘉岳擁有一整部戲鋪陳,讓觀眾讀懂他的厭世、不甘、倔強與羈絆,這樣長不大的角色如果不是由吳慷仁詮釋,不可能會那麼討喜。

吳慷仁近年以百變角色為粉絲所知,但我心目中最迷人的演出,都是與許肇任導演的合作。從《出境事務所》到《有生之年》,人物形象總能被有效率地塑造,在這樣的前提下,吳慷仁的表演得以展現難得的鬆弛,反而讓角色更有存在感。愛極了他和楊貴媚的對手戲,高嘉岳的孩子氣對母親來說是種反差萌,貼心與任性只有一線之隔,尤其一場母親唸出遺書、兒子在旁回應的戲,抹去親子長久的心結、更有打破第四道牆的魔力。

適切的選角與隨性的對白,是成就本劇的重要元素。縱使每位演員多少保有過往的表演痕跡,但都被導演調整到一致的頻率,張榕容、孫可芳和林哲熹都有亮點,喜翔更把軟爛父親的彆扭、淘氣和脆弱完全內化。但最讓我驚豔的非謝展榮莫屬,作為全劇理應最享受青春的少年,卻最先經歷摯友的離世,這個故事從他開始,而他不負眾望地完成與吳慷仁所有高難度的情緒拋接,同時保有屬於新人的純真,未來可期。


/


許肇任導演的《出境事務所》是我最喜愛的台劇之一,或許是因為它從一段段悲歡離合道出與其焦慮未來、不如把握現在的真理,讓死亡看來沒那麼令人畏懼;兩相對照,《有生之年》想說的也是類似議題,乍看化為更零碎的故事線,觀眾卻更容易從兼具可愛、可憐與可惡的家庭群像找到歸屬感,而這樣的化學效應,得歸功於編劇杜政哲。

許肇任和杜政哲繼《酸甜之味》再度合作(人物設定也頗類似:老大年少離家、與家人關係疏遠,老二扛起重擔、被迫放棄夢想、還都娶了方志友當老婆,小弟則在姐弟戀中求認同),將這種各自懷有秘密的親密關係玩得更行雲流水:父母不問是保護孩子、孩子不說是體諒父母、夫妻不講是避免衝突,每個「我是為你好」都是沒有惡意的隱瞞,久了卻成為撼動關係的隔閡,但依然希望彼此能過得好,本劇不說教地抓住這種微妙的矛盾,才是真正動人的地方。


回到故事,的確有部分人物安排是為了戲劇衝突而生:比如哥哥的前任女友成了弟弟的現任,而賜死某位要角作為劇情催化劑,讓所有角色領悟及時行樂的重要性,人生無常固然是一種寫實,但讓所有糾結迎刃而解的結局還是太理想化了。不過整體來說,我還是很喜歡本劇的編排巧思,比如每集結尾放入與劇情呼應的高家童年往事,或是對《家有囍事》《一一》《陽光普照》《愛情萬歲》的致敬,都是讓人會心一笑的彩蛋。

《出境事務所》說:「道愛、道謝、道歉、道别,是人生最難的四項功課」。怎樣算是有意義地生活、哪樣才是有價值的離去?《有生之年》沒有標準答案。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對自己好一點、對你在乎的人好一點、對在乎你的人好一點,然後不要污染地球,或許僅此而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R級影評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