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的差距,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會覺得沒什麼差別,但前陣子因為 Podcast 節目要討論,而稍做功課後,發現值得記錄一下。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平均餘命與平均健康餘命

雖然疫情多少影響了數據,但七、八年的不健康餘命,還是很怵目驚心。這代表著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不能輕輕鬆鬆地頤養天年,而是有病痛,甚至需要他人照顧。這樣的狀況,代表的不是單純個人的身體病痛、心理折磨,還包含著家庭、醫療、社福、長照的負擔。

《100歲的人生戰略》:「過去兩百年間,人類的預期壽命穩定成長;每10年就增加2歲以上」。

也就是說,如果你目前60歲,有機會可以活到超過90歲。這樣的趨勢下,很多雜誌報導著,「百歲時代」已經來臨。

長壽不是問題,現在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與發達,讓我們可以留有一口氣在,但問題是,活到百歲的我們健不健康?活到百歲的我們是充實的還是擔憂、虛度的?


現在醫療進步,長照服務也越來越優化、社福團體也很多都在提供相關的資源與服務,但最後十幾年的生活都被病痛折磨,膝蓋痛、眼睛昏花、肌少症、慢性病纏身、認知退化等等,甚至生活無法自哩,需要仰賴他人照顧,你會想要嗎?

另外,以現在的退休年齡,做到65歲,距離100歲還有35年,我們工作期間累積的經濟狀況,可以支撐我們度過最後沒有工作的35年嗎?我們有興趣或是想做的事情來度過這35年,讓時間不虛度嗎?也是這樣,有些企業開始開放高齡就業的機會。


也許65歲離我們還很遙遠,更別說是100歲,很多事情都充滿不確定,但有沒有什麼事情是確定的呢?在不同的形態的社福產業待過後,讓我有這樣的總結:

未來的生活,是我們「現在」可以決定的,因為我們可以選擇/決定現在的習慣、飲食、作息、工作樣態、收入模式等等,這些都在一滴一滴的累積我們未來的生活樣貌。現在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恣意消耗自己、荒廢時光,未來都會對現在有所回應的。

把現在做的事情拉長遠來看,十年、二十年,這樣的狀況能否能持續、是否會有什麼轉變、風險?拉長遠來看後,很多事情就不是當下的一個點,而是我們人生的這一局,視野也會清晰起來。


如果我們的現在,會造就我們的未來,我們會怎麼選擇現在的生活呢?

avatar-img
1會員
12內容數
在社福界生存的女子,接觸到的社會議題,有些觀察~結成各種小總結、小啟發、小疑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ly Che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在任職的基金會,其中一個服務是長者的日間照顧中心。前先日子,難得面對面跟主任聊聊在一陣閒聊中,主任提了一個問題:「你怎麼面對老這件事情呢?」
台灣社會高齡化的狀況,來的又急又猛,現在的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會更嚴重的高齡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依據內政部《113年第34週內政統計通報》:民國112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民國111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 72.43歲。 這兩個數據中間的差距就是國人的「不健康餘命」—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年數。換言之,國人在生命末期需人照顧的平均年
Thumbnail
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高齡化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百歲人生的樂活善生戰略》中提到,現代人有高機率活過100歲,這不僅挑戰著個人生活的規劃,更對國家政策、企業策略及個人理財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現今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壽命延長,目前這個世代可以說是“人類生命最長壽的世代”。 活至八九十歲,甚至破百歲的人,已屢見不鮮。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依據內政部《113年第34週內政統計通報》:民國112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民國111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 72.43歲。 這兩個數據中間的差距就是國人的「不健康餘命」—包括失能、臥床、慢性病纏身等年數。換言之,國人在生命末期需人照顧的平均年
Thumbnail
隨著人類壽命不斷延長,高齡化成為全球性的議題。《百歲人生的樂活善生戰略》中提到,現代人有高機率活過100歲,這不僅挑戰著個人生活的規劃,更對國家政策、企業策略及個人理財產生深遠影響......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變老的階段,無論是否有錢或沒錢,思考一下如果世界變成只靠一管10CC左右的血液,透過AI大數據分析,就能更準確的發現身體裡面所存在的遺傳疾病或癌症,大大的提高了存活的機率及年齡,想一想「長命百歲」可能會變成常態?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活太久可能不是一件值得開
Thumbnail
人類的壽命是有限的一個數字。誰都不清楚,自己這一生有多少年可以過。 不過,很慶幸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人世間。無論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或是辛勤工作,一天過了,另外嶄新的一天24小時,自然地送到我們的手上,讓我們 “隨意去運用、去度過”。不過,難免我們還是想知道,獲得什麼歲數才值得,不是嗎?
Thumbnail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老齡化社會 根據UN的定義,6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現今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壽命延長,目前這個世代可以說是“人類生命最長壽的世代”。 活至八九十歲,甚至破百歲的人,已屢見不鮮。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既然是第二篇 那就來說一下 第二人生吧 這是我上禮拜聽到的 主要是說其實人類只有被設定活50歲 但最近一百年 人類的壽命被延長到了80歲 所以後面的30年 我們要怎麼過 說實在的 我也有這種感覺 以前的人可能3-40歲 生命就結束了 但是我們現在多活了將近一倍的時間 所以有